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4日 · 中醫藥概念股逆市走高 健倍苗苗漲逾7%位元堂漲超4% 04月04日 15:48 新浪網. 中醫藥概念股逆市走高健倍苗苗02161上漲6.96%報1.23港元位元堂00897上漲4.23%報0.37港元神威藥業02877上漲2.97%報7.97港元同仁堂科技01666上漲3.17%報7.16港元白雲山00874上漲1.86%報24.65港元。 你可能喜歡. 寶眾寶達王達明:新質生產力不是突兀產生的,而是有產業邏輯的演進. 05月18日 20:36. 5月18日,新浪財經2024基金高質量發展大會隆重啟幕! 監管層、頂流經濟學家、逾20位公募基金掌門人… 2024公募基金領軍人物TOP榜:國投瑞銀基金王彥傑排名第41. 05月18日 18:40.

  2. 2024年3月23日 · 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為行業發展奠定基石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消費者對於追求健康品質生活的需求日益凸顯健康需求躍升歐睿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行業零售總規模達到2253億元較2022年增長約11.6%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揭開行業高速增長的表象湯臣倍健的業績含金量其實並不高。 首先,季度業績放緩是一個明顯的證據。 2023年四個季度,湯臣倍健的營收逐步下滑,分別為31.08億元、24.88億元、21.86億元和16.25億元,尤其是第四季度,營收幾乎只有第一季度的一半。 與此同時,歸母淨利潤也同步走低,分別為10.30億元、5.19億元、3.56億元和-1.55億元,第四季度,其中第四季度的歸母淨利潤甚至由盈轉虧。 圖源:湯臣倍健財報.

  3. 2月25日至29日,2024博鼇健康食品科學大會暨博覽會(FHE2024)在海南博鼇隆重舉行。. 本次大會以”科技創新促進健康食品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傳播科學證據為核心,彙聚10餘位院士、200餘位報告專家、近3000餘名參會代表,共議行業前沿,推動健康食品產業高 ...

  4. 2023年10月26日 ·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分析2021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達11.4萬億元2022年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預估達到12.7萬億元。 不管是從外部經濟環境和行業整體趨勢來看,國內消費市場持續發出積極信號,健康消費正成為提振消費增長的重要一環,VDS行業增量持續釋放。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談聖采表示:“當前國家政策、社會環境及消費需求等多輪驅動著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的發展,行業發展態勢良好。 ”歐睿數據顯示,VDS行業近幾年來持續增長,已經從2009年的636億市場規模增長到2022年的2001億元,CAGR達9%。 如何應對新週期的機遇和挑戰,提升各品類市占率和指定購買率成為湯臣倍健的重要目標。

  5. 2023年3月19日 · 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競爭激烈,銷售費用激增、佔據收入主體的境內經銷業務全面承壓,共同造成了2022年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未來,湯臣倍健將如何在壓力下突圍? 增收不增利背後:銷售費用激增 廣告費近10億元. 2022年湯臣倍健收入增長歸母淨利潤卻出現下降。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78.61億元,同比增長5.79%;歸母淨利潤則為13.86億元,同比下降20.99%。 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背後,公司靠營銷推動營收增長的手段在2022年失靈。 據瞭解,此前湯臣倍健在營收上就很捨得花錢。 2019年-2021年,公司銷售費用始終佔營收的三成左右,佔比數別為31.37%、29.84%和33.35%。 大手筆的投入之下,公司在三年內的收入增幅也在15%-20%之間。

  6. 2023年8月26日 · 2022年湯臣倍健實現營收 78.61億元,同比增長5.78%;淨利潤14.11億元,同比下降20.1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86億元,同比下降20.98%。 可以看出,22年業績表現為增收不增利。 然而,投資者似乎並不“買單”,半年報靚麗的業績並未抵消公司股價頹勢,具體如下圖: 來源:wind. 公司股價與基本面形成反差,湯臣倍健背後是否埋雷? 掉入增長型衰退? 今年3月,湯臣倍健發佈了一則董事長致股東信,內容提到,在VDS新週期,公司不只是簡單要增長,更要避免“增長型衰退”:是增長,但增速低於行業、低於競品;是增長,但只是增收不增利;是增長,但只是“數量”指標增長,而毛利率、運營利潤率、現金流、人效等經營“質量”指標下降。

  7. 2024年5月6日 · 2024年第一季度,50家成份股公司中43家實現盈利,其中27家實現淨利正增長,15家淨利增速在20%以上,英科醫療淨利同比增長225.63%居首,衛寧健康、諾唯讚增速超100%。 環比來看,36家淨利報喜(正增長/扭虧為盈/虧損收窄),其中帆生物淨利環比暴增2118.32%,權重股愛爾眼科環比增速高達406.42%,凱萊英、魚躍醫療環比分別高達380.62%、221.39%。 國聯證券指出,目前醫藥政策轉向趨勢明顯,一季度後有望企穩回升;國盛證券表示,繼續看好醫藥Q2-Q3交易氛圍變好的行情;東海證券也認為,二季度以後板塊整體有望持續轉暖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