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的100% FPL. 如何依照貧窮標線來計算醫療保險減免? 收入介於100% – 400% FPL: 如果收入介於這個範圍,可以在健康保險市場 (Health Insurance Marketplace)獲得保費稅收抵免 (Premium Tax Credits)。 收入介於 100% – 250% FPL: 如果有購買健康保險市場 (Health Insurance Marketplace)的白銀計畫 (Sliver Plan),可以獲得分攤成本減免 (Cost Sharing Reductions)。 收入低於 138% FPL:

  2. 經過了漫長的等待,終於在四月初拿到了美國公民,申請的流程費時7個月又17天。因為忙於工作,且護照也已過期,索性 […]

  3. 因為有綠卡,我才能持續留在美國。 綠卡是永久居留證 (Permanent Resident Card) 的簡稱,因為卡片是綠色的,所以常被稱為綠卡 (Green Card) 。 正式綠卡有效期限為10年,條件式綠卡 (透過婚姻取得身分)為2年,卡片可以在到期前6個月內更新。 如果卡片過期,雖然不會影響你的永久居民身分,但美國政府規定,年滿18歲的永久居民須隨身攜帶有效綠卡,違者將罰款$100或是30天監禁。 並有可能留下犯罪紀錄,進而影響之後申請入籍公民。 綠卡的福利. 自由進出美國. 永久居民可以自由進出美國,不需要填寫I-94表格,不用擔心簽證過期。 綠卡身分是永久的,即使卡片已經過期,身分依然存在。

    • 為何申請交換學生?
    • 如何準備申請資料
    • 交換學生補助
    • 行前準備
    • 10件該在美國交換學生完成的事
    • Bonus

    申請交換學生可能會延後你畢業的時間,但絕對值得! 以下列出參加交換學生的好處: 1. 雙學位 有些的學校提供學分抵免,除了母校的學位,還能拿到美國姊妹校的學位(常見的是MBA學位)。除了不用延後畢業,還多了一張文憑。 1. 入學門檻低 美國大學對於交換學生的審核沒留學生高,你的語言能力只要能應付日常對話即可。但美國大學很重視課外活動,除了課業之外,多參與社團活動與競賽能幫助你提高錄取率。 1. 留學跳板 如果你有意留學,先成為交換學生能讓你先熟悉環境。藉著交換學生期間與教授建立關係,為留學鋪路。你在交換學生期間所修的課,也能抵免之後入學的學分。 1. 獎學金補助 交換姊妹校通常有學費減免,母校與教育部也提供許多獎學金給交換學生,會在後面詳細介紹。

    如何在眾多的申請書中脫穎而出? 你的申請書一定要與眾不同,最好做得像故事書一樣,圖文並茂。可以請影印店裝訂成冊,讓你的申請書看起來更專業。 我的申請書包括下列幾項重點: 1. 封面(Cover) 第一印象很重要,吸引人的封面能大大地加分。我是用該校校園與活動的圖片,藉此拉近彼此的距離。多年前還沒有圖像編輯軟體,現在你可以用免費的圖像編輯軟體輕鬆創作封面。 1. 索引(Index) 加上索引頁能讓你的申請書看起來很專業,審閱人員也容易找到需要的內容。 1. 申請表格(Application form) 個人基本資料,聯絡方式。 1. 在校成績單(Transcripts) 成績單記得翻譯成英文。 1. 英文能力測驗成績單(TOEFL) 有些學校有最低錄取標準,需提供合格的英文能力測驗成績單。 1...

    交換學生最大的好處就是有許多補助,每間學校的作業要點不同,你可以參考各校簡章辦法。 1. 姊妹校學費減免 美國大學的學費分為學分費(Tuition)跟雜費(Fees),學分費根據公私立學校與科系不同,平均1學分約$250 – $900。雜費則包含圖書館、學校交通工具、學生組織、體育設施、保險。交換學生一般不用付學分費,所以你可以多修課。 1. 學海飛颺 教育部獎助經費,每年各校編列的預算不一定,補助以一學期或一學年為原則,每人最高可以補助新台幣三十萬元,補助項目包含學費、生活費、來回飛機票。學校也會針對居住區域的消費水準,調整補助金額。 1. 學海惜珠 與學海飛颺補助一樣,但對象是清寒家庭學生,補助金額依照當年經費預算調整,沒有補助上限。 1. 就學貸款(海外研修費) 只有學海獎助金是不夠在...

