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1日 · 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麒麟協會主席劉錦棠師傅指出坑口客家麒麟源自唐代中原地區的麒麟狂舞」,是慶賀節日豐年的活動寄寓了老百姓對盛世祥和的嚮往故民間有歌謠說道:「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 作者提供圖片. 客家麒麟是與別不同的。 從外觀上看,客家麒麟相對鶴佬麒麟的體型為小,而它的額頭會微微向上凸出,中間長有獨角與三粒玉角,眼眉上更配有「鰭鼓」等裝飾物。 從表演藝術看,鶴佬麒麟需要的人員較多,因為它在演出的前後都會有不同種類的武打表演,例如表演打拳、弄棍、搬刀等。 雖然每個麒麟班子的表演略有不同,但一般最少有五個項目演出,這通稱為「搬五彩」。 至於客家麒麟,則沒這般複雜,反之,它更注重麒麟套的演繹。 關於麒麟套,有些人認為是麒麟舞音樂的調;但按考證,應該是指麒麟舞的套路。

  2. 2022年1月28日 · 林文映:過年習俗的變與不變. 所謂「百節為首」,筆者執筆之際,香港各行各業放緩了節奏,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味。. 客家人與海內外的中華兒女一樣,視春節為一年中最為隆重歡樂的節日。. 寫過年習俗的文章已有很多很多,本文無意 ...

  3. 2019年5月28日 · 2019-05-28.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A A A. 作者: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邱逸博士. 九龍城雖不是香港最早期開發的地區,但它卻在中國歷史長河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它是宋代著名的鹽田,也曾登上中國歷史大舞台的顯眼位置。 在南宋末年,宋帝一路南逃,在九龍城留下他們的故事。 今天,我們還可從宋王臺和上帝古廟等古蹟中,追思宋室南渡的片羽吉光。 在南宋宗室南下前,九龍城已是在香港版圖內一個赫赫有名的地方。 在宋朝時,九龍城的古名叫官富場,管理一個非常有名的鹽場,稱為官富鹽場。 「鹽業」是香港古代三大產業之一,與「採珠」、「種香」、鼎足而立;而「鹽業」關涉民生,也是生活上最不可或缺的。 不過,時至今日,「鹽業」已成歷史的陳跡,在香港已不復見。

  4. 2020年1月20日 · 這些甜食除了寓意來年有甜頭」,更各有特別意思和廣東話說法例如糖蓮藕代表蓮藕蓮藕年年都有)」;「油角取其諧音有角」──「今年吃油角來年露頭角」,寓意來年會出人頭地;「煎堆則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說。 另外,香港人過節必食不同的糕點,如年糕、蘿蔔糕、馬蹄糕等,象徵步步「高」升。 而近年港亦流行食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傳入的賀年菜「撈起」。 「撈起」由廣東番禺、順德等移民傳入,一般材料有魚生、蘿蔔絲、生菜絲、花生碎等,吃的時候將所有材料撈起來,寓意愈撈愈旺、風生水起。 不過切記「少食多滋味,多吃壞肚皮」! 香港事‧情 , 知多D , 香港歷史 , 本土文化 , 農曆新年.

  5. 1987中英雙方同意清拆九龍城寨,199111月28日進行首次強拆行動,並破門入屋將拒絕搬走的住戶抬走。近200名警員及政府有關部門人員進入九龍城寨,進行第一期清拆計劃的清場行動。

  6. 2019年3月19日 · 2019-03-19.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A A A. 作者: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幹事劉建宇. 人們不一定知道的是,每年有兩次「青衣戲棚」,分別是真君誕及天后誕。 每年誕期於農曆三、四月舉行,歷時約一周。 誕期開始時,值理除了聘請劇團做神功戲外,場外亦有小食設檔,吸引不少市民到訪。 有趣的是,天后廟在香港多達百間,但「真君廟」卻別無分號,青衣獨家。 大公報、資料圖片. 筆者兩年前以「青衣真君廟」為題,與一位祖籍海豐的青衣人呂存中先生進行口述歷史訪問。 據其介紹,海陸豐人最早於戰前已從家鄉請來「真君大帝」以保佑同鄉,初期只是鐵皮小廟。 吳爺(真君之稱呼)猶如青衣第一代海陸豐人家祠,每逢喜慶、嫁娶、添丁,皆會稟告吳爺;若遇事裁決,更會擲杯問卜。 葵青區議會圖片.

  7. 2023年6月30日 · 2023-06-30.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 A A A. 作者:池德鑫. 羅馬帝國(Roman Empire) ——西方古典時期由其前身的共和國轉變成帝國的國家。 從奧古斯都至馬可·奧理略共13位皇帝在位時期,帝國進入了約兩個世紀的穩定局勢,當中更出現了稱為五賢帝時代的和平盛世。 直至康茂德皇帝的即位,帝國由盛轉衰,其後陷入了長達三百年,日後被稱「三世紀危機」的混亂時代。 那麼帝國的繁華盛世在交予康茂德的手中後是如何步入衰落? 生於帝王之家. 康茂德(公元161-192),羅馬帝國第14位皇帝。 他的父親是五賢帝時代中最後一位皇帝馬可·奧理略 (Marcus Aurelius)。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