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8日 · 腓尼基和貿易路線的地圖. 黎巴嫩舊譯 利巴 ,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地區,至少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該國已經有先民聚居。 黎巴嫩此名最早見於前25-前23世紀的 艾布拉文書 。 早在2000多年前, 腓尼基人 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現在黎巴嫩小店裡經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製品。 腓尼基人是第一個環非洲航行的民族,發明 腓尼基文字 。 黎巴嫩過去曾經盛產 香柏 ,這些參天巨樹都是鄰近國家的重要建築材料。 這些有關黎巴嫩的零散記錄,都可以在 舊約聖經 裡看得到。 後來, 羅馬帝國 占領黎巴嫩,並修建舉世聞名的 巴爾貝克神廟 ,該神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最大的羅馬古建築之一。 由於黎巴嫩扼守亞非歐戰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經占領過黎巴嫩。

  2. 黎巴嫩共和国 (阿拉伯语: لبنان ‎; 亞拉姆語 :ܠܒܢܢ;法語: Liban )通稱 黎巴嫩 ,位于 亚洲 西南部 ( 西亞 )、 地中海 东岸,习惯上歸屬於 中东 国家。. 东北部与 叙利亚 接壤,南部与 以色列 和 巴勒斯坦 为邻,西濒 地中海 。. 境內有人類最早 ...

  3. 黎巴嫩_黎巴嫩地图_黎巴嫩中文地图. 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لبنان;阿拉米语:ܠܒܢܢ ;英文:Republic of Lebanon)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沿岸。 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 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巴勒斯坦,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首都贝鲁特。 黎巴嫩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1943年11月22日摆脱了法国的统治独立成为共和国,由于黎巴嫩在1975年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发展。 现在的黎巴嫩主要经济来源是银行业和旅游业,其中黎巴嫩旅游业发达,境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 旅游业和银行业就占据黎巴嫩GDP的65%。

  4. 基本介紹. 中文名稱 :黎巴嫩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Lebanon. 簡稱 :黎巴嫩.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 貝魯特. 主要城市 : 的黎波里 , 巴勒貝克 , 泰爾 , 賽達 等. 國慶日 :1943年(癸未年)11月22日. 國歌 :《黎巴嫩共和國國歌》 國家代碼 :LBN. 官方語言 : 阿拉伯語. 貨幣 : 黎巴嫩鎊. 時區 :UTC+2(夏令時:UTC+3)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總統: 米歇爾·奧恩. 人口數量 :623萬(2017年) 主要民族 : 阿拉伯人. 主要宗教 : 伊斯蘭教 - 遜尼派 、 基督教 - 馬龍派. 國土面積 :10452平方公里. 水域率 :1.6%

  5. www.wikiwand.com › zh-tw › 黎巴嫩黎巴嫩 - Wikiwand

    黎巴嫩共和國 通稱黎巴嫩,位於亞洲西南部(西亞)、地中海東岸,習慣上歸屬於中東國家。 東北部與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為鄰,西瀕地中海。

  6. www.wikiwand.com › zh-hk › 黎巴嫩黎巴嫩 - Wikiwand

    東北部與 敘利亞 接壤,南部與 以色列 和 巴勒斯坦 為鄰,西瀕 地中海 。 黎巴嫩歷史上與 基督教 關係密切,是 中東 地區為數不多的 共和國 和 西化 的國家。 ( 區內其他的共和國有以色列等 )境內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最古老者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在1943年獨立後,黎巴嫩建立了一個獨特的認信主義政府的形式,與各大宗教派別分配特定的政治權力。 黎巴嫩最初享有政治和經濟穩定,但被各種政治和教派派別之間的血腥 黎巴嫩內戰 (1975年-1990年)打破。 戰爭部分導致敘利亞(1975年-2005年)和以色列(1985年-2000年)的軍事佔領。 黎巴嫩仍然是一個國際化的發展中國家。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403.

  7.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黎巴嫩地理黎巴嫩地理 - Wikiwand

    区域地理

  1. 相關搜尋

    黎巴嫩地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