    找到交換的學校與完成獎助金申請後,記得以下的行前準備。 1. 修完畢業學分 如果你的姊妹校不提供學分抵免,在你出國前利用寒暑假,盡量多拿課。把畢業學分都修完了,到國外會比較沒壓力,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課。美國大學不會強迫學生選修本系的課,所以我交換學生期間,選了許多有趣的課,例如地理課(我後來後悔了,因為要記很多地名 ><)、電腦概論(只要有關電腦我都有興趣)、保齡球課(每周最期待上的課)。 1. 先找到住所 很多出租公寓提供線上預約,先找到住的地方,可以為你省下飯店的費用與找住所的時間。一般出租公寓都要簽約一年,所以要謹慎選擇,安全是最重要的考量。避免住在酒吧或是Party很多的區域,同學會的學長姐能提供你最佳的建議。 1. 帶大同電鍋 前輩在出國前指點我們帶個大同電鍋,結果真是最棒的建議...

    到美國交換學生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年,如果沒有好好規劃很快就過去了,建議你完成底下這10件事。 1. 買一部好車 美國幅員遼闊,出門沒車很不方便,買一部好車代步是你第一件應該做的事。我們剛到卡鎮(Carbondale, IL),最初是搭學校公車去買菜,買個菜常常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開車卻只要十分鐘,早點買車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如果你的預算充足,買部雙門跑車也很划算,因為美國不用付進口稅。如何挑選適合的車,請參考如何在美國買中古車文章。當初想買三菱的跑車,但Winny說不好坐,最後我們買了Daewoo的房車(小藍)。雖然價錢便宜,里程數也不高(只有五萬英里),但沒作好功課的下場就是…不到一年零件就一個一個壞掉,最後花了不少錢在維修。另外,在美國買車是不需要美國駕照的,但開車還是要帶著國際駕照。 1...

    完成了10件該做的事,底下兩件事是Bonus: 1. 與教授建立關係 如果你有意在交換學生完成後,再回到學校攻讀學位。這一年就可以開始找指導教授,跟著教授做研究。除了能保證你將來入學順利外,也有拿到獎學金的機會。 1. 參加台灣同學會 人在異鄉總會覺得孤獨,參加台灣同學會能讓你一解鄉愁,大家聚在一起分享台灣食物,談論共同的話題,學長姐也都能提供你很好的建議。我們同期的交換學生雖然來自不同學校,但那種在異鄉的革命情感,讓我們很珍惜彼此的友誼。 交換學生這一年時間,讓我更深入了解美國的文化,這一年過得非常充實,最大的收穫就是,結交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學會如何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4. WIC 是美國農業部的食物援助計畫,全名是Special Supplemental Nutrition Program for Women, Infants, and Children (婦嬰幼兒特殊營養補充計畫) ,簡稱WIC。 補助的對象是懷孕婦女、嬰兒與5歲以下的兒童,WIC每個月會發給食物劵,提供營養補助。 食物劵上有姓名、有效期限、最高補助金額、食物種類等。 食物劵分兩種,一種是食物劵上有食品的名稱及數量,例如1加侖牛奶兩桶、雞蛋一盒、麵包兩條等,這些食物劵可以在各大超級市場換取食物。 另一種是上面有金額,例如$10,用來換蔬菜水果,可以自己搭配,只要金額不超過$10。

  5. comments. 在美國打電話是門學問,尤其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隨身物品,我將與你分享如何挑選適合的電信公司與方案。 我剛到美國時,第一代的iPhone剛問世,行動網路還沒很發達,所以我們只需要撥打電話的功能。 我上網很快地搜尋美國的電信公司,找到了AT&T,因為我在台灣有聽過這間公司,所以就到AT&T通信行申請了門號。 我們自己有帶手機,所以只需要插入AT&T的SIM卡就能使用,每個月費用$29.99,可以打300分鐘,打不完的時間可以累積到下個月 (Rollover)。 當時我很怕接電話,因為聽不懂,就會一直”哈喽!哈喽…” ( 聽不懂千萬別說OK或YES ),然後對方以為收訊不好就會掛掉了。 電話英文要進步,除了多打電話,還是多打電話。

  6. 什麼是醫療保險獎勵制度? 美國的醫療費用非常昂貴,如果保戶常常生病,保險公司大概就不賺錢了。 為了讓保戶維持健康,保險公司提供了獎勵制度,鼓勵你多運動並追蹤身體狀況。 獎勵制度也可能來自於公司內部,因為員工如果常生病並使用保險,保費可能會被調漲。 例如 UM的人力資源 提供兩階段的健康獎勵金,第一階段只要完成個人健康檢查就有$50,完成第二階段可以獲得$400。 從員工的角度,如果這些課程能幫助你 維持健康又有獎勵可以拿 ,何樂而不為呢? 如何積點? 每間公司獲得積點的方式不同,但大部分都包含每年的 健康檢查、流感疫苗注射、參加健身工作坊 (workshop)、加入課程 等, 大部分課程是免費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