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7日 · 【明報專訊】政府全力推展北部都會區,其中一個發展項目位於馬草壟,佔地約68公頃,擬建1.2萬至1.35萬住宅單位。 土拓署早前向環保署提交的工程項目簡介顯示,項目部分範圍位於濕地緩衝區,本報據地政總署地圖推算,涉及土地約10公頃,相當於15%總發展面積,區內大部分是農地,亦有天然河溪,政府另一份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環評報告顯示區內河溪有「極度瀕危」的金錢龜。 發展局稱會做環評,有需要會建議適當緩解措施。 長春社認為,繼新田科技城後再有北都項目「踩入」濕地緩衝區,擔心政府「照辦煮碗」以修改城規指引方式剔除相關緩衝區。 資料顯示濕地緩衝區共1000公頃,兩個項目合計令11%消失。 明報記者 馬耀森. 北都兩項目共佔11%緩衝區.

  2. 2024年1月19日 · 除購物攻略,節目帶大家閒遊各區景點,包括蓮塘口岸逛商業城,到大梅沙海濱公園、海濱棧道,欣賞大型沙雕與滑沙等玩樂。 走訪南山區著名打卡書店「覔書店」,到藝術SPA館HIGHT TO HIGHT一嘗養髮頭療;要扮靚又可以試悅瞳磁心眼睫毛。 還有一系列「平香港一大截」的深圳米芝蓮食府推介,以及重溫昔日港人熱點「東門」、「華強北」多年後最新變化。 《深圳地圖》 HOY TV 77台. 日期:1 月 22 日起 (逢周一至五)晚上9時正.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3. 2023年10月31日 · 北都改分四大區域,當中包括河套區。上周《施政報告》稱將研如何與內地對接。據目前該區最新情(圖),兩地無橋樑連接。翻查資料,早前政府曾因建應急醫院引用《緊急法》建臨時橋。(楊柏賢攝)

  4. 2022年10月24日 · 本報翻查各發展區地圖,發現至少10間中小型本地傳統工業將會或已收地,面臨遷廠殺廠命運,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佔約7間,其餘分別位於橫洲及屯門。

  5. 2020年12月11日 ·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篇章:〈舊時藍田〉——韓麗珠. [2020.12.11] 發表 推文. 舊藍田邨早建於1966年,共有23幢徙置大廈,1992年進行大規模重建計劃,其中第16至24座是今天平田邨的前身。 (資料圖片) 《華文文學百年選.香港卷 (1)》 【明報專訊】 (第1段)當要向你重述關於那些街道的事情時,我無法指出它們的名字,因為由官方定出的名字,不一定會種植在居民的心裡,直至現在,如果你翻看地圖,街道的名字並沒有改變,但我生活過的地方已經消失了,所以我要敘述的是那些已經永遠消失了的地方,它們只有它們活著的時候的名字。

  6. 2024年4月4日 · 【明報專訊】台灣花蓮地區昨晨地震,全台都有震感,昨日仍有不少港人及旅客出發到台灣旅遊。本報記者昨抵台北,台北傍晚市平靜,桃園機場的航班未見受影響,惟市內捷運受餘震影響,不時需短暫停駛數分鐘,待餘震結束後再繼續行駛。

  7. 2023年10月2日 · 「香港醫療體系很透明,住在這一肯定是跟這間公立醫院,每間價錢一樣,但內地不是,逐樣同你計。 」她強調,人生最後階段也最多病痛,來回醫院可能很頻密,港人會擔心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