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9月27日,會議通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並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為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今年為一九四九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

  2. 軍事方面 , 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 擁有 世界第一大規模 作戰力量 常備部隊 ,並具備 三位一體 核打擊能力 ,在 亞太地區 擁有局部優勢作戰能力,亦是世界上第二個 航空母艦 採用 電磁彈射 技術國家;世界上第二個 入役 第五代戰鬥機 國家 [34] [35] 。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重要航天大國,是繼 蘇聯 和 美國 之後首個能獨立完成 載人航天 、 自主空間站建設 、 月球軟着陸與採樣返回 、 火星軟着陸 等任務國家 [36] [37] [38] [39] 。 外交層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奉行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外交政策 ,1971年在 聯合國 代替 中華民國 取得 中國代表權及 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席位 [40] 。

  3. 其他人也問了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沿革
    • 自然環境
    • 自然資源
    • 行政區劃
    • 國家象徵
    • 人口
    • 政治
    • 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中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以五星紅旗為國旗、《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國徽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通用語言文字是國語和規範漢字,首都北京,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56個民族共同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中國同14國接壤,與8國海上相鄰。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世界遺產數量全球領先。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1956年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此後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實行改革開放,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開發中國家,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持續成為世界經濟成長最大的貢獻者,2018年經濟總量突破90萬億元。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也是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中文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

    •英文名稱: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簡稱:中國

    •所屬洲:亞洲

    •首都:北京

    •主要城市: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台北、南京、成都、重慶、瀋陽、西安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在北平召開。9月29日,會議通過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政協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9月30日下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會議產生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其他56人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建國之初,由於中國經歷了長期的動亂與戰爭,社會矛盾尖銳,經濟水平落後,貨幣貶值,交通運輸不暢。建國後,一個全面模仿蘇聯工業化模式的共產主義社會便迅速建立起來。 在1950年代早期,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和農村土地集體化以及社會改革。從1953年開始,中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對農業、手工業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即三大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到1956年,中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社會主義的建設與失誤

    中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文化基礎。但也伴隨著一些失誤。1958年全國各條戰線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會議,確定了一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 農業上,由於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錯誤地認為,合作社規模越大,越能發展生產力;公社化也是加速建設社會主義,並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最好形式,所以將原有的農業合作社改組成2.6萬多個人民公社,99%的農民加入到組織中來。原有正常的經濟體系被破壞,農業產值大幅度減少。其特點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調”。1960年開始的三年經濟困難更為國民經濟雪上加霜。 1960年冬,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並且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隨即在劉少奇、周恩來、陳雲、鄧小平等的主持下,制定和執行了一系列正確的政策和果斷的措施,這是這個歷史階段中的重要轉變。1962年1月召開的有七千人參加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 1966年到1976年,發生了給黨和國家帶來嚴重災難的“文化大革命”。

    區域位置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 中國陸地邊界長達2.28萬公里,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地形地貌

    地勢地貌 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複雜多樣,各類地形占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地勢自西而東構成三級階梯:西部有世界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地勢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極高山和高原面組成,有“世界屋脊”之稱,是第一級階梯,以崑崙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與第二級階梯為界;青藏高原以東至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間為第二階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組成;中國東部寬廣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階梯。這種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運動奠定的。 地貌 中國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巫山和橫斷山等山脈。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以崑崙山-祁連山-橫斷山為界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參考資料來源: 山脈 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脈多成東西和東北—西南走向,主要山脈有阿爾泰山脈、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祁連山脈、岡底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橫斷山脈、陰山山脈、太行山脈、秦嶺山脈、大興安嶺山脈、武夷山脈、長白山脈、台灣山脈、巫山山脈等。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國境內和國境線上的就有7座,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著許多高大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最高大雄偉的山脈,它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位於長江上游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全長504. 6公里、深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峽谷。此外,還有黃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恆山、峨眉山、廬山、武當山、太白山、武夷山、雁盪山、青城山等名山。 水文 河流 主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淮河、海河、遼河、雅魯藏布江、塔里木河、瀾滄江、怒江、閩江、錢塘江、韓江、鴨綠江、圖們江、漢江、湘江、贛江、濁水溪、南渡江、灤河、弱水、疏勒河、伊犁河、額爾齊斯河及京杭大運河、靈渠、膠萊運河、里下河等運河。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6300公里,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為世界第三長河。黃河系中國第二長河,全長5464公里。 湖泊 主要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青海湖、洪澤湖、高郵湖、南四湖、呼倫湖、貝爾湖、博斯騰湖、納木錯、色林錯、滇池、洱海、撫仙湖、日月潭、洪湖、西湖、千島湖、微山湖、長白山天池、天山天池等。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面積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面積4583平方公里。 海岸、島嶼和沿海海域 海岸 中國大陸海岸線,北起遼寧鴨綠江口,南達廣西的北崙河口,全長18000多公里;島嶼岸線長度14000多公里。(截至1997年) 島嶼和沿海海域 主要有台灣島、海南島、崇明島、舟山島、平潭島、東海島、東山島、金門島、玉環島、廈門島、上川島、洞頭島、釣魚島、南澳島、潿洲島、黑瞎子島、黃岩島及長山群島、廟島群島、舟山群島、南日群島、萬山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東沙群島、中沙群島、澎湖列島等群島。 海域毗鄰中國大陸邊緣及台灣島的海洋有黃海、東海、南海及台灣以東的太平洋,渤海則是伸入中國大陸的內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海,東西橫跨經度32度,南北縱越緯度44度。另外有渤海海峽、台灣海峽、瓊州海峽等三大海峽。海域總面積473萬平方公里(截至1997年)。

