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Nha Trang 相關

    廣告
  2. From Viator, A TripAdvisor Company. Book 5-Star Tours and Activities. Viator Offers 300,000+ Unique Travel Experiences. Make Lifelong Travel Memories. Book Now!

搜尋結果

  1. orientaldaily.on.cc東方日報

    6月4日(二)要聞 非住宅市場疲弱 救經濟未見良藥 中娛星動:劇壇戰火蔓延 「95花」伺機突圍 熱巴失勢 楊紫攝位做廣告女王

  2. orientaldaily.on.cc › cnt › main東方日報

    東方日報. 民陣亂港 孽債未還 國安同你埋單. 早在2002年成立的民間人權陣線(民陣)今年3月被指收取外國資金涉違反《港區國安法》正受查,及後更被警方指涉違《社團條例... 東方日報正論. 禍港毒瘤紛解散 除惡務盡勿放生. 功夫茶. 愈扶愈貧責任卸 勞福局長膊太斜. 世界視線. 恐襲警號停不了 霸權思維是根源. 神州觀察. 教育雙減來勢猛 銜接措施做好未. 東方日報網頁提供最豐富的中文新聞及時事資訊,包括要聞、港聞、國際、兩岸、財經、娛樂、副刊、男極圈、體育、馬經、波經、社論、專欄、慈善基金及昔日東方。

  3. 2020年11月25日 · 華富邨重建計劃拖延已久。 不過,房署日前向該邨居民發出《重建路上》居民通訊,披露重建計劃將分3階段搬遷,華安、華樂及華昌樓等為首批清拆樓宇,居民獲安置到華樂徑等接收屋邨,料2027/28年度陸續入伙;第二批清拆則為華清及華明樓等11幢樓宇,居民料會遷至雞籠灣北及雞籠灣南接收屋邨,並會在第一期接收樓宇全部竣工後的2至3年始接收居民。 至於華翠及華景樓則屬第3批清拆目標,居民可選擇入住重建後的華富邨,料入伙的日期是在所有接收屋邨竣工之後的10年。 或等10年 區議員促加快. 另外,該署正考慮每一期接收屋邨用地均預留部分用作興建資助出售房屋,供華富邨居民選購,第一期擬預留華樂徑,第二期則預留雞籠灣南。

  4. 成立專責辦事處 保障小業主. 而為保障小業主,局方建議容許自住業主可在地段售出後,繼續居住其物業內不多於半年以安排搬遷,即與租客安排相同,但自住業主在該半年亦需向發展商繳交租金,租金可根據應課差餉租值來釐定。 同時會成立專責辦事處協助小業主,也會提供政府作擔保的貸款專項計劃,以助小業主應付強拍訴訟。 強拍門檻下降令小業主獲得的保障受質疑,發言人坦言,強拍議題本來就是公共利益與小業主利益間的考慮,惟重建有公共利益所在,未來樓宇老化問題愈趨嚴重,故有需要降低強拍門檻;發言人強調修例並非不顧小業主的利益,而是加入行政和立法措施去協助小業主,同時新建議的毗鄰地段強拍申請亦需附合既定條件才可以較低門檻進行強拍,故相信可保障小業主利益。 條例草案建議的強拍新門檻.

  5. 2020年9月12日 · 根據讀者爆料指,Lianne一家人最近去咗探佢嘅一個英國朋友,仲參觀咗對方一個佔地達八十五英畝、於十九世紀初落成嘅豪華莊園。 Lianne仲話,莊園內嘅樹都有成二百幾年咁耐,大讚個莊園好壯麗咁話。 仲要揸拐杖輔助. 佢仲隨貼附上多張喺莊園內影嘅相,其中一張更係佢哋嘅家人合照,雖然見到Matthew行動仲要揸拐杖輔助,但相入面個個望落去都好精神。 唔少朋友都留言,話好開心見到佢哋個個都咁健康。 見到老友健健康康,伍燕梅都好高興。 至於貼文下面都有唔少名人朋友留言,好似已故荔園老闆邱德根嘅兒子邱達根、香港小母牛籌款委員會成員鄧慶治,以及九龍總商會商業部主任伍燕梅等,佢哋都話見到Lianne佢哋個個都又精神又健康覺得好開心啊。

  6. 2021年5月14日 · 法例欠阻嚇力 議員斥助長僭建.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提及本港僭建問題嚴重,其中一個原因在於法例阻嚇力低,加上部分業主採取「拖字訣」,即使政府歷年就問題執法,但情況仍猶如「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部分業主或因不熟悉何謂僭建,故為求方便「做咗先算」。 他認為,雖然今次將11類建築物納入制度猶如「事後補鑊」,做法並非最理想,但指小型工程監管制度下設有「檢核計劃」,可在顧及安全的大前提下,兼顧住戶的實際需要,減低對業主或住戶構成的影響和負擔,同時避免浪費,做法實事求是。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回應時表示,屋宇署及其他政府部門會針對建築物的樓宇或防火安全問題執法,而屋宇署網頁上已經有許多有關樓宇結構安全的資料。

  7. 2021年6月21日 · 區是港鐵退休工程師,曾參與設計及興建港島綫,由於港島綫月台呈「半圓彎形」,容易對乘客產生壓迫感,當時他的外籍上司見其寫得一手好書法,建議他在月台牆上題字。 「很多外國人都會莫名被書法字吸引,他們未必識那個字,但都能感受到線條的節奏感。 要數最有印象的作品,區第一時間就想起「西灣河」,因為第一次下筆就已經做到每個字都平衡,並完成作品。 直至今日,區仍無償地為港鐵題字,他稱港鐵站就如自己的作品展覽館,看到自己的作品展出,亦有一份滿足感。 「圡瓜湾」的「圡」多出來的一點是為了保持字體的平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