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21日 · N95口罩的核心技术是由台湾 蔡秉燚 和 刘朝宇 于20世纪90年代研发的,两人分别是美国 田纳西大学 的教授和博士生。 在2003年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疫情 、2013年 中国大陆空气污染事件 和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 N95口罩在 中国大陆 和 香港 等多地销量大增。 此外,世界各地也有各种标准接近或等同于N95的口罩。 标准 [ 编辑] 主条目: NIOSH空气过滤等级. 根据NIOSH空气过滤等级标准,“N”、“R”、“P”字母表示对油性颗粒的抵挡能力,“N”即不适用于油性颗粒 [2] ,“R”有一定抵挡能力,“P”则是为对油性颗粒有强抵挡能力。 其后的数字为有能力过滤微粒的百分比,95即可阻挡95%的微粒。

  2. 2020年1月21日 · N95口罩 是指符合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 NIOSH )規定的 NIOSH空氣過濾等級 標準「N95」級別、可阻擋95%直徑0.3 微米 以上的非油性顆粒的 口罩 (「N」即「 Not resistant to oil 」的簡稱),其最大特點是可以預防由患者 體液 或 血液 飛濺引起的 飛沫傳播 ...

    • 标准
    • 用途与工作机制
    • 历史
    • 在大型事件中
    • 与外科口罩相比
    • 其它同类口罩
    • 相关专利
    • 参见
    • 外部链接

    根据NIOSH空气过滤等级标准,“N”、“R”、“P”字母表示对油性颗粒的抵挡能力,“N”即不适用于油性颗粒,“R”有一定抵挡能力,“P”则是为对油性颗粒有强抵挡能力。其后的数字为有能力过滤微粒的百分比,95即可阻挡95%的微粒。因此,N95口罩就是能够阻挡95%直径0.3微米及以上的非油性微粒(包括PM2.5)的口罩。

    用途

    N95口罩最初是为了用于采矿、建筑和油漆等工業行業,可以在工程中有效过滤纳米离子(英语:Health and safety hazards of nanomaterials):12–14。但后来为了防止耐药性结核病的传播,开始被用于医疗行业。N95口罩最大特点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播(飞沫核直径≈1微米)。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英语: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则规定,暴露在结核菌下的医务人员,须佩戴符合N95标准及以上的口罩。N95口罩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大多数空气污染情况下建议佩戴的口罩。虽然如此,但美国匹兹堡疾控中心于2019年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对于门诊医护人员佩戴口罩时的流感发病率,N95口罩表现并未比医用口罩优秀。

    工作机制

    N95口罩之所以可以过滤病毒、细菌、粉尘等,是因为口罩中间层为静电熔喷布。熔喷布在生产过程将合成高分子纤维变细,其中产生能捕捉粉尘、颗粒物等的小孔。这些小孔能捕捉病毒、细菌、粉尘等,并通过静电把它们吸附在布料上。它主要利用了“静电吸附”的原理,首先要在常温常压下电离空气,主要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空气中的气体或原子的外层电子逸出,产生正、负离子。之后再把电离后的等离子体储存在织物上。这项技术最初被3M公司应用在空调过滤系统上,提高了过滤效率。此外,一些工业用或生活用的N95口罩有排气阀,以使得呼吸更加轻松,提高佩戴时的舒适性。但这类口罩不适合控制传染病的传染源,可给无症状感染者佩戴。

    安全性和循环使用

    在工业环境中,如果不需要考虑传染病,N95口罩如果没有损坏、污损或难以呼吸,以及没有规定佩戴时间,可以重复佩戴使用。但在生物安全等级2级以上的实验室中,N95口罩使用一次后就应作为危险废物(英语:hazardous waste)而丢弃。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N95口罩短缺,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了在医疗机构优化使用N95口罩的策略。N95口罩的使用寿命可以超过制造商规定的保质期,但背带和鼻梁材料等部件的质量可能会降低,从而影响口罩的佩戴和密封质量,因此使用前进行预先的密封检查尤为重要。但NIOSH也表示,没有进行过测试的N95口罩,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因为这总比不戴口罩或戴普通外科口罩要好。在此情况下,使用者应对着镜子或请他人帮忙检查密闭性,并尝试多个种类、大小的口罩,以求最佳的密封效果。 N95口罩与空气接触后,只要它们没有在产生气溶胶的过程中使用,也没有受到病人体液的污染,就可以在有限的次数内重复使用,但是同时也增加了表面被病原体污染的风险。目前,OSHA对N95口罩的消毒没有任何标准,但NIOSH指出,口罩制造商可能会给出最大重复使用次数的建议,但在没有这些建议...

