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1日 · 樹林廠的智慧製造系統從 2022 年上線以來,產線穩定運作,當初規劃的效能也如期浮現,近期更通過 ISO 9001 品質管理、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驗證、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等標準,對於未來,林威良和呂文成表示智慧化是持續演進的旅程,「目前

  2. 2021年1月4日 · 以 AI 深度學習模型取代人眼,自動預測分析監控影像中的行為,避免人為監控的疏漏,還能把行為風險這種模糊的概念數據化、定量化,以便做進一步的管理。 只可惜 AI 在職災風險的管理應用,有太多環節需要系統商提供客製化服務,而客製化程度越高,相對就不容易大量且快速地複製應用到大型/多個製造場域。 華碩 AI 研發中心(AICS)產品總監楊旺儒(圖片來源:TechOrange) AI 將場域風險數據化,有效降低工廠職災風險高達 90% 鑑於職災風險管理的兩大痛點:影像數據未被有效利用、AI 客製化程度深,AICS 把 AI 技術產品化、模組化、平台化,打造出智慧工業安全防護平台。

  3. 2022年6月6日 · 第一種是 根因分析 ,透過 AI 模型找出可能影響製程良率的因子。 如某精密機械業者以 MES 資料為基礎建立 AI 模型,由系統自動找出究竟是第幾道工序、哪一個機台出了問題,改變過往只能由工程師憑經驗法則尋找異常機台的做法,便有效縮減了 30% 異常機台運作時間。 第二種為 異常偵測 ,即是跳脫 SPC(統計製程管制)的匯總式數據,而是使用製程相關的感測器原始數據,以時間序列建置 AI 異常監控模型,主動讓系統預先警示製造過程中的潛在異常狀況。 第三種為 機台預測性保養 ,透過 AI 建模來預測機台何時需要保養並提前規劃,以確保產線正常運作。

  4. 2023年10月13日 · 生成式 AI 迅速竄升為全球話題,而它的進步速度之快,也讓大家開始討論如何避免遭到濫用、對社會帶來危害,例如讓 AI 掌握研發藥物工具製造出生化武器等。 日前,OpenAI 執行長在內的 350 位專家便共同連署,呼籲正視 AI 滅絕人類的風險。 各國政府也紛紛加快討論該如何立法監管 AI。 從歐盟、美國到台灣等地都正在緊急籌備,不過每個區域的 AI 監管態度、作法和進度都有所不同,這篇文章彙整國內外報導,從 5 大區域帶你一手掌握最新資訊。 歐盟:打造分類體系、擬禁用特定 AI 工具. 《Business Insider》報導, 歐盟可能是全球立法速度最快的地區 。 歐盟在 2021 年首次提出《AI 法案》(AI Act),今年更新並通過草案。

  5. 2020年9月24日 · 資安成熟度評級架構透過 4 個能力指標的「管理能力」、「防禦能力」、「偵側能力」「反應能力」,共設計 190 個題庫,協助企業明確量化「資安達成率」;依達成率分為 ABCDE 五個層級。 若要邁向更高級別,評級服務也提供改善資安的優先順序方案,以及與同領域的比較圖,讓企業不斷精進,協助邁向最高級別如鑽石般的 A 級資安。 了解自身企業資安防護等級>>>請見 SECPAAS 資安整合服務平台. 資安廠商、製造業企業面對隊,一同打造安全供應鏈. 企業資安成熟度評級服務並搭配匯集近 50 家國產資安廠商的 SECPAAS 資安整合服務平台,以在地化支援與輔導國內製造業導入資安。

  6. 2022年10月31日 · 她指出,Rockwell Automation 的平台是依循 ISO 50001 能源管理原則設計,完整涵蓋能源政策規劃、資訊確立、數據分析審核到最佳化操作等四大步驟,將減碳壓力化為企業轉型助力。

  7. 2020年12月1日 · 國內資訊軟體領導廠商叡揚資訊資安事業處處長范家禎處長認為,軟體世界裡,速度不是重點,快而安全才是根本。 若能在軟體開發初期導入,於 SDLC(系統發展生命周期)初期就找到問題,其解決問題的成本是最低的,也能降低安全漏洞產生的風險。 范家禎處長指出,從叡揚過去在資安領域中十幾年的經驗,企業時常面臨安全風險議題,而客戶最需要的就是一套簡單好用、容易上手,而且掃描報告準確的檢測工具,但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是「修復」的重頭戲。 透過源碼檢測工具找到精準的最佳修復點,加速修改弱點,企業可以更加專注在核心業務中,安全問題交給檢測工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