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中國的數字經濟在全球處於領導地位. 從全球範圍來看,目前,中國的數字經濟在全球處於領導地位。 根據《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總量達到22.58 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二,占GDP 比重為30.3%。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中國數字經濟如何引領全球新趨勢報告則指出,十年前中國的電商交易額還不到全球總額的1% ,如今占比超過40%,據估算已超過英、美、日、法、德五國的總和。 而移動支付在中國互聯網用戶群體中的滲透率也在迅速增長,從2013 年的25% 提升到2016 年的68% 。 從“獨角獸”公司的數量上看,中國現已成為全球電子商務和數字化支付的領頭羊。 在全球262 家“ 獨角獸”中,三分之一是中國公司,占全球獨角獸公司總估值的43%。

  2. 優勢企業利用自身豐富的數據資源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市場需求和生產的優化改進,增強了全球價值鏈的定價權。 尤其是在電子商務,數字化平台等新的商業模式興起之後,發達地區和跨國企業的優勢愈發明顯,而後發國家和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 最後,數字化打破了物理時空限制,重構了社會連接關係和組織模式。 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當下的人類社會在物理世界之外構築出了一個數字網絡世界。 同時,物理世界和網絡世界已深度融合,數字化生活時代已經到來。 與之前的技術革新相比,本輪的數字化革命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範圍更廣、程度更深。 從電子商務發展、移動支付普及,到智慧交通智能出行、遠程教育資源共享,數字網絡空間的形成促進了信息流動,降低了經濟社會運行成本,重構了社會連接關係。

  3. 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資和金融領域的使用範圍和規模必將越來越大具體而言,在跨境貿易活動中,接下去中國將進一步便利人民幣跨境使用,並增加人民幣的使用範圍;在金融投資活動中,中國將持續推進資本專案開放,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資本市場。 我們認為,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將繼續促進資本的雙向平衡流動,反過來也將有助於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定價機制。 ( 三) 在共建“ 一帶一路”上,提倡高品質發展. 在共建“ 一帶一路”方面,對比十三五年規劃建議稿中相關表述,本次最為突出的變化就是強調要向高品質發展轉變,這一轉變也與“ 十四五” 時期高質量發展主題相契合。

  4. 三、對香港啟示. ( 一) 香港需改善其較單一產業結構,識別並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計畫 首先,香港產業空心化以及傳統服務業為主經濟結構在新時代面臨多項挑戰,而政府早前制定六大新興產業發展亦較為緩慢。. 香港四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合共占香港 ...

  5. 其中,以互聯網、5G和大數據為主要標誌信息技術和信息獲取處理方法呈指數級增長演化,並已經與現實生活實現深度融合,引發了在電子商務、智能製造等生產生活方式革命性變革。 新能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創新也取得不同程度突破性進展,不僅促進了社會可持續發展,也為社會生產力革命性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尤其是本次新冠疫情,大大加速了科技應用速度。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最新發表調查報告指出,本次疫情從外部倒逼企業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以及促使企業更廣泛地利用AI、自動化和網路安全等技術,提升工作流程智慧化回應速度和穩定性。 在瞬息萬變新時期,香港唯有大力投資科技,鼓勵創新,才能占得先機,迎接疫後發展變局與機遇。 3、綠色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 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問題已刻不容緩。

  6. 尤其去年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發達國家在科技出口上制約中國,甚至將中國部分高科技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可見,科技發展水平越來越體現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另一方面,過去中國技術進步主要通過技術引進來實現,未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深化,中國有機會成為自主創新強國。 面對逆全球化趨勢以及週邊國家的保護主義政策,要打造核心競爭力,唯有自立自強,擁有科技自主研發能力,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再次,支持產學研深度融合。 提倡產學研深度融合也是本次《建議》相較“十三五”規劃建議新內容。

  7. 2022年7月. 港財資市場公會調查,去年10月香港人民幣兌美元日均交易1,238億美元,同比增長 10.9%,香港人民幣外匯交易規模是排名第二英國4.1倍。 2、創新驅動,營造人民幣國際使用生態環境並促進良性循環. 香港是成熟國際金融中心,監管準則對標全球最高水平,但監管方法卻相對寬鬆 靈活,令金融機構開展業務時享有較大自由度。 香港金管局於2010年頒布有關人民幣 業務“詮釋”,明確人民幣流入香港後金融機構可參照適用於其他幣種常用規則開 展業務,為人民幣產品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年,中銀香港率先保留了離岸人民幣敞 口,直接在離岸市場為同業提供平盤服務,開創了離岸人民幣交易及流動性管理新時代。 離岸人民幣匯率CNH及同業離岸人民幣拆借定盤價最先在香港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