    前身

    1910年,一场肺鼠疫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国和俄罗斯传播开来,并在4个月致6万多人死亡,蔓延到5省6市。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被隆裕太后任命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负责调查处理此次疫情。他在发现这场瘟疫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后,发明了一种简易口罩:将外科纱布剪成3尺长,再折成两层,两端剪成两条,用以佩戴;中间放置一块棉花,用以遮掩口鼻。它具有简单方便、造价便宜的特点,是当时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法宝”。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保护使用者免受细菌感染的口罩。这种口罩成为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中使用口罩的灵感来源,在这场流感中,原本只供医务工作者的口罩被大众所广泛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种防毒面具被改装后供矿工使用,可以重复使用,但是比较笨重,佩戴时也不舒服。它们是N95口罩的前身。

    诞生

    20世纪50年代,一位名为Sara Little Turnbull的时尚杂志编辑被3M公司指定设计一个模塑胸罩。然而在50年代末,她连续失去了三位亲人,在这种悲痛中,3M公司在1961年推出了“泡沫”(Bubble)外科口罩,灵感便是来源于这种胸罩。1970年,美国颁布《职业安全卫生条例(英语: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 (United States))》,同时成立了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英语: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OSHA)。之后,美国矿业局(英语:United States Bureau of Mines)和NIOSH制定了一次性使用呼吸器的标准。1972年,3M公司开发了第一款N95口罩。 1992年,OSHA宣布将于1995年推出一种新的口罩标准,定义了一种对亚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不小于95%的新规格,并要求工人们必须在尘土飞扬的工作环境中佩戴该口罩。美国的口罩企业得知了这一消息,但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过滤效果。一些企业联...

    普及和发展

    N95口罩最初是为了用于採礦、建筑和油漆等工業行業。1990年代,耐药性结核病兴起,为了阻止空气传播,N95标准和N95口罩被大量普及推广。后来,医疗防护成为行业共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N95口罩来防止空气传播疾病。由于诉讼费用和外国竞争,许多美国公司在2000年代停止生产N95口罩。

    SARS事件

    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疫情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医护人员在诊疗时使用N95口罩。台湾CDC建议医护人员使用N95或以上级别的口罩防止感染病毒。中国卫生部在印发的《卫生部关于印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预防控制有关技术方案的通知》中,要求进行消毒的工作人员佩戴N95口罩。CCTV在预防“非典”特别节目中也曾建议使用N95口罩。新加坡卫生部门规定在医院的高风险区内,医护人员必须戴上N95口罩等防护措施。但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广东广州一位曾抗击非典疫情的护士回忆起03年時说,当时护士只能戴两层棉布口罩,並没有N95口罩。 台湾民眾搶購N95口罩導致了部分地區口罩、漲價、缺貨。世界卫生组织曾推荐的一种N95口罩,以高两倍的价格在日本销售,在互联网上价格则被炒到原来的10倍。一场网络竞拍活动中,N95口罩曾以每个1550日元的成交价售出。尽管如此,N95口罩也时常断货。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会通过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向中国大陆捐赠了5000个N95口罩。加拿大安大略省在非典暴发后囤积了5500万个N95口罩,它们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被发现,但是已经全部过期。

    2013年中國大陸空氣污染事件

    在2013年的中國大陸空氣污染事件中,中國大陸多地的N95口罩销售火爆。专家表示,在重污染天气时,佩戴N95或N99口罩是较有效的,但使用两天需要即时更换。钟南山曾指出由于N95口罩密闭性很好,容易导致人体缺氧。因此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不宜长时间佩戴。而且,尽管目前有针对医用口罩和工业口罩的具体标准,但是还没有专门针对防雾霾口罩的统一标准。

    2019-2020年澳洲山火

    在2019年-2020年澳大利亚丛林大火中,人道救援组织Direct Relief(英语:Direct Relief)自2020年1月6日至1月21日,向澳大利亚运送了43万个N95口罩,并已经准备多送100万个口罩。他们采购了150万个口罩,以满足澳大利亚方面的需求,并为2020年美国西部的野火季节做准备。

    外科口罩是讓醫療專業人員(英语:health professional)在手術及护理病患時穿戴的口罩,用意是避免細菌自穿戴者的口鼻散發在空氣中。它們并非設計來保护使用人吸入空中的細菌或病毒,無法讓穿戴者完全免於空浮菌或是病毒的进入,其保護效果也比有特別材質、外形或是密閉效果的N95口罩要弱。

