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4日 · #看電影學人生 #藍丘的重要性. 來源:豆瓣、時光網. 作者:達達先生、電影愛好者. 整理:冒牌生. –正文開始–. 電影主要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尋找藍丘,一條是回憶生活。 在交織的過程中,讓觀眾在過去和現在的時間點轉換,感受他們曾經一起經歷成長中的歡笑與淚水。 故事所要描述的成長,不同於美國的青春校園劇或華人的甜蜜、熱血,甚至殘酷的青春成長,那為什麼能夠如此打動人心呢? 電影要強調的理念. 故事講的是三個朋友間的友誼,只是這份友誼滋生、發芽於象牙塔中。 以藍丘為中心,在大學經歷了順從、叛逆,再到「自我解放」和「認知」的過程,透過這些情節,探討的不只是印度教學問題,更反映了現代教育「為什麼無法讓學生發揮天賦」的重要問題。 生活中,有很多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

  2. 2017年7月25日 · 2017.07.25. 勇敢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自信 夢想. 不要去忘記,每個愛你的人,期待的模樣。 #三個傻瓜 #感悟 #我們用電影寫日記. #藍丘為什麼那麼厲害. 來源:知乎. 作者:變得透明、iKnow. 整理:冒牌生. –正文開始–. 關於三個傻瓜. 藍丘,以一個超脫常人的形象出現,他是來打破制度的。 他本身對於「知識的渴求」以及「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尤其是運用於生活。 例如幫忙接生孩子,吸塵器改裝、剃羊毛等等。 一方面他擁有天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 無所顧忌 」。 為何無所顧忌? 一開始我們都以為他是富二代,但不是,他只是一個園丁的孩子。 沒錢,但非常聰明。 這是電影要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人」,但他最有資本去追求理想,因為他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失去了。

  3. 2017年11月6日 · 這部電影所要頌揚的,是樂觀、努力、積極,熱愛自己所學的,追求自己的夢想,利用一切去排除困難;而這部電影諷刺了什麼,呆板、一成不變、教育、追逐名利以及濫用職權。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部電影也許已經不是一部電影,是一種理念與精神上的正向追求。 他們三個主角,真的傻嗎? 藍丘、法罕為了拉加去偷考試卷,但拉加卻說:「有的人先教會你正直,然後卻用另外一種方式幫你,我不能作弊,我要憑藉我自己的力量,那樣,我失敗了也無所謂。 」然後,三個人會心的微笑。 也許,你會說他傻,但經過了一次瀕臨死亡的經驗,他對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這樣的他其實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有的時候,天才和傻瓜只差一個選擇。 事實證明,他們並不是傻瓜。 他們成長了,最後能夠鼓起勇氣去說,去表達他的喜好,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4. 2017年6月4日 · 2017.06.04. 動漫的故事. 不論世界怎麼變,都不要忘記那個曾經純真的自己。 #兒時的點點滴滴 #成長的滋味 #動漫的故事. *正文開始. 來源:豆瓣. 作者:Lolali. 整理:冒牌生. 一個人長大成人真是有如神助啊。 一直一直的,心裡藏著幼時的事。 很多的不能說,說了有羞恥。 怎麼開口呢,對著熟悉的人怎麼傾訴那些不為人知的小事,誰又會真的關心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可那些小事卻實實在在地留在身體裡,不經意留下生命的痕跡。 妙子的歲月童話,我也有過。 妙子的五年級,我的四年級。 都是那麼平淡的小事。 可沒有任何一種青春是被錯過了,也沒有任何一種青春是可以不被欣賞的。 妙子和隔壁班優秀的棒球手初開的情愫,不肯跟她握手的髒小孩的曲折心意,再不會有那麼乾淨的感情了。 人生中的愛.

  5. 2020年8月8日 · 動畫《哆啦A夢》是上個世紀最熱門的動漫,雖然並不是熱血懸疑類型的動漫,但卻是輕鬆詼諧,又非常溫情的設定,已經成為許多人童年的回憶。 小時候的我們看到《哆啦A夢》,覺得我們就跟動漫裡的大雄一樣,有著同樣的年齡,經歷著同樣的事情,暗戀班上最可愛的女孩子,考全班最差的成績,回家面對父母的批評。 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大雄有哆啦A夢,既可以陪伴它,又可以在很多時候幫助他,也許我們如此喜愛這部動漫,正是因為我們永遠得不到哆啦A夢,也成為不了大雄。 最近,一個插畫作者創作了有關哆啦A夢和大雄的新故事,由於劇情過分露骨,導致不少網友尋求一雙沒有看過的眼睛。 但是這些負面評價出現的同時,又再一次將這樣一部充滿回憶的作品帶到觀眾視野。

  6. 2020年4月13日 · 01. 當下,東京奧運會可能會取消的聲音甚囂塵上。 東京奧組委官員已經對媒體表示:如果奧運會不能如期舉行,很可能會推遲一兩年再舉辦。 在全球新冠疫情嚴重的當下看《阿基拉》,頗有一種微妙的魔幻之感。 畢竟,當時當下與銀幕上的「近未來」竟然真的有可能重合,巧合與預言相生交錯,很奇妙。 作為一部動畫電影,《阿基拉》花費了近10億日元的製作成本,有超過15萬張原畫,可見其巨大的工程量和製作的精細。 宮崎駿不吝嗇對它的讚美:一個異能少年站在東京廢墟之上,人人都會想到大友克洋。 而在當時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社會各界欣欣向榮的時代背景下,這樣一個充滿「東京爆炸、社會衰敗、人民流離失所」的末世題材,引起了人們強烈的反響。

  7. 2017年10月2日 · 《火影忍者》是日本漫畫家岸本齊史的代表作。 原作漫畫從1999年開始在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到2014年11月10日完結,共連載了15年,連載期間一直是JUMP的台柱之一。 同名改編動畫從2002年開始在日本東京電視台播出,到2017年3月23日完結,也共播出了15年,從東京電視台每年的財報來看,火影一直都是最掙錢的動畫沒有之一。 從各方面數據來看,《火影忍者》還存在著許多剩餘價值,因此本篇動畫結束後,繼續製作講述次世代故事的動畫《博人傳之火影次世代》似乎已是板上釘釘。 TV動畫《博人傳之火影次世代》主視覺. 接下師父岸本的接力棒 池本構建全新忍者世界. 《博人傳之火影次世代》作為2017年4月備受關注的新番之一,還未開播就已話題不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