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佛誕

      •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農曆四月初八
  1. 2018年5月21日 · A A A. 點解佛誕訂為假日佛誕在1999年前並非假日1997年特區政府將英女皇壽辰以及紀念香港二戰後從日軍手上解放而設立的重光紀念日合共4日假期改為特區成立紀念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國慶日國慶日翌日。 兩年後,即1999年,政府再更改假期安排。 經諮詢後,將抗日戰爭紀念日和國慶日翌日假期,改為勞動節和佛誕。 佛誕成為假期不止是時機到,更是佛教界一直爭取的結果。 已圓寂的覺光法師,於1996年收集了全港八十多萬佛教徒和市民的簽名,向當局提出請求將佛誕列為假期。 另外,宗教界在本港選委會佔60個議席,是擁有議席最多的界別之一,影響力不容小覷。 當年佛誕成為假期都遇到爭議。 部分時任議員質疑當局有何理據取消原有假期,而非只是增加假期。

  2. 佛誕 | 思考香港. 張卓立:為何長洲太平清醮與佛誕同日舉行? 太平清醮是一個大型道教祈福活動,有說是源自早年為祈求驅除在島內發生的瘟疫而發起。 張卓立 2021-05-18. 政府刊憲修訂僱傭條例 明年起佛誕或成法定假日. 政府為增加法定假日日數法案刊憲,佛誕將成首增的法定假日,最快明年實施。 2021-03-05. 《拉闊歷史》香港究竟有多少佛教徒? 香港佛教徒數目,根據政府新聞處說有一百萬人,究竟有沒有嚴謹統計數字支持這說法?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2019-05-14. 知多D:「佛誕」你可能不知道的四件事. 佛誕在1999年前,並非假日,現在也不是人人有份放假。 你以為長洲太平清醮為佛誕而設,大錯特錯。 除了食齋,應節食物還有什麼? 「佛誕」你可能不知道的四件事,為你一一解答。

  3. 2021年5月18日 · 張卓立為何長洲太平清醮與佛誕同日舉行?. 今年5月19日是佛誕也是長洲舉行太平清醮的日子。. 太平清醮每年固定在長洲北帝廟前舉行。. 長洲北帝廟又名玉虛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被定為一級歷史建築,氣勢恢宏,曾經在1979年被麗的電視長篇 ...

  4. 2019年5月8日 · 佛誕是指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的誕生日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毘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太子。 傳說太子誕生後,他向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步腳下都湧現一朵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之後天上有九條龍噴下清泉為他沐浴。 因此佛誕又稱為「浴佛節」。 在大嶼山寶蓮禪寺,每年佛誕都會舉行盛大的浴佛法會。 在浴佛節當天,禪寺大殿前會放一個大水盆,裡面供奉太子像(即釋迦牟尼佛誕生像),信眾會以香湯沐浴太子像,藉此洗滌無明煩惱以及多生業垢,祈求顯發本有的清淨佛性。 新年吃年糕、端午節吃粽子、佛誕則吃蒝荽餅。 蒝荽餅是用欒樨樹的葉混合麵粉及糖等而製成的一款藥膳小吃,因蒝荽餅入口味香帶甘苦,寓意人生有甜、酸、苦、辣的不同境界,但一切的「苦」,吃進肚子後都會變成「甘」。

  5. 2021年3月5日 · 2021-03-05. A A A. 政府為增加法定假日日數法案刊憲佛誕將成首增的法定假日最快明年實施政府修訂僱傭條例》,將法定假日日數逐步增加由12天分五次每兩年遞增一天至17天使其與星期日以外的公眾假期日數看齊勞工處表示新增的五天法定假日為現時並不屬於法定假日的公眾假期並按佛誕聖誕節後第一個周日復活節星期一耶穌受難節和耶穌受難節翌日的次序增加。 至於相關《僱傭條例》的修訂草案,會在今個月17日提交立法會。 如獲順利通過,首個新增法定假日將於明年實施,而法定假日與公眾假期日數將於2030年看齊。 佛誕 , 法定假期. 下一篇. 林鄭:全面配合中央 將制定修改本地選舉法例. 上一篇. 譚耀宗:倘9月未能立法會選舉 可稍微推遲一下.

  6. 2019年5月14日 · 1. (Holmes Welch), “Buddhist Organizations in Hong Kong” The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60-61. 2. <為擴大舉行佛誕大會的呼籲>,《香港佛教》1961年1月1日第8期. 3.覺光:《香港佛教發展近貌》,《香港佛教》1973年10月1日第161期. 4.鄭明真、黃紹倫:《香港人的宗教信守與情操》,《諸神嘉年華: 香港宗教研究》,香港 : 牛津出版社. 2002年版. 5.<大光法師在港大演講-佛教與香港社會關係>,《大光老和尚圓寂三周年紀念集-雪雁留痕錄用 (點點滴滴. 在這裡)》,香港 : 千華蓮社2000年版. 6.

  7. 2019年5月23日 · 佛誕假期遠離煩囂在馬料水碼頭乘船往這個香港東北島嶼嘗試跟官方地質旅遊刊物的標題,「用舌尖足印發掘漁村之美」。 吉澳午餐. 首遊吉澳,感覺跟塔門和蒲台等外島相似。 食店有海鮮,路邊又有乾貨海味賣。 景點方面,海傍有天后廟,又有姻緣樹。 黃幌山. 但個人而言,最感興趣還是那座位於南面、高120米的黃幌山。 可惜,上山之路有蜜蜂來襲阻礙進度,為趕搭下午三時半開出、唯一一班返回市區的船,始終緣盡這「印洲之寶」。 澳背塘. 鹽田港. 之後,唯有沿官方靚路,先後遊走北面的高棚頂 (70米)和高地頂 (80米),盡覽澳背塘和鹽田港的極開揚景色,可算另一番收穫。 「鬼手」與「五花腩」 有近三百年歷史的吉澳,在五十年代,有多達四千人居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