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篇運用寓言說理,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明白深入淺出,而且修辭靈活,尤善用比喻排比映襯對比反問借代等不同手法,豐富多樣,其文雄辯滔滔,氣勢縱橫,從文學欣賞角度言,固為佳篇,可以吸引學生閱讀,提升語文基礎。 但是,以事論事,官員未盡本份,不察民情,自然不對;惟果販弄虛作假,欺騙顧客,難道就並非錯事?即使再理直氣壯地控訴他人,其實亦不能反證個人所為合理,更不代表自己正義。 習非成是、麻木渡日,固然不妥,但以訴諸他惡來強辭詭辯,徒逞意氣之爭,五十步笑百步,亦甚無謂,似是而非。

  2.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3. 辦好學校教育,反覆教導他們孝順父母、恭敬兄長的道理,頭髮半白的老人便不至肩上背著 ... 引文大意:聽到「 」和「不善」的,都要向上面報告。上面認為對的,大家也必定要認為對;上面認為錯的,大家也必要認為錯。上面有過,就進規諫;下面 ...

  4. 詩、文俱為大家,而文章更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韓愈的文學主張,與他的政治思想、學術觀點有密切的關係。. 主要淵源於儒家,談仁義,談性三品〔中惡〕,繼承孟軻、董仲舒的儒學傳統,反對佛教徒的清淨寂滅、神權迷信,主張「人其人,火其書」(〈原道〉),僧徒 ...

  5. ,左公甥也,與先君子,謂獄中語乃親得之 於史公云。 一、作者簡介 方苞(公元 1668– 1749 ),字鳳九,一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 (今 安徽省桐城市) 人,清代著名文學家。自幼聰慧,四歲能屬對。康熙四十五 年中進士。

  6. 中華經典名句(小學) 1 業精於勤荒於嬉, 行成於思毀於隨。 出處與釋義 上面的經典名句,出自韓愈《進學解》,目的是勉勵學生 勤奮學習,好學深思。 「業」,學業。「嬉」,嬉玩、懶散。「行」,品行。「隨」,

  7. 1 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語 【論仁】 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 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里仁》第四) 2.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 3 也。 貧 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 4,不去5 也。 君子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