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21日 · WindowTop 活用視窗置頂與半透明,高效率完成多視窗工作. 在撰寫一篇報告時,我可能同時會打開一份文件編輯視窗,一個大綱筆記視窗,有時候可能還會對照一個圖表資料視窗、多個網頁視窗,這時候如果不是多螢幕的辦公桌,在單一螢幕筆電上,切換 ...

  2. 2017年3月13日 · 在 2017 年的 3 月 12 日,禮拜天,我完成了自己第一次開辦的全天時間管理課程。. 我雖然常常在寫 時間管理工具 、 時間管理方法 ,但是要規劃一堂「 時間管理課程 」,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我當然有很多方法、技巧、工具可以介紹,但不可能全部 ...

  3. 2014年12月15日 · 上學習課程. 我自己平常想要抽出時間看 TED 上面的短演講,但常常找不到適合的時間,而現在我利用每天晚上吃飯的空檔,一邊在客廳享用食物,一邊打開手機上的「 TED App 」(支援中文字幕),把想看的演講內容投影到電視上,這比看時事新聞報導有意義的多了。 或者更進階一點,全世界最知名的 MOOC 網路免費課程「 Coursera 」的 App 也支援把課程影片透過 Chromecast 投影到電視,讓電視也成為很棒的學習工具。 (附註:感謝網友提醒, Coursera 的 Chromecast 功能似乎在新版中被取消,不知道是否暫時的)

    • 驗窗課程1
    • 驗窗課程2
    • 驗窗課程3
    • 驗窗課程4
    • 驗窗課程5
    • 二,訊息串的用途與功能
    • 三,如何設計各種課堂作業?
    • 四,如何設計「評分量表」,以及他的好用之處
    課程的公告欄。
    發布課前需要預習的影音圖文資料。
    老師、學生針對課程的討論區。
    作業:最常用的一般作業,也可以用在論述式的線上考試。
    測驗作業:用 Google 表單設計線上考試、測驗。
    問題:比較像是用來設計課程中的「主題式討論」。
    資料:也是用來提供課程中的相關資料
    這份作業,要看[列表拆解]、[任務拆解]、[卡片設計]、[專案整體]等幾個項目,作為評分依據。
    針對[列表拆解]這一個評分項目,有[基本:10分]、[中階:20分]、[進階:30分]三種評分等級。
    其他項目,也都設計出這樣的評分級距。
  4. 2019年11月14日 · 一,建立活動事件網頁. 來到「 Slido 」網站,可以直接用 Google 帳號註冊登入,免費帳號會有一些限制,但基本活動需求已經可以滿足。 第一步,就是主辦單位、講者在「 Slido 」中建立一個[ Events ],可以稱之為活動主頁 ,我們可以在活動主頁上設計各種講者、聽眾之間的互動。 建立活動主頁時,除了活動名稱, 還可以設計活動主頁的「開始、結束時間」 ,例如雖然活動是 11/14 舉行,但主頁可以持續開放到 11/20 ,這樣後續活動結束,講師、聽眾都還可以繼續進行線上互動。 並且你會看到 每一個活動有一個「專屬代碼」 ,這是幫助聽眾可以快速登入這個活動主頁。 建立活動主頁後,講者可以隨時來到 Slido 的後台,點擊右上方的[ present mode ]。

    • 驗窗課程1
    • 驗窗課程2
    • 驗窗課程3
    • 驗窗課程4
  5. 2020年3月29日 · 第一步,在 Notion 中建立學期計畫專頁. 開啟一頁新的 Page. 統一管理大學、研究所的所有課程、考試、作業,甚至行政任務. 先用基本筆記功能,設定目標. 第二步,建立課程科目資料庫. 如何管理要修習的一個一個課程呢? 課程管理目的,是整理每一個科目的學習內容。 我會用建立資料庫的方式。 選擇插入(table inline)資料庫. 先利用表格模式,把選修、必修的課程科目列出來。 原則是一個課程科目一個項目就好,不要分散。 之後A課程的上課筆記都可以整理在A課程項目中。 這樣才是聚焦目標,不混亂的方法。 用 Tags 進行分類: 如果我想排出禮拜一到五每一天的課表。 我就用 Tags 標籤,設計禮拜一到禮拜五的標籤,加上一個封存的標籤。

  6. 2020年11月18日 · 「高效能職場筆記法」這堂線上課,就是想要解決上述問題,深入分析、示範、練習: 各種職場筆記應該如何寫? (針對困難任務、複雜會議的具體拆解技巧) 如何從記錄的筆記,轉化成可行動的筆記? (有案例分析! 把思考變成可操作步驟! 如何建立讓工作精準有次序的筆記系統? (有系統化的整體架構) 希望這堂「 高效能職場筆記法 」課程,可以給你一個改造筆記方法的幫助。 特別設計: 幫助你的筆記變成屬於你自己的樣子. 之前我的許多課程,會有很多朋友直接套用我的時間管理方法,或是 Evernote 整理架構,當然這樣的練習也很好。 不過在這次「高效能職場筆記法」的課程中,因為我們練習的是筆記如何思考、撰寫的問題: 我更希望在課程結束後,透過課程中的練習,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筆記思考技巧、拆解方法與工作模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