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16日 · 凌先生和太太是富足家庭認證導師朱珏瑛Ellen Chu的客戶2020年因疫症影響學校收入凌先生不幸被裁員失去了教席幸好能夠找到代課老師的工作但始終減少了收入工作亦較不穩定。 經歷了一年多的經濟及疫症衝擊後,雖然感覺各樣都已漸漸地穩定下來,但經歷了轉變令危機感加強,所以希望可以對未來的理財規劃有更好安排,相約Ellen商討家庭理財規劃。 點擊圖片放大. 相對上,凌太太的狀況比較好,她是一間中學的學科主任,收入及工作都穩定,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也良好,所以不用擔心職業上有突然轉變,亦由於小女兒剛出世,所以未來數年在工作上都不會主動尋求改變。

  2. 2021年3月7日 · 日韓台. 發布時間: 2021/03/07 10:00. 分享: 【移民台灣】為子女教育移民台灣 港爸轉行經營網店感壓力. 年過40的港爸Sam放棄了自己成立的設計公司,去年8月帶同太太及一對兒女移民台灣。 為了子女的教育着想,他最終決定落戶新竹,更在YouTube分享移民的生活點滴,吸引3萬多名粉絲訂閱。 【太空人港爸棄事業移民台灣與妻女團聚 無悔收入大跌9成 換女兒快樂成長: 按此 】 入讀新竹華德福學校. Sam覺得香港的教育模式不太適合子女,大約兩、三年前就有移民的打算,去年適逢大仔準備升中,驅使他着手物色學校。 (相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他看中華德福教育(Waldorf),沒有功課及測驗考試,着重個人發展,培育創新和分析理解能力。

  3. 2021年6月25日 · Nicole Victoria現時是一名母親,身兼理財教練及地產經紀的工作。 但年輕時跟很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後任職年收入只得5萬加元(約31萬港元)的工作,同時,要背負4萬加元(約25萬港元)的學費貸款。 她本以為進入職場後,能夠賺足夠的錢讓她過理想的生活,但由於收入不高,而且要償還債務,她經常入不敷支,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 後來,她意識到,問題不在於她的收入不高,而是她沒有妥善管理個人財務,「人可以憑年收入4萬美元而致富;也可憑年收入10萬美元而過得潦倒,這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善用手上的金錢。 」於是她決心開始學習一切有關於理財及投資的知識,由償還債務及投資,將個人資產滾存至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並建立她想要的生活。 【30歲擁逾千萬資產 分享投資4大心法: 按此 】 2.

  4. 2022年11月30日 · 姓名:Aska及其太太. 年齡:同是41歲. 職業:銀行主管及家庭主婦. 婚姻狀況:已婚,沒有孩子. 【現有資產】 港元存款:349.3萬. 股票及基金:763.9萬元. 香港自住物業:2,491萬元. 香港出租物業(3個):3,000萬元. 海外出租物業及樓花(5個):1,656.6萬元. 自用車位:200萬元. 退休金累積金額:140.1萬元. 保單退保價值:37.5萬元. 私家車:30.9萬元. 香港物業未償還按揭:1,643.3萬元. 海外物業未償還按揭:273.1萬元. 總額:6,753萬元. Aska提供的資料非常詳細,包括每種資產的市值,各種收入及支出的明細,更有不同資產所佔配置總額的比例和股票類別分配,連資產的地域性分配亦有,所以我相信他本身已經有很清晰的計劃及分析。

  5. 2024年4月27日 · 所以我想,是時候放棄工作了。 」該名美國網民表示: 和妻子的個人退休帳戶合共擁有35萬美元(約274萬港元); 外加20萬美元(約157萬港元)的存款證和緊急預備金,儲蓄總計 55萬美元(約431萬港元) ; 已還清抵押貸款,也沒有汽車貸款; 除了水電煤、交稅和保險費用及日常開支外,沒有其他固定支出。 致命硬傷︰晚年「長糧」不足. 現金流方面,他又提到,到了62歲便能領取社會安全保障( 形式像似香港的延期年金或儲蓄保險 ),每月「出糧」的稅前金額為2,035美元。 「而我們每月的開支約2,700美元,當中包括健康保險費用,非常節儉。 但一大硬傷是,他太太的社會保障年金規模比他「少很多」。 所以,該網民覺得有點捉襟見肘,對於退休一事十五十六。 實際上擁有退休資產. 逾1,330萬港元?

  6. 2024年3月7日 · 在商界打滾多年,現身兼教育公司CEO和企業顧問等身份的中國投資理財作家林薔七,在22歲那年因消費超支而負債,於是發憤振作... 她開始『主業+副業』並行的日子,在職涯規劃和財富累積上屢創佳績: 26歲存下第一個50萬元,開始學投資; 31歲年薪超過500萬元; 五年內在舊公司一路升職到運營總監後辭職創業; 曾只用兩年時間,收入翻了十倍! 林薔七卻為以上成就大大犧牲生活,及後醒悟財自其實不需太多錢:「時間自由才是目的。 「有錢 = 自由」 是陷阱是迷思. 林薔七在其著作《財富哪裡來:做好這5件事就能實現富足人生,年收入翻10倍》中提到,經常都聽到有社會人士有以下抱怨聲音: 我周末也想帶老婆孩子出去玩,但實在太忙,好希望可以想休息就休息...

  7. 2024年2月3日 · 一對30歲新婦夫婦想在40歲出頭時實現財富自由,淨資產達到250萬美元(逾1,950萬港元),太太Jenna Bhaloo和先生Neil Desai的儲蓄目標是改善生活,讓他們可以隨時休假六個月旅居外國、僱用私人廚師,或者再轉行,同時不必擔心錢從何來。 出奇的是,這對來自美國芝加哥的千禧世代伉儷雖然努力實現經濟獨立,他們並沒有為了實現目標而過度節衣縮食。 Bhaloo更稱: 你應該能夠享受生活,並體驗所有你想要的事情,當你享受(生活)並把錢花在你喜歡的事情上,(你的)投資就會為你發揮作用。 他們的財富自由之夢,不犧牲生活真的能夠成功實現嗎? 從兩人目前儲蓄投資額約885,500美元(約690多萬港元)來看,似乎進展順利,勝券在握。 先看Desai和Bhaloo有何「財自」優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