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中國航空科技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ripsinsider.com

    Best Flight Deals? Take Big Discount Now. Don't miss. China Airlane. China Airlane? Exclusive Fares on Round Trip, One Way & Multi-Stop Flights. Book Now.

搜尋結果

  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发布. 关于有关企业擅自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协办单位发布《2022中国(北京)国际航空航天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信息有关情况的公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发布 ...

    • English

      Space Techology Applications. By virtue of its ...

  2. 中航科工是香港资本市场唯一的航空高科技军民通用产品及服务旗舰公司,控股中直股份(600038)、洪都航空(600316)、中航电子(600372)和中航光电(002179)四家A股上市公司,持有航空工业规划、航空工业津电等多家企业,主要业务涵盖直升机、教练机、通用

  3. 2024年7月10日 · 關於簡稱為中國航天的企業,請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從上到下從左至右依次為:發射 東方紅一號 衛星的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 、 長征五號B 發射、 玉兔號月球車 、月球背面的 嫦娥四號 探測器、 祝融號 着陸火星、 神舟十四號 太空人、 中國空間站 機械臂、中國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外執行 出艙任務. 中國航天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 外太空 的活動,包括進出、探索、利用和治理空間的能力 [1]。 其中 「航天」 一詞由中國著名導彈與火箭工程的奠基人 錢學森 於1967年提出,範圍被界定為 地球 大氣層 以外 太陽系 以內,以避免當今科學技術條件下「宇航(宇宙航行)」一詞描述的誇大。 與此對應地,中國執行 載人太空飛行 飛行任務的人員被稱為 「航天員」。 [2]

    • 概览
    • 成立背景
    • 经营范围
    • 历史沿革
    • 领导成员
    • 研究成果
    • 科研实力
    • 产业项目
    • 企业文化
    • 组织架构

    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天科技”或“中国航天”,英文简称: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缩写CASC),是在中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航天科技是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在国资委中央企业名录序号中位列第2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是中国唯一的洲际战略核导弹研制生产单位。

    自2004年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以来,航天科技集团连续15年荣获年度考核A级及连续5个任期考核A级,成为8家连续15年获得A级的中央企业之一。 2016年度,在中央企业考核排名中位列榜首。2013-2017年度,连续5年在军工企业中保持第一。 2019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10家“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2020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根据国务院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中央直接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中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及全部战略导弹和部分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同时,着力发展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信息技术产品、新能源与新材料产品、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空间生物产品等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大力开拓以卫星及其地面运营服务、国际宇航商业服务、航天金融投资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为主的航天服务业,是中国境内仅有的广播通信卫星运营服务商;是中国影像信息记录产业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的产品提供商。作为中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集团公司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创造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两大里程碑为标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在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11个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制定航天核心技术计划,取得数百项标志性成果,有力推动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航天科技专项的立项研制。公司成立以来,共获得5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一万多件。2006年,作为仅有一家军工企业,被列入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并在2008年获得“创新型企业”称号;2011年获得“中国十大创新型企业”称号;2007年,集团公司获得了国家首次设立的“中国工业大奖”。2006年,集团公司党组被中组部、国资委党委授予“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2010年,集团公司连续两届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授予任期考核“业绩优秀企业”称号和“科技创新特别奖”。集团公司还先后获得“改革开放30周年杰出品牌”、“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最具价值之责任榜样”等荣誉称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8个以航天产品经营为主的产、研结合的经济技术实体和一个外贸公司及若干直属研究所、咨询机构、公司等,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具有大型系统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经验,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以控股的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为代表,主要从事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型材料与先进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汽车零部件及特种车辆等民用产品的研发生产,并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2241亿元。2011年,集团公司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利润总额91.4亿元。成本费用率持续下降,圆满完成国资委年度经济考核指标,连续7年获得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连续5年财务绩效评价“优秀”。

