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1月20日 · 於是他在2011年10月30日,沒錯,就是那年今天, 選擇從家中七樓一躍而下, 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他在千字遺書中透露,當他被人欺負的時候,曾想告訴媽媽,但媽媽總是沒空,爸爸也為了弟弟的事情很忙,老師雖然看見他被欺負,卻沒說什麼。. 既然 ...

  2. 2016年5月31日 · BO 導讀:. 1980 年出生的潔皓,童年經歷許多創傷,後來他以「三郎」之名,參與多場社會運動。. 他撰寫「不再沉默」這本書,紀錄自己過去,希望告訴所有童年曾遭創傷的倖存者,只要勇敢去追尋,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回憶:苦難的開始 ...

    • 他在懞懂年紀目睹二二八暴行,因而萌生正義
    • 妻子以肉身擋車,只為救回這位被關押、被刑求最慘教師
    • 他被打到變成鐘樓怪人,連好友也認不出
    • 出獄後的第 4 天續上街!香港反送中再度燃起他的美麗島魂
    • 延伸閱讀

    紀萬生的一家人與街頭運動沾不上邊,在哥哥眼中,紀萬生如同一頭鬥牛,在那保守的年代竟躍上頭條新聞。紀萬生認為,「烏龜要把頭伸出來,才有辦法走出下一步」,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生故事,讓紀萬生有了走上街頭追求正義的想法? 時間回到紀萬生還在懵懵懂懂的年紀,二二八事件延燒全台灣大街小巷,紀萬生在南投埔里住家附近的醫生及民眾遭到抓捕並關在鐵籠中,手腳用手銬與鐵鍊綁住。當局將這些鐵籠放置在大馬路旁,引起路人側目。 某天上午 10 點多,紀萬生被大街上的嗩吶聲吵醒,他來到馬路上,看見被捕的民眾、醫師各個面容如同死灰一般,眼神空洞,原以為他們即將當街釋放,未料執行官一聲令下,這些人的生命便隨著槍聲一一結束,鎮上居民一陣騷動。 紀萬生說:「當時不是一起槍斃,竟然是輪流槍斃,左邊的人看著右邊的人倒下,那心中的惶恐可...

    近期賣座國片「返校」中,翠華中學的美術老師張明暉因為在校內創辦讀書會閱讀禁書,遭警備總部逮捕,並在獄中遭到嚴刑拷打,最後以叛國罪處死。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紀萬生成為了當局的頭痛人物。當年受左派思想影響的紀萬生,在埔里國中教書時常與學生打成一片,受到學生及家長愛戴,唯一不喜歡他的是學校保防人員及部分教師,不僅將他當成匪諜,甚至向當局密告。 紀萬生曾上萬言書力促教改,並痛陳教育界的貪腐,這讓他成為校園裡的頭痛人物。 1979 年美麗島事件爆發,他成為第一批被逮捕的對象,也是唯一一名遭到上銬的教師。 他回憶,當天清晨超過 70 名特務聚集在他的家門外,他遭逮捕上車時,妻子以肉身擋車,小女兒更以石頭砸破汽車玻璃,仍無法阻止當權者的蠻橫,他就此開始 4 年半的牢獄生活,更是美麗島事件中「被刑求最慘」的...

    一般民眾對於刑求地點的印象,往往來自於電影,想像潮濕、陰暗、昏暗的地下室,地上有些血跡。但紀萬生踏進的是潔淨明亮、擺設高級,還有雙人沙發的小房間。那是「9 號地下室」,房間內牆壁貼滿泡棉,房門不曾關閉,僅有一人在門旁看守,沒想到這個房間,竟然是刑求最慘烈的地方,後來共有約 24 人對紀萬生嚴刑拷打。 紀萬生的左耳也因當時的刑求而失聰。他說,「我進去的時候 70 公斤,41 天後只剩60 公斤,最後被打到像鐘樓怪人」,就連同樣遭關押的林義雄也不認得他。 許多人好奇為何紀萬生遭到如此對待,他以平靜的語氣說,警總當時 8 天 8 夜不讓他睡眠,天天輪流對他刑求,目的是要他寫筆錄,但內容都不是真的,他不願屈就。 當時的紀萬生雖然未屈服於警總的嚴刑拷打,但對於人生早已不抱希望,甚至做好被處決的最壞打算...

