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腸胃道間質瘤由於少有明確症狀,除非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腸胃道出血、腹痛或是發燒情形,所以很容易被忽略。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莊捷翰表示。 什麼是腸胃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簡稱GIST,又稱腸胃道基質瘤)?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民國94年初次診斷腸胃道間質瘤者計177人,近幾年台灣每年約新增 200~300個病例或更多,常發生於50 歲以上民眾,男女罹病比例約1:1,是一種在胃腸壁外層長出的瘤,最常發生部位是胃部(占60~70%)、小腸(占20~30%)、結腸及直腸(5%左右)和食道(小於5%),也可能會轉移到其他如肝臟等位於腹部的器官。

  2. 肺癌從2010年開始已連續7年成為惡性腫瘤死亡率第1名,根據組織學分類可分為「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又有老菸槍殺手稱號,凡被它纏上的人,5年存活率不到5%…… 肺癌又可分為小細胞肺癌 (SCLC)與非小細胞肺癌 (NSCLC),兩者分類方式不同,臨床治療方式也有所差異。 →戰勝肺癌衛教手冊: http://bit.ly/2Gw88nR. 男性肺癌分類的排名中,「小細胞肺癌」僅次於肺腺癌及鱗狀上皮細胞肺癌,排名第三;而女性之「小細胞肺癌」則佔全部肺癌種類的1.84%,相對男性低很多。 小細胞肺癌的發病位置多位於肺部中央靠肺門位置,容易往大的支氣管發展,使氣管堵塞造成肺葉萎陷,診斷時常已有縱膈腔淋巴結的擴散。

  3.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台灣,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大部份的病人,就算身體微恙,也不太敢到醫院看診,但對於罹患肺腺癌的癌友來說,就不就醫,都會陷入兩難。 治療不中斷 肺腺癌是長期戰. 高雄長庚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內科部副部長王金洲醫師說,「肺腺癌,終究還是個癌症,不能放著不管。 如果是剛被診斷出來,還需要積極治療的癌友,可能會因為疫情,醫療降載的關係得多花點時間跟耐心,把整個診斷、檢查、治療的流程走完,有些臨時被取消的檢查得重新安排、約時間,建議不要讓治療中斷、脫序得太離譜。 如果病情已進入穩定期,也可以積極與治療團隊討論,是否適合視訊或電話問診,再請家裡的年輕人幫忙到醫院拿口服藥,讓治療可以順利延續。 醫藥研發不斷進化 三代標靶藥物延續更多癌友生命.

  4. 目前乳癌標靶治療常用藥物. 文/張源清 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專任主治醫生. Trastuzumab(Herceptin,賀癌平)屬單株抗體. 研究發現乳癌細胞中的第二型上皮生長因子接受器(HER2)導致乳癌復發率高、預後較差,而賀癌平可與HER2結合,進一步阻止腫瘤細胞的生長與分化。 賀癌平是單株抗體,第一次施打有時會有類似卡介苗的反應,包括發燒、寒顫、腹瀉等,通常並不嚴重。 不會有化療藥物特別的噁心、嘔吐反應。 單株抗體具有特異性高且毒性低的特性,除了可以直接毒殺癌細胞外,尚具有免疫活化的作用。 對於HER-2陽性的病人,賀癌平的使用要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原則上還是應優先考慮與化療藥物併用 (同時施打)。

  5. 這一年,我失去了健康,但得到了全新的自己。 身體健壯,竟罹患舌癌? 回想當年一月底還跑了大年初一的拜年馬拉松,期望藉著馬年的第一馬,讓一整年都順利。 沒想到,不久之後發現舌頭上有破洞,當時以為只是上火,並不以為意。 過了兩個禮拜,傷口仍然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痛,只好到醫院檢查。 醫院安排了病理切片檢查病灶,經過一週難熬的等待,病理報告確診是「舌癌」! 「舌癌? 怎麼會,醫師你再仔細看看,真的沒有看錯嗎? 」整個人癱坐在診療椅上,難以置信我居然得了癌症,這一切都發生得太快,快到我還來不及做出反應。 舌癌是什麼? 我怎麼都沒聽過? 舌頭也會長癌細胞? 一直以來,我的身體極為健康,體力過人,少菸少酒,竟然會和癌症扯上關係? 當下真的很茫然,是不是老天在跟我開玩笑? 怎麼可能會是我呢?

  6. 此次獲選的抗癌鬥士中,最年輕是一對來自單親家庭的雙胞胎姊妹—靖宸、鈺宸,她們罹患罕見的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在治療過程中,媽媽是他們最大的支持與支柱,讓二位小姊妹可以正向的面對接踵而來的治療,同時他們也樂觀的自稱是「光頭二人組」,更以「Lucky」與「Happy」來介紹自己。 另外,最年長的則是87歲抗癌鐵人—王燝耀阿祖,成功抗癌達37年之久,為了專心治療癌症,王阿祖當時立即辦理國小教師退休。 不僅抗癌成功,更於期間擔任病友聯誼會會長,為癌症病友爭取永久性人工肛門患者為「輕度殘障者範圍」,並享有乘車、子女學雜費、所得稅等減免權益與福利,並受邀衛生署台南醫院擔任「大腸癌防治推廣大使」,成為老而不退的終身志工。

  7. 多年的臨床經驗中發現「疲憊」對癌症病友無 論在治療或生活上,的確是相當大的衝擊,但過去 一直被認為是癌症治療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因此未 受到醫界正視。 事實上,「癌因性疲憊症」在程度 上跟一般的疲憊症不同,這是屬於長時間體力、精 神與認知上的精疲力竭,而且無法透過睡眠或休息 來緩解。 目 錄. 序. 3. 編前語.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8年已將「癌因 性疲憊症」列在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之分類第 十版中(ICD-10),定義為值得重視的症候群,因 為這種無法透過睡眠和休息緩解的擾人症狀,會讓 癌症病患無論睜眼閉眼都處在累的狀態中,身心俱 疲,更常因此中斷療程而影響治療成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