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8日 · 養和醫院視力矯正主任及眼科專科醫生張叔銘表示病人做微笑矯視期間眼球要定點注視並保持靜止惟對大部分人絕非易事而SMILE Pro透過提升激光射頻將單眼手術時間由上一代約25秒減至約10秒另配備導航功能可提升手術成效並減低風險

  2. 二十年前率先把激光矯視手術引入台灣的眼科名醫蔡瑞芳上月中突然聲稱因有逾十名病人接受激光矯視手術十年後疑似出現手術後遺症而宣布封刀」,頓引起社會對手術安全產生疑慮過去一直有人質疑很多眼科醫生本身也沒接受激光矯視手術令人擔心術後會出現嚴重後遺症。 究竟這手術是否安全? 術後有什麼併發症和後遺症風險? 決定接受手術前又有什麼需要注意和考慮? 激光矯視手術有很多不同類型,其中以「角膜激光矯視手術」(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最為常見。 現為台北醫學大學臨牀醫學研究所兼任教授的蔡瑞芳,宣布停做LASIK後,曾透過報道表示,LASIK還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近視手術,成功率達百分之九十九。

  3. 養和醫院視力矯正主任及眼科專科醫生張叔銘表示病人做微笑矯視期間眼球要定點注視並保持靜止惟對大部分人絕非易事而SMILE Pro透過提升激光射頻將單眼手術時間由上一代約25秒減至約10秒另配備導航功能可提升手術成效並減低風險

  4. 2022年9月17日 · 今時今日,40歲還很年輕,卻有不少人受到老花困擾,特別是手機不離手的中年人。 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鄭澤鈞解釋:「老花的成因,主要是眼睛內的晶體和睫狀肌的調節焦距功能變差,減弱眼睛在看近物時的聚焦能力,影響近距離視力。 一般而言,老花度數隨年齡增長,每年約增加10度,從40歲開始出現老花,大約50至100度,50歲約有150至200度,60歲就有300度,之後度數通常不會再加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六分之一人口年齡為60歲以上,從10億人增至14億。 隨人口老化,老花人口也將會大增。 年增10度 60歲可達300度. 中大醫院眼科專科醫生陳培文強調:「老花不是病,只是眼睛聚焦能力減弱,正如一個年輕體操運動員能做到某一個動作,年紀大了會變得困難。

  5. 白內障手術經過近半世紀的研究演變與應用至今已非常普及去年香港引入最新技術將激光矯視的原理應用於白內障摘除手術中以改良手術效果及安全性並減少出現併發症的機會嚴重的白內障其實肉眼可見若曾在街上留意一些老人家其瞳孔位置由黑變奶白色便可能是白內障患者。 一般而言,早期的白內障患者可透過調整眼鏡度數來改善視力,但效果屬短暫性;現時並無藥物預防或治療白內障,要根治白內障,現時只有手術摘除並植入人工晶體之法。 何時才是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最佳時機? 養和醫院眼科手術中心主任曾雁的建議,始終是「病人覺得視力受損才值得做」。 「任何手術都有風險,若病人覺得視力有少少矇會影響工作與生活都可以做;但若不覺有影響,便無必要。 」 什麼是「必要」?

  6. 內媒周三(16日)報道北京同仁醫院屈光手術中心的門診量在高考後增長約30%;河北省眼科醫院的激光矯視手術諮詢率亦明顯上升該科室平時一周的手術量平均在150人左右惟高考結束數日後醫生日均做一周手術量人次為161165177人不等

  7. 2020年8月17日 · 做完矯視手術 公民黨余德寶話如果大家見到佢夜晚戴太陽眼鏡都唔好見怪因為做完手術會畏光。 (余德寶提供) 【明報專訊】唔少人都有近視,唔講唔知,油尖旺區議會副主席、公民黨余德寶雖然平日冇戴眼鏡,但原來足足有500、600度近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