    吉田松陰是日本明治維新的精神領袖,也是一名教師,更是武士道的代表,最後死於獄中,坂本龍馬、高杉晋作、桂小五郎等維新要角都是吉田松陰的學生。吉田松陰曾說過:「在一個不合理的社會,一個平安無事的男人,是不公不義」,這句話深深影響著紀萬生,也讓他自許為「流浪武士」。 紀萬生說,人類歷史證明,沒有鬥爭就沒有讓步,所有的讓步都是鬥爭的結果,而鬥爭需要流血,流的是自己的血而不是別人的血,吉田松陰最後死在獄中,引起了明治維新,就是一個例子。 紀萬生出獄後的第 4 天,便再次上街參加群眾運動,對他而言,戰士不能選擇戰場,戰士更不能離開戰場,而他一生的服膺就是「知行合一」。直到 1987 年解嚴後,他才漸漸退出群眾運動。 現在的台灣雖然相較過去已相當平和,但紀萬生認為台灣的日子過得太安逸,其實來自中國的危險迫...

    「白色恐怖政治犯被針刺指縫、耳朵遭灌廚餘」—— 85 歲嬤淚訴受難者經歷,痛批:竟有人說威嚴統治下台灣很安定? 美麗島受刑人的故事:國民黨的洗腦教育,讓為台灣奮鬥的英雄都成了叛國賊 焦糖哥哥看二二八:真正的放下不是「絕口不談」,而是談了也能雲淡風輕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紀萬生自許流浪武士 反送中再燃美麗島魂[影]〉。首圖來源:中央社。)

  3. 2021年12月6日 · 大陸觀眾或許不懂,但影像卻說明了一切。. 中國網友分析,「國產劇(陸劇)的女性角色厚實度遠不及台劇,細數近年台劇出圈之作,《俗女養成記》1、2 談面對失敗與自我和解;《茶金》女主角雖是拿著在時代洪流找回自身價值的俗套劇本,但刻意 ...

  4. 2015年7月16日 · 當世人們都說著,透過教育才能讓貧富差距縮短、階級翻轉的可能性才會提高。. Well⋯為了驗證這件事情,英國老字號廣播公司 BBC 花了 49 年的時間,於 2013 年拍成了一部經典紀錄片《56UP》。. 導演分別選擇了 14 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拍,每 7 年紀錄 ...

  5. 2017年1月3日 · 日前,移民部決定駁回這項修法請願,黃小萍對此表示相當失望,打算起草1份私人議案,再提交給國會審議。 黃小萍指出,她同意移民是加拿大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確保公平的移民機會同樣重要,因此她認為必須阻止這種藉由「生育旅遊」方式獲得 ...

  6. 2018年1月2日 · 在製作《神隱少女》前,宮崎駿發現許多當時的日本女孩對父母叫自己名字時沒有反應、不會立即回覆父母的對話,這明明是社會上普遍的現象,卻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是能和這群十幾歲女生直接聊聊內心話的。 「我想對這些女孩說,不用擔心,每個你們在擔心的事到最後都會有好結局。 」為了溝通這件事,《神隱少女》的主角必定是一個不會飛行、沒有魔法的普通女孩——一個在日本隨處可見的女孩子。 「每次我在描繪千尋的故事時,我都會問自己朋友的女兒能不能做到這件事,這是我給千尋挑戰時的標準。 」電影的影響,或許是讓那個年紀的女生更有勇氣面對生活,宮崎駿也說「我朋友的小孩從 10 歲變成 13 歲的初中女生後依舊喜歡這部電影,這讓我非常高興。 為什麼宮崎駿的電影裡充滿濃濃懷舊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