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3日 · 明報專訊甲亢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簡稱好發於20至50歲青壯年人女性多見由於甲狀腺激素過多身體機能趨向過分活躍患者會出現心悸發抖怕熱眼突焦慮等症狀可伴隨頸前結塊腫大Graves' disease)。 中醫治療甲亢的大原則為平衡陰陽,通過內服中藥、針灸,配合飲食、作息調養,糾正身體過度亢奮的偏差。 甲亢在中醫理解屬於「癭病」的範疇。 此病最先記載於隋代醫家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指出情志內傷和水土因素能導致癭病發生。 宋代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按癭病局部證候分為石癭、肉癭、筋癭、血癭、氣癭5類。 明代陳實功在《外科正宗》認為癭病形成多與瘀血、濁氣、痰滯有關,治療上宜行散氣血、行痰順氣、活血消堅,這些治法在今時今日仍然常用。 憂思鬱怒傷肝 干擾氣機運行.

  2. 2020年4月6日 · Share. 【明報專訊60歲的陳先生有吸煙習慣兩星期前發現頸部兩側有多顆凸起腫塊一直沒散去於是求醫醫生臨牀檢查發現他的頸部淋巴脹大按壓時沒有痛楚認為不尋常因此安排陳先生接受超聲波掃描檢查52歲的黃女士多年來都有甲狀腺腫大俗稱大頸泡),但近1年進食吞嚥時感到困難於是求診。 頸部有很多重要器官組織,例如甲狀腺、淋巴腺和腮腺等,這些器官的疾病都能引起頸部腫脹。 甲狀腺位於頸部前方、氣管兩旁;淋巴腺位於頸側、頸後端和鎖骨位;腮腺位於耳朵前下方的腮位及下巴三角位置。 頸部腫脹成因眾多,可能是病毒或細菌引起淋巴發炎;可能是甲狀腺增生或結節;亦可能是良性或惡性腫瘤。 如果是發炎,頸部通常會出現紅腫、熱痛等徵狀,大多在治療後數天內消退。

  3. 中藥、針灸、調養 平衡陰陽 清肝火糾正甲亢 2024-05-13 【明報專訊甲亢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簡稱好發於20至50歲青壯年人女性多見由於甲狀腺激素過多身體機能趨向過分活躍...

  4. 2021年3月22日 · Share. 【明報專訊】治療異位性皮炎是一場漫長抗爭,病人最怕類固醇,既擔心「停藥會反彈」,又怕有耐藥性。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龔家怡指,異位性皮炎治療可分為皮膚護理及減低發炎兩部分;有效護理皮膚,可減少異位性皮炎發作次數及使用類固醇劑量。 洗澡水忌過熱 選低敏潤膚膏. 異位性皮炎成因是皮膚先天有補水缺陷,故需要適當護膚,還原皮膚屏障功能。 一般建議病人洗澡不應用過熱的水,選擇非鹼性、沒香味、不起泡的沐浴露。 洗澡後以毛巾輕印身體,馬上抹上潤膚膏,避免皮膚變得乾燥;建議選擇無香味、低敏、乳質狀的潤膚膏。 減低發炎方面,病情輕微至中度患者可外用藥膏,目前為止以外用類固醇最有效。

  5. 2020年3月9日 · PAST ARTICLES. 現代中醫:治高血壓還需要中醫藥嗎? 文章日期:2020年03月09日. Share. 紓緩不適——結合中藥,可更有效控制血壓,同時有助紓緩不適徵狀。 (Freer Law@iStockphoto) 【明報專訊】高血壓是指在靜止狀態下,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mmHg。 超過九成高血壓沒有明顯成因,稱為原發性高血壓。 高血壓十分普遍,本港15歲或以上人士約兩成七患有高血壓,而75歲以上患高血壓比率超過七成三。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 高血壓初起時一般沒有明顯徵狀,或只是出現輕微眩暈、頭疼等非特異性不適,患者可能在體檢時才發現血壓偏高,或到出現併發症才驚覺自己患上高血壓。 所以高血壓常被稱為「無聲殺手」。

  6. 2024年4月22日 · 甲狀腺功能失調多囊卵巢症高泌乳素血症即催乳素過多)、卵巢早衰自身免疫系統失調等都有可能引致閉經徵狀。 要留意的是,青春期女生連月沒來月經,還伴隨體重不尋常下降而消瘦,以及飲食行為轉變等,有可能患上厭食症。

  7. 2024年1月15日 · PAST ARTICLES. 肝火、氣鬱、腎虛 招青光眼 調暢氣血 對抗視力小偷.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15日. Share. (PonyWang@iStockphoto) 【明報專訊】青光眼是常見致盲眼疾,由於起病隱匿,加上雙眼視野能夠互補,以致患者很難察覺早期視野缺失,視力就此一點一滴被「偷走」。 中醫對青光眼的認識始於唐代,臨牀上肝火、氣鬱和腎虛是常見病機。 患者可通過中醫治療配合養生,改善眼壓和眼底健康,以穩定病情,保住視力。 青光眼在中醫學可歸到「綠風內障」及「青風內障」的範疇,屬於瞳神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以女性多見,而且有遺傳傾向。 綠風內障症見眼珠變硬、瞳神散大、瞳色淡綠、視力嚴重減退、惡心嘔吐,類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時眼壓急劇上升,視神經遭受破壞所出現的病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