    氣候特徵

    氣候 中國的氣候覆雜多樣,有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類型,從南到北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氣候帶。

    中國資源情況

    礦產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是,地區分布不均勻。如鐵主要分布於遼寧、冀東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東北和西南區,其中山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最集中,而東南沿海各省則很少。這種分布不均勻的狀況,使一些礦產具有相當的集中,如鎢礦,在19個省區均有分布,儲量主要集中在湘東南、贛南、粵北、閩西和桂東—桂中,雖有利於大規模開採,但也給運輸帶來了很大壓力。為使分布不均的資源在全國範圍內有效地調配使用,就需要加強交通運輸建設。

    土地

    中國土地資源有四個基本特點:絕對數量大,人均占有少;類型複雜多樣,耕地比重小;利用情況複雜,生產力地區差異明顯;地區分布不均,保護和開發問題突出。

    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截至2017年底,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334個地級行政區、2851個縣級行政區、39888個鄉級行政區。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國號

    國號含義 “中華”,即中國、華夏的意思。 “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相對於敵人而言。在當代中國,凡是擁護社會主義和祖國統一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都是人民的範圍,人民是指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 “共和”一詞的英語republic來自於拉丁語respublica(意為人民的公共事務)。共和一般包含共同享有權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共和的權力主體包含的範圍不同。現代意義上的共和,強調所有公民參與國家的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和執行,包括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比如公民表決、代議制等。 確定過程 抗戰時期,毛澤東曾經多次闡述將來所要建立的“中華民主共和國”的含義。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明確宣布:“一九四九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第三條第五款為“提出建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 同年6月19日,新政協籌備會第四小組討論時,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對“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國號提出質疑。他表示國名太長,建議去掉“民主”兩字。最後採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同年9月27日,政協一屆全會通過決議正式定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去掉國號後面“中華民國”的簡稱。自此之後,政協會議通過的大會檔案,就完全去掉了“中華民國”這四個字。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民國”在人們習慣性稱呼中漸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

    國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

    國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

    人口總量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全國總人口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記的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別行政區人口為7097600人。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為552300人。台灣地區人口為23162123人。 截至2018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

    民族概況

    中國官方承認的民族有56個,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薩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保全族、裕固族、京族、塔塔爾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門巴族、珞巴族、基諾族和漢族。 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稱為少數民族。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長5.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長6.92%。 中華各民族傳統服飾 達斡爾族

    性別構成

    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為652872280人,占48.7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為105.20。

    國家憲法

    中國現行憲法於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公布施行。此後分別於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2004年3月14日和2018年3月11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

    權力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行政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

    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00309億元,經濟總量首次站上90萬億元的歷史新台階,穩居世界第二位。

  4. 1.1 建國初期. 二戰後,國際大致分為共產主義陣營與資本主義陣營,形成緊張冷戰格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宣佈不承認以往國民政府外交承諾。 中國以平等外交為對外政策宗旨,首先與拉丁美洲、非洲及亞洲各國開展關係。 毛澤東提倡在政治、 經濟、文教「以俄為師」,推行「一邊倒」外交政策。 1950 年2月,中蘇簽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兩國開展緊密關係。 美國支持已遷台國民政府,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立。 1.2 中美熱戰( 韓戰) 朝鮮半島上南北兩政權之戰爭,由1950 年6 月25 日開戰至1953 年7 月27 日簽訂休戰協定。 二戰日本戰敗,美國與蘇聯於朝鮮半島上各自扶植政權,形成兩個國家。

  5. 11月22日上午9時,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正式宣佈成立,並在福建省政府禮堂舉行主席和委員就職典禮,以李濟深為主席, 陳友仁 為外交部長,蔣光鼐為財政部長,李濟深兼軍事委員會主席, 何公敢 為福建省長,黃琪翔為經濟委員會主席兼參謀團主任,十九 ...

  6. 原標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誕生記.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名稱,成為新中國國號,響徹世界。. 很多人不知道,在確定這一國號之前,曾經有過一番爭議 ...

  7. 陳獨秀於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並任中央局書記。1922年7月23日由中共二大選舉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1925年1月11日由中共五大選舉為首任中共中央總書記。 張國燾 1927年7月12日 陳獨秀被停職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