    当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加快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速发展宇航系统、导弹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四大主业,积极推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致力创新,勇于开拓,全力铸造国际大型航天企业集团,努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战略导弹武器系统、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火箭武器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各类空间飞行器、航天运输系统、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地效飞行器系统、无人装备系统,以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制、试验、生产销售及服务;军品贸易、各类商业卫星及宇航产品出口、商业卫星发射(含搭载)及卫星运营服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国务院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航天工程和技术的研究、试验、技术咨询与推广应用服务;各类卫星应用系统及相关产品的研发、销售与服务;地理信息测绘技术及产品研发、销售与服务;电器机械、仪器仪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信息设备的研发、销售与服务;化学原料、化学制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和特种材料研发及应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装备研发;销售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及投资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服务。(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源于1956年10月8日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经过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经国务院批准,于1999年7月1日正式组建成立。

    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时期(1956.10---1964.11)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刘亚楼、王秉璋先后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二、第七机械工业部时期(1964.11-1982.4)

    1964年12月26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决议。王秉璋、汪洋、宋任穷、郑天翔先后任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

    三、航天工业部时期(1982.4-1988.7)

    陈鸣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张忠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方向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谢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

    李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邓红兵: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产品主要有卫星,运载火箭,卫星应用设备及产品,卫星运营服务产品,高端工业计算机、集成电路、光机电等信息技术产品,碳纤维、覆铜板、飞机刹车盘等新材料产品,太阳光伏、风力发电设备等新能源产品,煤化工、石化配套设备、燃气输配设备、烟气脱硫与脱硝、液压支架、长输管线输油泵、特种泵阀等航天特种技术应用产品,特种车辆及零部件产品,天曲系列保健品、辅酶Q10等空间生物产品,AVIDM、OSCAR安全数据库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软件产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从2001年开始研发星载计算机特有的操作系统——SpaceOS,并在2006年首飞成功。

    200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申请专利和授权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专利申请共计1780件,专利授权共计457件,比上年分别增长22.9%和47.4%。特别是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比例高达80.7%,位居军工集团之首。

    截止2009年底,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589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75.7%;拥有注册商标675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51件。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以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3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474项。仅2009年,集团公司就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其中《绕月探测工程》获得特等奖。2010年,孙家栋院士荣膺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2年11月12日成功发射的天舟五号货运上搭载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载荷。

    集团公司拥有8个系统级研发中心、30多个重点专业研发中心、12余个国防科技重点试验室、20个工程技术中心;与清华大学等20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广泛的合作创新平台,初步建成专业化、开放式、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为目标,制定航天核心技术计划,取得数百项标志性成果,有力推动以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航天科技专项的立项研制。

    2006年,集团公司被列入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并在2008年获得“创新型企业”称号;2007年,集团公司获得国家首次设立的“中国工业大奖”。2009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0年,连续6年、2个任期获得国资委央企业绩考核A级,连续2个任期荣获“业绩优秀企业”称号、捧得“科技创新特别奖”,业绩考核连续2年位列央企前十。

    宇航系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具有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力,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5500千克。正在研制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4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研制各类卫星的能力。自1970年以来,先后向国家和国内外用户研制交付各类卫星80余颗,形成了返回式遥感、东方红通信广播、“风云”气象、地球资源、北斗导航、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海洋等7大系列。卫星的技术水平、应用水平以及长寿命、高可靠性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24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院士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正在加速研制4米级、5米级可重复使用火箭,计划分别于2025年和2026年首飞。

    导弹系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具有研制多种类型战略、战术导弹等武器装备的技术和能力。研制生产了从近程到远程、洲际,从液体到固体,从陆上到水下,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的完整配套的导弹武器系列,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航天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运用航天技术,大力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特种车辆及零部件、空间生物等重点领域,形成军民融合的发展格局;向市场提供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卫星遥感应用系统、卫星转发器租赁、软件、工业控制计算机、太阳能电池、特种泵阀、风能发电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己任,充分利用航天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管理优势,加速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三大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中国航天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有力支撑国防能力提升和国民经济建设, 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中国航天企业文化之魂。 1956年10月8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根据聂荣臻副总理的提议,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自力更生”精神孕育了中国最初的航天精神。1986年底,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对航天精神进行了提炼和归纳,提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以后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具体特点,对航天传统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和提炼,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1999年9月18日,在建国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召开了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提出并精辟阐述了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2003年11月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长期的奋斗中,中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2005年11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把载人航天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企业理念

