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聰明垃圾桶之所以聰明,就是因為內置了一個掃描器,當用家一扔進貼上條碼的物品,掃描器就可以辨認垃圾的原料,配合無線上網的功能,即時連接回收中心的電腦,預先妥善分配不同垃圾的處理方法,更會將有價值的垃圾,例如是電子產品放上拍賣網變賣 ...

  2. 2014年7月8日 · 記者趙婉嫻報道環境保護署早前邀請七個屋苑試行垃圾徵費計劃半年試驗三個徵費模式的九龍灣淘大花園率先完成首個月測試結果顯示按幢按桶模式垃圾費最貴每戶平均需支付三十元垃圾費最具爭議的隨袋徵費模式減廢反最為顯著。 淘大花園業主委員會聯會主席葉興國表示,儘管僅得三成住戶真金白銀購買專用垃圾袋棄置垃圾,但垃圾量比徵費前減少半成。 若計及大廈回收物數目增幅,推算首月減廢量高達一成半。 葉興國指試行期間居民使用較大容量的垃圾袋來切合家中垃圾桶。 淘大花園試行各徵費方案減廢成效.

  3. 2012年5月2日 · 佐敦整條街無環保回收 【本報訊】環境局局長邱騰華經常標榜垃圾回收率增至五成二,但環保團體踢爆當局推行源頭減廢「得把口」。地球之友發現,街頭垃圾桶及回收比例嚴重失衡,平均每二十個垃圾桶才有一個回收,須行足半個運動場路程才見回收;在佐敦一處,六百八十米街道一個 ...

  4. 2015年7月29日 · 除深水埗外,旺角及大角咀亦不難發現巨無霸垃圾桶出沒。記者日前早上八時許,目睹赤膊的清潔工在人來人往的旺角道推着該些垃圾桶返回垃圾站,當時內載滿高過工人頭頂的垃圾,途人見狀紛紛走避。此外,大角咀的垃圾站亦有相類情況,外判清潔工大多都在早上,推此巨無霸垃圾桶四出橫行。

  5. 2011年8月24日 · 本港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說:「台灣環保推行得快,香港卻依然停留喺三色分類!」建議香港推行類似的家居廢物隨袋徵費,而非只着眼於焚化或堆填的垃圾處理方法。新世界集團與綠領行動早前舉辦環保產品比賽,得獎者於本月上旬往台灣考察,體驗當地推行環保的強政勵治。

  6. 2012年1月9日 · 原因為何? A:香港起步太遲,環保教育上流於表面,只着重口號。 日本小學生已學習並實踐廢物回收。 港人雖知「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卻不知其實洗頭水樽,甚至膠袋也可回收。 另外,將有廚餘的膠盒放去回收,其實會污染內其他可被回收的物件,這都顯示政府處理回收廢物上的教育不足。 延伸思考. 1.垃圾徵費可改善港人環保意識嗎? A:不能。 港人可能會因為省錢而減少廢物,但市民未必明白政策背後的理念。 事實上,亦應是先有環保意識,才會主動減少廢物。 政府現行政策只是在實踐環保,而不是提高港人的環保意識。 垃圾徵費只屬「治標唔治本」的方法。 要推廣環保意識,不能從單一措施去做,應從教育、宣傳等方面著手,讓市民從小學習才是長遠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 2.個人應該如何履行減少垃圾方法?

  7. 2012年1月16日 · 廚餘回收「日日清」 地球之友去年五月到南韓首爾視察,將所見編製成電子書,今日起上載其網站,下月十日晚再舉行公眾分享會。地球之友副環境事務經理區詠芷指,南韓九五年已推行垃圾按量收費,一般家庭較常用的二十公升專用垃圾袋,可盛載約三公斤垃圾,每個兩元七角;與台灣的十四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