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分享:. 巴郡官網宛若「網絡活化石」 維持90年代簡約設計 資深股東:刻意為之 反映股節儉理念. 「股」巴菲特擁有淨資產達1,440億美元,他的投資旗艦巴郡(美:BRK)是美國第七大企業,市值逾1萬億美元,年均收入超過3,500億美元,聘用了約40萬名員工 ...

  2. 2023年3月30日 · 1.損失厭惡:總是喜歡確定收益,討厭確定的損失. 正如以上的例子,當所購買股票上漲時,大家都會偏向於選擇獲利退出,落袋為安;當所購買股票下跌時,大家偏向於選擇等待回升,因為此時賣出,意味著將浮動虧損轉為實際虧損,這是一般人不能接受的現實。 為了避免確定的損失,大家甚至變得願意承擔風險。 這也能解釋為何多數散戶手上總是有非常多不好的股票。 2.從眾效應:人云亦云,以為很多人覺得好的就是好. 散戶投資者最普遍也是最難剋服的心理偏向就是從眾心理,在沒有充分了解某項投資時,因身邊眾多朋友推薦或網絡上某個專家的發言就衝動購入,覺得自己不買就不是好的投資者一樣。 事實上,愈熱門的投資反而風險愈大。 3.禀賦效應:賦予自己所擁有資產更高的估值.

  3. 1 天前 · 港股持續回調,恒生指數(HSI)周二(15日)失守21,000點,一度跌超900點。收市報20318點,跌幅達3.67%。近日中國9月CPI、PPI數據公布,表現均低於市場預期,顯示通縮

  4. 2024年10月4日 · 專家:認知決定了你的上限. 「你無法賺到認知以外的錢,因為認知決定了你的上限。. 」當你為財務困境煩惱,或者缺乏理財行動力時,是否有想過阻礙你的,正是你自己的消極理財思維?. 理財諮詢師與治療師Alejandra Rojas、LMFT Jillian Knight向《GOBankingRates》表示 ...

  5. 2024年3月26日 · 他曾經在接受美國著名主持人Charlie Rose專訪時說,在炒股初期他一度沉迷技術分析,8年後才意識到自己用錯了方法。 炒股前8年專注技術分析. 眾所周知,巴菲特11歲時就初嘗炒股票的滋味,但甚少人知道他到接近20歲才認識正確的投資策略。 當然,他人生的大部分財富更是50歲後才賺取的。 在訪談中,巴菲特提到,他在11歲開始炒股之時,專注技術面分析,而非研究相關公司的業務。 他把股票走勢繪製成圖表、大量閱讀有關技術分析的經典書籍。 在頭8年,我認為重要的是預測股票的走勢並預測股市。 19歲才知方法錯誤 轉向價值投資. 直到19歲左右時讀到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 Graham的《聰明的投資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巴菲特才意識到:「我的想法完全錯誤。

  6. 2024年9月16日 · 如果你的想法和其他人一樣,你就會做同樣的事情。 如果你做同樣的事情,你的表現也會一樣。 因此,如果你想跑贏,就必須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

  7. 2023年8月25日 · 發布時間: 2023/08/25 08:30. 最後更新: 2023/09/01 20:32. 分享:. 如今許多人沉迷TikTok、YouTube Shorts等短視頻,出現「抖音腦」(TikTok Brain)症狀:注意力渙散,只對提供即時滿足感的活動感興趣,很難長時間靜心閲讀和思考。. 而投資名人、企業家如巴菲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