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0年7月27日 · 在Google Chrome中安裝這款Social Translate擴充套件後,來到擴充功能設定,進入Social Translate的「選項」,接著在: Translation Quality: 建議選擇強度更高的【Aggressive】,可以翻譯所有在Twitter、Facebook上看到的外文訊息。 Primary Language: 設定要將外文訊息翻譯成哪個主要語言,台灣用戶可以選擇【Chinese Traditional】。 Secondary Languages: 設定你的第二語言,被設定成第二語言的訊息不會翻譯,而會保留原文。 例如你可以將【Chinese Simplified】簡體中文設定成不要翻譯的第二語言,或者將【English】英文設定成不要翻譯的第二語言。

  2. 2012年6月23日 · 為什麼你應該閱讀 Flipboard 來取代 臉書、 Twitter App?. 除了莫名原因Flipboard載入最新臉書圖文訊息的速度比Facebook官方App還要快上許多外,在我長期思考與測試後,認為在「行動端」要瀏覽社群資訊時, 最佳的方式 應該是以「 Flipboard 」為主,用Flipboard取代 ...

  3. 2018年12月7日 · 在中文語音辨識輸入上,很多朋友都會推薦「 訊飛輸入法 」,我自己也是這個工具的長期使用者。 其實他的語音辨識速度,可能沒有「 Google 語音輸入 」那麼快、那麼準確(以我在台灣的使用情境來說),但是訊飛卻有一個真正讓我的語音筆記變得更有用的關鍵功能,就是可以「自動插入標點符號」。 這樣一來,語音辨識出來的文字稿,就是更加可讀的。 而且老實說,「訊飛輸入法」自動插入的標點符號也不是那麼準確,也常常出錯,但只要有基本的逗點、問號,讓語句可以分段,這樣事後整理真的就節省很多時間了。 而在語音轉文字的辨識準確度上,「雅婷逐字稿」除了號稱要針對台灣口音外,或許也可以在標點符號(或是更聰明的分段)下功夫,因為這是許多中文語音輸入會卡關的地方。

  4. 2021年2月2日 · 這時候, 步驟 1 可以換成步驟 1-1 的這個工具:「 Video to Article 」 。 同樣是來到網站,貼上 YouTube 影片網址,就可以把影片中支援的字幕檔案,抓取出完整內容。 如果沒有中文字幕,也可以利用「網頁翻譯工具」,直接在網頁中翻譯出中英對照內容。 (可參考: 兩款可以「中英對照翻譯網頁全文」的 Chrome 翻譯套件比較 ) 而這樣的網頁內容,就可以擷取到你需要的筆記中了。 步驟2:把 YouTube 影片、字幕,複製貼上筆記. 以「 You-tldr 」產生的結果為例,我會直接「全選」右方的所有字幕欄,然後複製、貼上 Evernote 筆記。 這時候,貼上的字幕以項目清單的方式呈現,並且有包含「時間點」。

    • T-ara雅凜1
    • T-ara雅凜2
    • T-ara雅凜3
    • T-ara雅凜4
  5. 2019年7月26日 ·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做一次完整的教學。 分享給想要用「聽內容」來節省時間、放鬆眼睛的朋友。 一,先設定語音速度,聽得更順暢. 無論要使用「隨選朗讀」或「 TalkBack 」,首先我會建議調整 Android 內建文字轉語音的速度。 進入 Android 的設定,找到[無障礙設定],在螢幕閱讀器的部分,開啟[文字轉語音輸入]的設定選項。 一定要調整的,是語音的速率,我建議調快一點 ,到自己可以接受,又能快速「聽」更多內容的速度。 其他的設定,則可以根據你的喜好調整。 二,「隨選朗讀」的設定與操作. 接著,我們來試試看「隨選朗讀」功能。

  6. 2018年4月10日 · 「螢幕判官」是一款 2018 年 4 月推出的國產遊戲,遊戲開發來自龍華科技大學培育的新創團隊:「 光穹遊戲(18Light Game) 」,目前已經推出 iOS App 與 Steam 遊戲版本。 「螢幕判官」的遊戲故事隨著一起社會殺人案件展開,接著開始帶入殺人嫌疑犯主角的回憶,從主角的幼稚園、國中、大學重考時期一一倒敘,最後來到事件發生的當晚。 故事本身其實就像是社會新聞裡會看到的真實事件,但巧妙的是遊戲說故事的方式。 在遊戲進行過程中, 「螢幕判官」嘗試著大量運用兩種視角的對比手法 ,讓這個社會版故事有了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一方面,遊戲找來真人拍攝出一幕一幕的電視轉播畫面,讓你看到電視媒體如何片面的解讀主角的行為,把主角人生中幾次失常的現象,全都解讀為批判的指責。

  7. 2015年12月1日 · 這個月初介紹了目前在全世界都倍受討論的即時通軟體服務:「 隱私理想主義者最愛的安全即時通訊軟體 Telegram 」,沒想到迴響比我想像中還要大,有許多朋友到該篇文章留言分享他們的使用心得,推薦更多活用 Telegram 的方法,也很多喜愛電腦玩物的朋友透過 Telegram 找到我來跟我聊天。 我也慢慢了解,原來從之前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到香港的佔領中環,讓華人世界對 Telegram 的接受與使用程度大幅提高。 例如 Telegram 內建的「 閱後即焚 」等功能就很適合私密的群組討論。 而他的 5000 人群組、公開頻道功能,在台灣也有很多 NPO 組織甚至公司團隊在使用。 這些功能在我之前的文章裡都有提到。 但 Telegram 的應用可能性也遠遠不僅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