    欧盟:FFP2/3口罩

    根据欧盟标准(EN 149:2001),FFP2口罩(中等过滤效率口罩,过滤94%颗粒)在非油性颗粒过滤上近似与N95口罩相当,更高标准的FFP3(高效过滤口罩)可过滤99%颗粒,有更高的防护等级。欧盟与NIOSH的标准不同,需要同时过滤油性(石蜡油雾)与非油性(氯化钠)颗粒,欧盟标准实际涵盖更广。 此外,FFP2/3口罩的标注中常加入后缀,如“R”为可重复使用,“NR”为不可重复使用,“D”为通过白云石阻塞测试(即口罩吸积粉尘后呼吸阻力增加速度较缓慢)。

    澳洲:P2口罩

    在澳大利亚,与N95相似的口罩被称为P2口罩。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P2口罩也被广泛使用,在泰国等国也有销售。陕西省西安市青少年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苏鹏就在泰国定制了4500个不带阀门的P2口罩,寄回中国大陆。在澳大利亚,P2口罩遭到哄抢和囤购,澳大利亚药房协会呼吁政府下达限购令。

    日本:DS2口罩及RS2口罩

    厚生勞動省《防塵口罩規格》(昭和63年3月30日勞動省告示第19號)規定,測試時可過濾95%以上氯化鈉微粒的一次性口罩為DS2口罩,可重複使用口罩為RS2口罩;二者防塵效果與N95口罩相若。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相关医疗资源紧缺问题(英语:COVID-19 related shortages)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口罩情况说明书(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N95口罩佩戴图文教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M™ Health Care Particulate Respirator and Surgical Mask 1860, N95 120 EA/Cas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走近N95口罩生产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Made in HK可替換口罩 (即HK Mask)是於2020年初 COVID-19 肆虐香港期間,由 鄺士山 博士(英語: Dr. K. Kwong )研發 [1] 的,可更換濾芯从而重複使用的自製 口罩鄺士山称他不会对口罩收取专利费每个口罩滤芯的成本可低至1-2港元 [1] 。 设计. 参照 外科口罩 的原理,口罩主体由内中外三层组成,内、外层棉布套需要每天清洗熨烫,中层是阻隔飞沫的一次性滤芯(滤布) [2] [3] ,更换中层滤布后马上即可使用 [1] 。 背景. 由於 新冠肺炎 於香港肆虐期間,市民對口罩的需求大增,而口罩供應非常短缺,香港便開始本土製造生產口罩的計劃。 然而,因應製造口罩的原材料在全球均難採購,機器製作生產口罩面對極大的困難。

  4. COVID-19 疫情期間配戴口罩的軍人. 口罩 (英語: mask , respirator ),指的是一類用來防止佩戴者吸入 空氣 中有害成分的器具,可以阻擋 煙 、 蒸氣 、 氣體 、及 懸浮粒子 如 灰塵 和 空氣傳播疾病 的 微生物 等。. 防塵口罩 指的是一次性、較為簡陋的型號 ...

  5. [1] 發展背景 [ 编辑] 於2020年以前口罩在日趨息微的 香港工業 中只佔微不足道的份額。 多年來不少 香港大專院校 都有投入研製全新口罩物料的科研工作但最終都因為成本問題導致無法成就本地生產和商業化的契機很快將商品製作中心轉往 中國內地 。 [2] 最終能夠持續於香港發展的基本上只有主要用作供應政府部門日常使用由在囚人士製作的 懲教署 CSi口罩 。 [3] 2020年1月下旬,因著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最新發展,香港普遍市民皆對性質相似的 2003沙士疫情 猶有餘悸,開始發展集體搜購和佩戴外科 口罩 的習慣。

  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若非特别注明,本条目所有时间皆为 东八区 标准时间( UTC+8 )。 香港口罩制造业 ,在 2020年代 大力发展的既源于香港市民恐惧疾病亦由于香港特区政府于2020年起以紧急法强制所有在香港人士在任何公众地带及指定私人物业地带必须戴上口罩截至2020年7月合共有多于100间口罩厂商于香港运作。 法律地位 [ 编辑] 2019年10月4日,香港特区政府动用 《紧急情况规例条例》 所赋与权力,订立《 禁止蒙面规例 》。 2020年8月,又以同样权力修订《预防及控制疾病条例》,并强制市民在公众地方必须戴上口罩。 2023年2月8日,特区政府取消口罩令。 [1] 发展背景 [ 编辑] 于2020年以前,口罩在日趋息微的 香港工业 中只占微不足道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