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孩子愛頂嘴,不一定是壞事!.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能對大人的話「言聽計從」,是決不允許與父母拌嘴、爭辯的,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其實,父母與孩子爭辯是件有益的事。. 兒童心理學家專家認為,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在以後會比較自信 ...

  2. 而臺灣兒科醫學會亦針對親子共讀提醒家長及主要照顧者,親子共讀應於舒服且不約束孩子的氛圍下進行,並掌握「對話式共讀」、「由少而多建立閱讀習慣」及「家長以身作則」等原則與技巧,也可隨時攜帶書 (繪)本,有適當機會就可以說故事給孩子聽。. 與 ...

  3.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彰化秀傳醫院急診兒科醫師黃士倫不時會在粉專《黑倫醫師X健康諮詢》傳遞育兒觀念,近日提及一名不到一歲的嬰兒被送到急診室,只見孩子全身抽搐,同時伴隨發紺、四肢末梢青紫,嘴唇也因缺氧變色,一血氧剩下90%,用甦醒球給

  4. 一般6個月至3歲流口水較常見,大部分是正常現象。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林震解釋說,小寶寶流口水在醫學上稱為流涎或唾液增多,原因有很多。有的嬰兒在出生後2~4個月開始流口水,以後越來越多,特別是在5~6個月時更加顯著。

  5. 小博士培訓中心的K1至K3功課輔導班則標榜提供名幼稚園的中英數歷屆試題,按家長要求安排學生做不同數量及科目的試卷,記者以家長身分查詢,職員稱:「有些家長要求每堂做2至3份,主要替小朋友鞏固平日所學,或應付考試。 中心:非每堂做卷 每份一兩版. 林俊彬認為,「操練小朋友好奇怪」,小孩也會覺得很悶,對學習感挫敗,可能因而害怕上學。 他指小孩愛與家長互動,「跟喜歡的人學習,學得特別好」,若家長真的想為子女備試,可與他們看看書、作簡單溫習。 小博士負責人回應指不是每堂都只做卷,「導師也會先教小朋友知識,再做卷」,他又指幼稚園的卷只有一至兩版,不會限制學生作答時間,「不做那麼殘忍的事」。 本報詢問有沒有小孩「吃不消」,他則指「入得名幼稚園,學校都會選能力高的小孩」。 花錢多於正規教育 學者倡發牌列資歷

  6. 南投草屯的一位媽媽分享小孩帶回的考券,她在網路上誠心發問:第48 題「下雨天路況不佳」到底哪裡有錯? 網友也熱心的幫她找錯字,但是看來看去最後都是發現「哪裡有錯?」、「有這麼難嗎?」弄得大家霧煞煞 ...

  7. 幼兒難表達不適 健康檢查及早揪出聽力問題. 聽力問題會影響孩子學習能力及生活作息,由於幼兒較無法表達自己的不適症狀,透過健康檢查可及早發現異常。 當初步的檢查過程中發現任何症狀,可至醫院應交由專業醫師檢查、評估。 若真的聽力受損,更應把握治療黃金期,由醫師安排進一步治療,才能使孩子不因聽力問題而影響其語言學習、認知功能及溝通技巧的發展。 南投醫院提醒,如果懷疑自己有聽力方面或者耳垢阻塞之問題,應至耳鼻喉科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千萬別自行嘗試清理耳道,避免因小失大。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8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