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5日 · 睽違8年,系列將於明天 (11月16日)迎來前傳電影《飢餓遊戲前傳:鳴鳥與靈蛇之歌》 (The Hunger Games: The Ballad of Songbirds and Snakes),一解施惠國總統史諾的成魔之路。. 威權統治下的殘酷「遊戲」. 《飢餓遊戲》的故事,由位於北美洲的反烏托邦國家施惠國 (Panem)說起 ...

  2. 鄭培凱. 【明報專訊】 文章簡介. 懷人文字有基本的要求,也有不同的變化。 懷人當然要訴說與所懷者的因緣,對所懷者的感情,但由此卻能引伸種種對人生的感受與看法。 這些感受、看法不是「配菜」,反而是亮點,是文章獨特的地方,本文就是一篇有「個性」的文字。 學習要點. 引用與用典. 引用、用典都是修辭手法,兩者的基本含義是相同的,都是藉他人的話、故事闡明自己所說。 引用與用典的分別主要有兩點: (1)引用可以引古今的例子,用典則專指「引用」「古人」的話、「古代」的事. (2)引用除「抄錄」古今的例子外,還會加上個人分析、說明,甚至就所「引用」借題發揮,而用典則只是用「古人」的話、「古代」的事「點明」作者所說,通常只用片言隻語交代用典含義,有時甚至不加分析、說明。 以下是用典的例:

  3. 2014年10月15日 · 【明報專訊】這首只有兩句的詩,名為〈一代人〉,此詩在近日香港「雨傘運動」中被示威者或支持佔中者傳用,以表述事態現况及他們的期望。 〈一代人〉由當代朦朧詩派代表人物顧城所寫,他成長時經歷文化大革命,詩句寫的就是文革時期那代人,描述當時人們處於黑暗時期,但他們不放棄追尋理想,尋求出路。 普遍認為,詩中的「黑夜」隱喻文革這個黑暗時代,「黑色」則是對時代的憂鬱感受,人們「眼睛」看到的一切皆因時代黑暗,顯得了無生氣、陰沉;但一下句筆鋒一轉,扭轉主體「黑夜」,將「我」寫成主體,「我」的眼睛不再被動受黑夜影響,而是主動「尋找光明」。 【知多啲﹕朦朧詩人顧城】 顧城的父親是作家顧工,妻子謝燁也是作家和詩人。 顧城作品包括詩集《水銀》、《顧城童話寓言詩選》;小說《英兒》等。

  4. 2020年4月29日 · 【明報專訊】香港的郊野是馬騮的地盤,金山郊野公園便因經常有獼猴出沒而著名,故又名馬騮山。牠們抓耳撓腮,上竄下跳,炯炯有神的眼睛,擺動小屁股,看似天真無邪,但原來是個會搶劫山客的大頑猴。說到頑猴,不能不提以下這兩套古典著作——《西遊記》及《羅摩衍那》(Ramayana)。

  5. 2015年1月7日 · 【明報專訊】郁達夫是新文學運動中著名的作家,他和當時許多名作家一樣,不僅從事白話文創作,古文根柢也很深厚,曾創作舊體詩,〈釣台題壁〉就是一首七言律詩: 不是尊前愛惜身,佯狂難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

  6. 2017年1月13日 · 1?譬喻破格. 〈河宴〉《河宴》 「時間過得極慢,每分鐘都黏手黏腳的,像節拍過緩的音樂。 〈漸漸死去的房間〉《垂釣睡眠》 「那混濁而龐大的氣味,像一大群低飛的昏鴉,盤踞在大宅那個幽暗、瘟神一般的角落。 〈聽說〉《聽說》 「謠言終歸也有壽終正寢的時候,再耐嚼的口香糖,經過長期咀嚼之後,總會甜味盡失。 2?想像和聯想. 〈驚情〉情書突襲,以「青春痘」暗示青春期時少女騷動不安的內心,表面卻平靜退縮: 「好不容易額頭有點小小的騷動,那膽小的幼芽卻畏畏縮縮的躲在瀏海後面」 〈給時間的戰帖〉. 描寫字體的不堪不入目: 「那些步履不穩的字看起來像是還沒學走就急著想跑,踉踉蹌蹌的冒失相。 那不成器的字體是我們共同的遺憾吧!

  7. 2014年10月22日 · 20世紀中國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領導人之一魯迅,21歲時到日本學習日語及醫學,然而在學時因看過一部關於日俄戰爭的紀錄片,片中的中國人當俄國間諜被日本人槍斃,中國同胞卻駐足圍觀,魯迅有感「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棄醫從文,希望能改變中國人的「劣根性」。 魯迅棄醫從文為救國. 魯迅曾在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到廣州中山大學擔任文學系主任,同年10月他再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上海。 他支持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等,並作下不少與「救國」有關的作品。 他在上海期間寫下舊體七言律詩〈自嘲〉,全詩是﹕. 運交華蓋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 管他冬夏與春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