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6日 ·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昨日发布纪录短片《黄霑给香港的信》,回顾本港“四大才子”之一、著名歌词作家黄霑于2002年12月2日向特区保安局提交的手写意见书,信中表示赞成并支持香港特区实施基本法第23条,强调任何国家都以保护国土、维护国民整体安全为第一

  2. 2021年7月9日 · 全书一套五册,展示了黄霑身世香港轨迹的交错、他对流行音乐的心得和见解、与同代音乐人的交往,是研究黄霑的重要专集。 本书编者吴俊雄长期关注流行文化和香港社会发展。

  3. 2018年7月14日 · 香港高校中,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岭南大学规定的退休年龄均比香港大学要晚,为 65 岁。 针对这一事件,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杨东平日前在接受大公网独家采访时表示,“即使现在的规定是这样的,但是这位哲学教授退休以后如果还有工作能力的话,仍然可以通过返聘制度到其他的学校任教。 ”杨东平介绍,在台湾地区,高校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处理学术人员的退休事宜。 内地高校学术人员退休依据国家统一规定. 反观内地,高校学术人员在退休一事上争议相对较少。 按照相关规定,已达到正常退休年龄的学术人员可以选择退休。 但是,如果在某些领域有突出贡献或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暂无人接替者,可以向校方申请延迟退休。

  4. 2021年1月18日 · 【大公报讯】香港大学表示,该校化学系主任支志明与化学系助理教授杨军率领的研究团队,已破解“闭壳层金属─金属之间相互作用”(又称嗜金属相互作用)这一困扰无机化学界多年的难题,该理论在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自组装过程中十分重要,并能广泛应用於有机半导体、生物传感和功能性光电材料中。 研究成果现已在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 港大指,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嗜金属作用的普遍共识是“相互吸引的”,其作用原理被认为是由轨道杂化或重金属原子的相对论效应所导致。 支志明和杨军率领的研究团队,运用精密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印证了金属─金属之间强烈的泡利排斥作用导致嗜金属具排斥性,而非传统认为的互相吸引。

  5. 2023年6月15日 · 猴票. 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对黄永玉去世深感痛惜,并向其家人致以慰问。 杨润雄表示,黄永玉的离去让人惋惜,但他的作品将流传后世,“我们永远怀念他”。 局方发言人形容,黄永玉在画坛享负盛名,屡获殊荣,作品独具风格,既有浓厚中国画气韵又具西方绘画元素,画风启迪不少后进;他亦是出色的版画家和诗人,诗风质朴动人,发人深省。 初代“港漂” 说起来,黄永玉也算是初代“港漂”,与香港渊颇深,和不少“香江才子”都是好友。 1948年,24岁的黄永玉离开上海,与夫人张梅溪移居香港,曾任职《大公报》和《新晚报》,并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上世纪四十年代,黄永玉在香港渔村写生. 同年,金庸 (查良镛)也抵达香港,在《大公报》工作。 黄永玉与金庸的交往,一直为公众所津津乐道。

  6. www.takungpao.com › culture › 237147/2019/1124大公网

    大公网

  7. 2019年5月11日 · 【大公报讯】记者黄宝仪报道:作为合作展演的开幕大戏,音乐剧《广州仔黄霑》不是一部人物传记类演出,而是香港导演高志森为以自己记忆中的黄霑为蓝本创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