    企业目标: 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 企业使命: 创人类航天文明 铸民族科技丰碑 发展方针: 发展航天 强大集团 改革创新 铸造一流 企业精神: 自信自强 无私无畏 敢想敢为 尽善尽美 核心价值观: 以国为重 以人为本 以质取信 以新图强 企业作风: 严慎细实 管理理念: 质量观--质量是政治 质量是生命 质量是效益 人才观--人才是航天的发动机 航天是人才的推进器 市场观--以需求为牵引 以质量创信誉 以创新谋发展 以服务增效益 学习观--让学习成为生活习惯 把学习作为终生需求 成本观--成本是责任 成本是效益 成本是竞争力

    成本文化

    成本文化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航天型号科研生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指导集团公司各单位及全体员工成本行为的意识和观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制度体系、物质保障条件与社会效应等。 一、建设目标 集团公司成本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将成本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中,形成全面、系统、有效的制度体系和行为准则,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条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到2010年初步建成能够有效促进航天事业发展、同时有利于经济目标实现,以先进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为支撑,具有航天特色的、先进的成本文化体系,全面提升集团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 二、主要内容 集团公司成本文化包括精神层、行为层、物质层和社会层等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精神层 成本文化精神层是指集团公司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在成本管理方面所形成的独具特征的成本意识和观念。成本文化精神层集中体现为成本理念,主要包括成本观、成本目标和成本方针等内容。 2、行为层 成本文化行为层包括规范成本活动的行为准则、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基础工作等内容。 (1)行为准则 遵章守信,尽职尽责,精打细算,日臻日善。 (2)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决策机构、管理机构,明确各级领导、型号负责人、各岗位人员以及各职能部门成本管理的责任,全面落实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 (3)管理制度 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为主线的,涉及经济活动全过程、涵盖成本全要素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的制度体系 (4)基础工作 各单位要逐步健全与科研生产特点、经营管理要求、内外部环境相适应,与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制相结合的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规范体系。 3、物质层 成本文化物质层主要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现代化的技术设施和准确的数据信息等。 (1)工作环境 各单位要努力创建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集团公司的成本文化,营造良好的成本文化氛围。 (2)技术设施 各单位要着重解决工作设施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拓展、完善信息系统的功能,鼓励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引用先进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减少无效成本。 (3)数据信息 各单位要建立成本信息系统,实施成本动态管理,监控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预测成本趋势,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为单位提供决策支持。 4、社会层 成本文化社会层主要是指集团公司与社会交流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对集团公司成本文化的总体评价。 通过与社会的交流互动,尤其要借助对重大活动和杰出人物的宣传和报道,积极广泛地向社会推介集团公司的成本文化,表明集团公司严格控制成本、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的诉求,增进社会对集团公司航天产品与服务成本合理性的认同,形成理解航天、关心航天、支持航天的社会环境,树立集约、高效、绿色的社会形象。通过了解政府机构、出资者、用户、供应商、销售商、公众、媒体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集团公司成本文化的社会认同程度,评估集团公司成本文化的社会效应,充分借鉴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断完善与丰富集团公司成本文化内涵。

    总部机构

    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专业公司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国际投资控股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航天时代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中国四维测绘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新商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直属单位

  4.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年)》,截至2022年底,中国在轨航天器数目超过700个,其中大中型遥感卫星、导航卫星数量居世界第一。[199] 当前部分进行航天器研发的机构与企业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

  5. 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科工”或“中航科”)于2003年4月30日在中国北京正式注册成立, 注册资本 46亿元 人民币。. 2003年10月30日,中航科工在 香港联交所 主板上市。. 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 国际金融论坛 暨 中国证券金紫荆奖 最具 ...

  6. Space Techology Applications. By virtue of its advantages of space technology, CASC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such areas as satellite applications... Space Services. CASC actively develops satellite and its ground operation services, financial services, internationalization services... MAJOR 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 PROJECTS.

  1. 中國航空科技 相關

    廣告
  2. Save Now on Airline Tickets while Booking on OneTravel®. Price Match Promise, Book Now! Grab OneTravel's Low Fare to China. Book Now.

  3. We search hundreds of agency and airline sites to find the best prices. Flight Ticket Price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 Don't Miss Today's Exclusive Flight Deals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