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JPY =

    0.050 HKD

  2. 2015年10月14日 · 我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可考的文字星象记载。 先民们通过对日月等天象的观察来确定时间、方向和历法,从而开启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第一页。 天文学是观测的科学: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星宿月亮,昼隐夜明;恒星密布,井然有序;银河伸延,终始不移……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古人勤奋观天,勇于思考与探索,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天象记录史料。 天象观测溯源. 从古至今,中国的传统天象观测多应用在农业上,因为从事农艺耕种、繁殖牲畜等,需要人们掌握季节的变化。 通过对动物蛰伏、候鸟迁徙、植物枯荣等的长期观察,人们发现了季节的变化规律;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人们又发现,物候与太阳出没的方位、中午影长短及恒星的出没变化相关。

  3. 科学网—科学新闻 广告 | 订阅 | 联系 | 编辑部博客 | 科学网

  4. 2018年11月13日 · 在空间科学领域,中国仍是新兴国家。 为发展空间科学,提高我国对空间天气的认知能力,结合我国地域特性和国际发展趋势,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提出,沿我国东经120度和北纬30度建设两条地基观测链,这就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项目(简称子午工程)。 “其目的是了解我国上空这种局域性的空间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球系统全球性变化间的关系,更有效地应对空间天气灾害。 ”担任子午工程科技委主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奉思表示。 子午工程缘起. 提起子午工程,则要从25年前说起。 1993年,我国著名空间物理学家魏奉思在负责起草《中国空间物理发展战略规划建议书》时,率先提出了建立空间环境监测子午链的科学构想。 彼时,对于这一设想的提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5. “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2022年1月6,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领导的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平台,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具有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 研究发现,星际介质具有连贯性的磁场结构,异于标准模型预测,这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 2022年3月18,李菂领导的团队通过分析包括FAST、美国绿岸望远镜(GBT)在内的多项数据,首次提出了能够统一解释重复快速射电暴偏振频率演化的机制,并可以通过偏振观测确定其可能的演化阶段,为最终确定快速射电暴(FRB)起源提供关键观测证据。

  6. 2022年12月9日 · 科学网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综合性科学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快捷权威的科学新闻报道、丰富实用的科学信息服务以及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目标是建成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华人科学社区。

  7. 2017年4月21日 · 诺奖得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就几乎为了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搭上一条命”。. 他与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因于1982年共同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并证实它是造成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因而为人们所熟知,二人 ...

  8. 2018年9月4日 · 来自中科院研究所及大学,中船重工、船舶工业等17家单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研制的水润滑轴承材料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材料在干摩擦和混合状态下的润滑耐磨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这仅仅是长春应化所在高分子水润滑轴承领域众多创新成果中的一个缩影。 2008年以来,长春应化所研究员杨小牛团队一直专注于系列化水润滑轴承的研究工作,开发出的产品不仅突破了制约海军重点装备战技指标提升的关键材料瓶颈,更通过军转民用成功打开了民品市场的窗口。 同时,长春应化所也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探索出了一条以科技为支撑,以先进管理经验相辅助,从军品项目重点型号列装、到民品项目大规模开辟市场、再到促使更多舰船应用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