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佛誕

      •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農曆四月初八
  1. 2023年2月6日 · 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大師週日2/5下午離世享耆壽96歲佛光山週一(2/6在官網發布訃聞表示星雲法師昨天於莊嚴念佛聲中安詳捨報於佛光山傳燈樓開山寮13日上午9時將在佛光山雲居樓舉行圓寂頌讚典禮

  2. 2023年2月13日 · 星雲大師法體真身封龕的坐龕,是考據佛經典故後,以源自印度北方的拘尸那揭羅城中的「涅槃塔」所設計,而涅槃塔運上車前,卻疑似因為尺寸沒有量好,過高卡住一度無法上車,所幸拆除部分零件後才順利運送,儀式也圓滿進行。 星雲法師真身荼毘 (火化)後,預計骨灰將帶回光山,永久安葬於「光山萬壽園」。 日前星雲大師移靈畫面曝光,一度被誤為要以「坐缸」處理法身,不過星雲弟子妙熙法師親自撰文澄清,大師法體真身坐入塔中,7日後荼毘火化,稱為「坐塔荼毘」,皆遵從制和佛教儀軌進行,並非外界所傳「坐缸圓寂」。 (原文刊載於2023/2/10,更新時間為2023/2/13) 涅槃塔運上車前,卻疑似因為尺寸沒有量好,過高卡住一度無法上車。 光山長老最後在星雲大師的涅槃塔放倒蓋經被,眾長老目送火化。

  3. 2023年2月14日 · 2023-02-14 12:25. +A -A. 加入收藏. 今周刊編按: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2/5圓寂,享耆壽97歲。 光山周一 (2/13)上午為星雲大師舉行圓寂讚頌典禮,結束後進行「荼毘」 (火葬),永久安葬於光山萬壽園。 光山周二 (2/14)證實,星雲大師荼毘後燒出25顆大小不等的舍利子。 不過,星雲大師生曾說過,自己沒有舍利子,弟子妙熙法師進一步解釋,舍利是梵語,在印度火葬後的骨灰都稱為舍利,最早指釋迦牟尼自行火化後遺留下的靈骨,後來也指高僧圓寂火化留下的遺骨,有的呈現結晶體,且形色各異。 大師說,佛陀不標奇立異,一生示教利喜,要讓人明心見性,在生活中給予人間社會服務與關懷,不一定要人崇拜舍利。 所以佛陀自己都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4. 2023年2月13日 · 圓寂讚頌典禮後,將恭送星雲大師法體真身最後一次巡山,然後發引台南白河大仙寺「荼毘」(燒化),預定近午由光山出發,下午1點抵白河交流道、1點30分抵大仙寺,2點進行荼毘儀式,5點30分過後返回光山,永久安葬萬壽園。 光山今天傍晚也布置大雄寶殿前成佛大道廣場,讓各界參與送大師。 光山舉辦「星雲大師圓寂讚頌典禮」,蔡英文總統上午9點在光山雲居樓頒贈褒揚令。 圓寂讚頌典禮後,將恭送星雲大師法體真身最後一次巡山,然後發引台南白河大仙寺「荼毘」(燒化),預定13日近午由光山出發。 光山今天傍晚也布置大雄寶殿前成佛大道廣場,讓各界參與送大師。

  5. 2020年5月28日 · 「性」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理」。 按「理」而生活,完成天所賦予的使命,就是「道」。 所謂天命,乃天賦也。 天性是上天所設定的初始值,天與神一直在我們心中,率性而為,也就是發揮天賦潛能,便是絕對真理。 中國佛教融合儒道三家思想,儒家的中庸與道家的老子均源自於易經,而易經就是古代的量子力學與混沌理論。 所以中國與西方或印度的宇宙觀,根本是同一套法則,最終還是要萬教歸宗或萬教歸一。 其實,天性、神性、佛性、本體、靈魂及真實自己或原來面目,都是同一個神聖本源的名稱,也都是天、神與毗盧遮那所設定或創造的。 量子糾纏與全像原理已經證實宇宙存在兩個空間,所以,古代聖賢並非迷信或無知,反而具有高度智慧。

  6. 2019年12月25日 · 12月25日不論在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徒都會稱這天為聖誕節」,但是1980年代國民政府執政時期當時政府實施黨禁報禁認為聖誕2字對至聖先師孔子有所冒犯因此應該正名為耶誕節」,也就是耶穌誕生的日子不過解禁之後,「聖誕節」、「耶誕節這2個名稱就沒有特別規定了。 1980年代當時政府認為,中華文化中聖人是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但耶穌不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能稱為「聖誕節」。 聖誕老公公真有其人? 還是父母假扮? 據悉西元4世紀時,在小亞細亞的巴塔拉小鎮(現今土耳其境內),一名窮苦人家的女兒因為籌不出嫁妝而未能出嫁,名為尼古拉斯的主教得知消息後,便夜晚偷偷從窗口處投進一枚金幣,而這枚金幣恰巧掉入掛在壁爐旁的襪子,成為後來聖誕襪都要掛在火爐旁的由來。

  7. 2020年2月3日 · 2020-02-03 17:41. +A -A. 加入收藏. 編按:生,老,病,死,是每個人必經的生命歷程。 一般來說,台灣民眾花在治喪的費用,包括棺木、告別式、靈骨塔位的安放等,粗估約30萬元。 當然,有些人認為儀式簡單隆重即可,有些人對靈堂佈置要求較高,根據家屬的需求不同,治喪費用將會有所增減。 傳統觀念認為,父母的喪葬費用是子女的義務及應盡的孝道。 隨著社會變遷,有些父母選擇簡化自己未來的葬禮,現在甚至還有「靈葬」的觀念;而這些新時代的治喪方式,對子女來說也能從過去沉重的負擔中得到解放。 葬禮的簡化是時代必然的趨勢. 我們究竟為什麼要辦喪事,要建造墓地呢? 現在的我們已經越來越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了。 人一過世,就得要想辦法處理其遺體。 這件事是必定要去做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