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研究表明針刺介入中風針灸治療能夠增加腦部血流以及血糖的供應,保護中樞神經元,減少腦神經元的凋亡。 中藥及針灸在中風治療上恢復好壞的關鍵. 中風的後遺症可大可小,嚴重時可導致半身癱瘓或甚至死亡。 因此,不論是中藥或是針灸治療中風,均須及早開始。 一般一個月內恢復速度最快,一個月到三個月內恢復速度還不錯,三個月到六個月內恢復速度普通,六個月以後恢復就很差了,所以腦中風要愈早治療愈好。 一般來說,中醫治療中風根據中風的類型有不同的時機。 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的患者,建議分別於發病後1-2周及發病後3-4周開始進行內服中藥及針灸治療中風。 另外需留意腦中風發作後,肢體不活動一星期以上便很容易產生肌肉萎縮、關節僵硬和肢體攣縮等所謂失用症候群,大大減低復健效果。 立即預約.

  2. 2021年2月18日 · 若不幸中風,中醫指愈早接受針灸治療,康復進度愈良好,並提醒若曾短時間出現腦中風症狀,有可能屬「小中風」,患者有更大機會日後出現嚴重腦中風,建議「小中風」發作後的一年內要特別注意。. 突然出現劇烈頭痛有可能是中風的症狀。. 中風分 ...

  3. 中風主要分為3個時期:急性期、恢愎期、及後遺症期,3個時期都可以以針灸介入治療。 針灸可以大大減低急性期後遺症的發生和影響;加快恢愎期的恢復進度,保持肌力;並針對後遺症期的各種後遺症治療,例如流口水,言語困難,局部痛症等,減少後遺症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一般建議患者先到醫院做檢查,確定血壓水平已穩定超過24小時較為安全。 缺血性中風患者於病發二至三天後就可以開始,而出血性中風患者需在手術治療穩定後或發病一至二週後才可以開始。 延伸閱讀 經歷四季的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專題FACEBOOK直播. 對中風患者進行針灸治療的原理是?

  4. 針灸在中風治療有兩個部份,一是體針。 主要是在肢體上刺激肌肉張力維持平衡,讓肌肉不會張力過大導致攣縮,或是肌肉張力不足而致肌肉無力。 如果在神經復原前,肌肉張力過大或無力,可能導致肌肉萎縮、受損等而影響肢體功能。 所以可藉由針灸來讓肌肉可維持部分張力,以減少患者復健的困難度。 另外還有頭皮針。 其實頭皮針不只是中醫認為可行,歐美等國家也發現頭皮針有助腦部循環。 因為頭皮主掌著很多氣血的循環,中醫改善中風的概念,是要改善腦循環和腦血流量。 中風因為腦部受傷,腦發炎、水腫等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佳;頭皮針可以改善患處的血液循環,近一步改善患者的復原速度流量。 (製圖者:愛長照) 研究證實,刺激不同部位頭皮淺層,對腦部區會具有不同的刺激。

  5. 2020年9月25日 · 針灸治療中風病人分為頭皮針與體針兩部分,許多研究證實針灸頭部穴位可使中風區塊的腦血管擴張,促使循環增強,改善大腦組織缺血缺氧的狀況,同時對中風後引發的腦水腫有幫助吸收消除的作用,加速病人的復原。

  6. 2022年9月22日 · 以預防中風、二次中風、中風復健期來說,中醫以論證醫治後,會以針灸等方式,幫助降低血液黏稠。 針灸治療中風 加速身體功能恢復 中醫治療中風的方法包括中藥和針灸,中風各時期均可採用針灸治療,通常急性期生命體徵穩定後,即可開始針灸 ...

  7. 2019年7月1日 · 李育臣指出,針灸對於「痛、痠、麻痺(無力)、癱」的效果特別好,根據統計,目前針灸腦中風的患者佔針灸病人的8%,周邊神經病變、顏面神經麻痺、三叉神經痛、手麻等佔了7%。

  8. 中風亦稱卒中,系指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的病症。. 有關中風的記述,始見於《內經》。. 《靈樞‧九宮八風》篇稱:「其有三虛而偏於邪風,則為擊仆偏枯矣」,所指「擊仆偏枯」便系本病。. 中風之發病,主要因患者 ...

  9. 2016年2月18日 · 隨著現代康復醫學對偏癱本質認識的突破,針灸對中風後遺症的治療,亦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分型治療方案。(1)軟癱型,針灸可選用手足陽明經穴位,加用督脈、華佗夾脊穴,加用醒腦開竅法、電針,為後續的功能鍛煉做準備。

  10. 2023年7月5日 ·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會對病人的生活品質和日常生活功能造成巨大影響。除了現代醫學的常規治療外,中醫療法中的針灸治療也被廣泛應用於中風病人的康復過程中。針灸是中醫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