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Mortgage 相關

    廣告
  2. 優惠推廣:買一手樓 $4900、轉按$4500、贖樓$1800。開業28年,辦理各類物業手續。 專業法律團隊,辦理樓宇買賣、轉按加按、加名轉名、贖樓等,開業28年,全港17間辦事處

    • 中國公証服務

      寡佬証、國內遺產、房產轉讓

      授權委託、同一人身份、親子公證

    • 海外移民博覽 6月22日

      免費入場 多位移民專家 提供專業評估

      為子女計劃優質的教育 每位家長的願望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公屋申請入息資產. 發言人說,考慮過目前經濟狀況,以及參考以往做法和入息限額調整的整體情況,小組通過將1人及4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凍結在現行(2023/24年度)水平。 至於2人、3人及5人或以上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按照既定機制上調。 另外,小組通過將所有家庭人數住戶的資產限額,按既定機制上調3%。 公屋入息限額以住戶開支為計算基礎,當中包括住屋開支和非住屋開支,另加5%的備用金。 住屋開支用以衡量租住與公屋單位相若的私人樓宇單位的開支,視乎私人樓宇單位不劃一每平方米租金和參考單位面積(即過去3年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的平均面積)而定。

  2. 2016年12月9日 ·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早開會討論公屋富戶政策,小組主席黃遠輝於會後表示,委員會已通過收緊公屋富戶政策,由以往的富戶入息及資產均逾上限才須搬走的「雙軌制」,改為入息或資產其中一項超出上限便須搬走的「單軌制」,料新政策於明年10月起實施。 黃遠輝指,新政策下公屋富戶入息上限定為不得超逾公屋入息限額5倍,資產則定為不得超逾公屋入息上限100倍;如以4人家庭為例,每月入息如超過13.3萬港元即須交回公屋單位;擁有本港住宅物業的住戶亦要遷出。 他指出,如有關家庭在市場上租用與公屋大小相若、即約40平方米的單位,港島及九龍區分別月租為約1.5萬港元及1.2萬港元,新界租金更低,相信有關家庭僅使用其入息限額中的6.9%至14%。 新政策料明年10月起實行,須搬走的住戶可申請12個月的暫准證。

  3. 2017年9月4日 · 究竟新政策與以往有何不同? 住戶需注意甚麼? TOPick為大家解答: Q新富戶政策與之前的政策有何不同? A: 以往是「雙軌制」,住戶切合兩項條件才需遷出公屋單位,包括住戶入息超出限額3倍、及資產超出上限84倍。 但在新制下,住戶只要觸及以下三項其中一項,便會被叮走:包括1.入息超出限額5倍,2.資產超上限100倍,3.住戶成員在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 Q:在港擁有私人物業的定義是甚麼? A: 四項定義:包括 (1)全資擁有或聯名的香港住宅物業或物業的任何權益; (2)已簽訂任何協議購買香港的住宅物業; (3)持有任何直接或透過附屬公司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公司50%以上的股權; (4)已落成或未落成的私人住宅樓宇、經建築事務監督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屋地,以及丁屋。

  4. 2023年9月24日 · 局方表示,「住得易」平台的操作流程非常簡單,申請者可網上填寫或上載申請表格,並按指示輸入所需的基本資料(例如姓名、電話和身份證號碼)和選擇希望入住的項目,輸入資料後會以短訊接收一次性密碼,然後在平台輸入該密碼後,便可確認及遞交申請。 在網上遞交申請後,申請者會即時收到確認短訊,當中附有申請編號可供日後經「住得易」查詢申請進度和結果。 收到申請後,「住得易」平台會自動按申請者的選擇轉介至有關項目的營運機構跟進。 平台未來亦會陸續加入數據收集、統計和分析等功能。 「住得易」申請步驟簡單,申請者只需按指示輸入姓名、電話及身份證等基本資料.

  5. 2023年10月27日 · 根據預算,2024/25年度房委會連同房協的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建屋量為5年度最高,共可提供3.

  6. 2021年6月9日 · 據 房署 資料顯示,為確保公屋資源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2017年實施「富戶政策」,作為「全面經濟狀況審查」的標準,自今年4 月1日起,兩人家庭的每月入息超出97,750元或資產淨值為196萬就需遷出現居公屋單位。 兄妹資產淨近200萬. 兩兄妹的資產淨值多於196萬,「就係過咗196萬多幾萬」。 有網民指出沒辦法了,交入息資產時只怪自己當初不轉移資產才交。 樓主當初沒多想,並表示難以突然無緣故轉移資產。 佢要查返近一年銀行記錄,要求公司填返一年收入,交銀行存款記錄。 有關帖文引起網民熱議,很多人都斥責該港男資產多於196萬應該搬出去,不要濫用公屋資源,大罵他用「被迫走」字眼很不當,事實是他不符合資格繼續住,勸他有能力就搬走。

  7. 2024年1月23日 · 童學園. 校長專訪︱小五生親恩宴親自下廚父母食到眼濕濕 八鄉校長:創造親子幸福感. 何永賢表示,房委會一直收到投訴指有公屋住戶在內地持有物業,而根據現時機制,公屋住戶需申報境外及內地物業,如經查核,住戶超出限額,便要交還單位。 何永賢指,房屋局已跟廣東省相關部門合作,去年11月已有相關個案,現時調查工作仍持續進行,正與內地研究建立恆常機制,查核公屋住戶的內地資產。 公屋輪候冊仍有13萬人. 何永賢指出,現時公屋輪候冊上仍有13萬人,對於日後有否調整空間的比例,她表示要視乎公屋輪候人數等因素,相信下個五年之後,才有空間提升資助房屋比例。 而她亦表示,未來需要興建大量公屋,將成為房委會主要支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