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6日 ·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今日下午發表新春致辭提及香港發展前景等內容駱惠寧以三條怎樣看問題闡述他對一國兩制」、香港發展前景以及香港實現良政善治的看法他表示香港回歸以來走過的歷程令人對一國兩制充滿歷史自信而香港未來發展充滿希望關鍵是要有堅定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歷史自覺。 以下是新春賀辭全文: + 3. 各位朋友,各位市民: 大家好! 虎年新春即將到來,我代表中聯辦全體同仁,給屏幕前的各位、給廣大香港市民拜個早年! 過去一年,是國家「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相交匯的一年。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織影響,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

  2. 2020年1月4日 · 公開資料顯示新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是浙江義烏人經濟學博士學位曾擔任過安徽青海山西三省的省領導並先後主政青海山西兩個省份去年11月卸任山西省委書記後又在12月被任命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值得一提的是生於1954年的駱惠寧已經到了正部級退休年齡今次以65歲之齡突然從人大轉赴非常時期的香港而駱惠寧此前也未曾擔任過與港澳工作直接相關之職務由一省省委書記卸任後即調任中聯辦主任回歸以來尚屬首次。 洛惠寧在12月被任命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資料圖片) 而據來自北京最權威的消息,這次調整是因應近期香港情況的變化,委任更符合香港現實發展的官員擔當中聯辦的工作,所以對中聯辦主任人選進行調整。

  3. 2021年6月12日 · 港聞. 政情. 附全文駱惠寧中央繼續完善一國兩制 跑偏要糾正過時要更新. 撰文:文維廣. 出版: 2021-06-12 11:55 更新:2021-06-12 14:18. 22.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4個中央駐港機構今日(12日)在港舉辦「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主題論壇,即中聯辦、駐港國安公署、外交部駐港公署及解放軍駐港部隊。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以「百年偉業的『香江篇章』」為題發表演講,指共產黨開創、發展及捍衛「一國兩制」事業,強調中國共產黨是憲法規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者,叫囂「結束一黨專政」、否定黨對「一國兩制」事業領導的人,是毀壞「一國兩制」制度根基,是香港繁榮穩定的真正大敵。

  4. 其他人也問了

    • 國家新征程就是香港新機遇
    • 未來五年關鍵期 增強對「一國兩制」戰略自信
    • 鬥爭是解決問題過程:由治及興非敲鑼打鼓實現
    • 「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離不開鬥爭
    • 吳秋北:政團社團須擴大影響力 團結廣大市民

    駱惠寧表示,二十大報告在政治、理論及實踐都有巨大成果,也是歷來黨代表大會報告關於「一國兩制」份量最重的,與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講話一脈相傳,充分體現「一國兩制」在中共及國家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強調國家的新征程就是香港的新機遇。他說二十大報告目標科學,政治上高瞻遠矚、理論上深邃思考、工作上戰略部署,香港各界須全面學習、把握及落實習近平的重大要求。

    駱惠寧以四個關鍵詞分享體會,第一是「偉大變革」,他指「一國兩制」實踐取得歷史性成就,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在「一國兩制」事業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第二個關鍵詞是「使命任務」,「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他稱,未來五年是香港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的關鍵期,將進一步增強對國家發展道路的認同和信心,進一步增強對「一國兩制」的戰略自信。

    駱惠寧提及第三個關鍵詞是「戰略機遇」,指香港發展的最大機遇在內地,香港發揮獨特優勢貢獻國家的過程,也是香港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過程。他以金融界為例,通過香港對內地的外商直接投資累計超過1.4萬億美元,佔內地吸收外資總量的約57.6%,而內地對香港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8,000億美元,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市值佔港股總市值79%。 他說,國家對港澳重大方針和部署中蘊含新機遇,「一國兩制」是香港最大優勢,「七一」以來中央推出一批支持香港發展的重要政策,包括開通「互換通」合作,以及在港設立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等。

    駱惠寧最後提到「團結奮鬥」,稱鬥爭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發揚鬥爭精神。他指,「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也離不開鬥爭,沒有與英國的計量,就沒有香港順行回歸;沒有這兩年多與反中亂港堅決鬥爭,就沒有香港「由亂到治」的局面。他稱,香港走到「由治及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強調要加強敢於鬥爭的勇氣、以及擅於鬥爭的本領,堅決國家主權,以及維護香港長治久安和市民的根本福祉。 他希望不同政團、社團及青年組織等,支持政府依法施政,排解民生憂患,維護國家穩定,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團結一切建設香港的積極力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分享四點體會,第一是政團及社團要發揮優勢,準確掌握社情民情,協助政府採取有效舉措,破解房屋等深層次矛盾;第二是要提升治理能力,政團社團一直是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和政府的重要力量,將合力推動香港實行良政善治。第三是推動香港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積極主動,以香港所長,對接國家所需。第四是鞏固發展愛國愛港統一陣線,政團及社團要擴大影響力,團結廣大市民,宏揚愛國愛港的主流價值觀,向基層推廣二十大精神,說好香港故事。

  5. 2020年2月18日 · 101.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自1月6日履新至今上過傳媒版面的已有五場公開活動昨日到訪在港中資企業是第五場亦是履新後首度落區行走。 中聯辦主任「落區」不是甚麼新鮮事。 以前王志民也訪過在港中資企業,呼籲對接入「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藍圖中,張曉明曾赴上水和羅湖口岸,了解水貨問題,不過微觀比對之下,可發現駱惠寧有兩大特點:「快」和「準」。 這個差別可能正曲線說明,封疆大吏和港澳系統技術官僚的中聯辦主任的本質差異。 如果說,駱惠寧履新後首五場公開場合(見傳媒、赴深圳、晤三任特首),都是以政治意涵為主軸,那麼17日就抗疫走訪四家在港中資企業,就是民生性質為重點,且可說是駱惠寧在中聯辦主任這個舞台上,首場展現功架的「表演」。 翻查紀錄,張曉明亦曾就香港民生問題「行走」。

  6. 2020年1月9日 · 60. 始於2019年6月的香港修例風波已經持續半年有餘2020年伊始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即香港中聯辦主任換人不久前退居全國人大的66歲老將駱惠寧再度披掛上陣」。 為什麼是沒有任何涉及港澳工作經歷的駱惠寧駱惠寧的走馬上任」,是否意味着在經歷了修例風波之後中央對香港問題已有深刻反思調整了舊的治港思維和政策以期扭轉香港當前局面和發展慣性? 如此的話,香港中聯辦換將應該只是一個開始。 駱惠寧從政50年. 駱惠寧生於1954年,1970年16歲時參加工作,至2020年已有約50年,也就是近半個世紀的工作經歷。 可以說,這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官員,也是歷經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三個歷史時期的中國官員群體的一個代表。

  7. 2023年1月14日 · 駱惠寧反駁指是中央維護社會穩定守護香港未來的利劍堅盾」,構成解決經濟民生領域深層次問題的必備條件:「誰想在國家安全和市民安寧上突破底線中央不允許市民也不答應美國財政部2020年8月因為香港國安法制裁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在內11名中港官員駱惠寧當時發聲明強調自己在國外無資產指美國制裁的白費功夫並稱我也可以向特朗普先生寄去100美元以供其凍結之用。 不點名叫囂「結束一黨專政」為大敵 支聯會其後解散. 《國安法》下,民主派陣營的公民組織逐個解散,成立三十幾年的支聯會2021年開始受到建制輿論猛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