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19日 · A型主動脈夾層影響升主動脈 (Ascending Aorta),由於比較近心臟併發症頗多包括心臟壓塞心血管阻塞二尖瓣倒流主動脈破裂等需要做緊急開胸手術修補。 B型主動脈夾層不影響升主動脈,除非有併發症,否則傳統會以保守治療為主流,即是控制血壓和緊密監察。 但近幾年愈來愈多研究報告指出,盡早用腔內覆膜支架 (Stentgraft)來修補撕裂位置,除可減低死亡率外,也可以減少將來主動脈膨脹的機會。 因為當等到主動脈膨脹才做手術,那麼治療成效便會差了一大截。 作者為外科專科醫生羅旭. 關於作家. Doctor講病. 作者簡介: 西醫為你講解不同疾病。 追蹤. 查看此作家更多文章.

  2. 2019年9月2日 · 健康. 2019-09-02 05:15:00. 死亡率高 主動脈撕裂 須即時處理. 分享: 遇上胸口劇痛大部分人直覺認為是心臟病發但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隱形殺手常被忽略就是主動脈撕裂」。 它會引發同樣症狀甚至痛到胸口似被扯開兩邊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兩日後的死亡率高達50%主動脈為心臟模型中最粗的紅色血管如胸腔升主動脈撕裂屬心臟科急症必須即時以手術修補。 港怡醫院心臟導管治療中心總監、心臟科名譽顧問醫生謝德新解構心臟結構,「主動脈直徑約有2.5至3.5cm,負責輸送血液至身體各部分。 當中細分胸腔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腔降主動脈和腹腔主動脈。 胸腔升主動脈直接連接心臟,而且會有血管分支為心臟提供養分,尤為重要。 衝破血管內膜.

  3. 2023年6月14日 · 血管撕裂即是主動脈撕裂或稱為主動脈剝離其病症主要為嚴重背痛胸痛及上腹痛等亦可能會出現頭暈冒汗及虛弱等情況容易令人誤會是其他疾病導致治療延誤治療血管撕裂常被誤以為是冠心病發。 高危急性疾病. 正常的主動脈分為內膜、中膜及外膜,當內膜撕裂後,血液會流至中膜,形成夾層血腫,如果再撕裂而進入中膜與外膜,令三層壁膜撕裂,就會變成高危的急性疾病。 懷疑患病時,醫生會進行臨床檢查、X光、超聲波心電圖或電腦斷層掃描。 高危族群. 高血壓和馬凡氏綜合症患者都屬於此病的高危族群,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就要特別小心。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10月14日 · 心臟病. 2020-10-14 04:30:00. 日報. 關注心血管健康 防範主動脈撕裂. 分享台灣藝人小鬼黃鴻升上月中猝逝後證實死因為主動脈撕裂」。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心臟科專科醫生郭應龍藉此提醒大家尤其是高血壓或吸煙者要特別關注心血管健康,「主動脈撕裂比一般心臟病發更加恐怖死亡率非常高。 此病男士比女士高危,雖然約八成患者為40歲以上,但部分患者十分年輕,不同年齡群組都有可能『中招』。 我們的血管有三層,分別為內皮、肌肉和外皮層;如內皮層受創傷,加上血壓高,壓力會令裂痕延伸,此時,血液會由內皮的裂痕滲入內皮與肌肉層之間,導致這兩層血管剝離,就是血管撕裂。 郭應龍表示,「正常運送血液的管道因此收窄,血流會有阻滯,甚至完全閉塞。

  6. 2019年8月16日 · 常見的心臟病猝死個案都與血管閉塞心跳紊亂或大動脈撕裂有關35歲以下人士多屬先天原因如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心肌肥厚症右心肌病變及突發心律失常綜合症 (SADS)等。 心臟科專科醫生梁國輝表示與先天心臟病相關的猝死大致可分為電流異常如突發心率失常綜合症以及結構問題如心肌肥厚症。 35歲或以上的猝死個案,多屬於後天成因,如冠心病、心臟衰竭、大動脈擴張等;梁國輝醫生指這些原因在近年漸見年輕化,尤其是冠心病。 致命發作前已有端倪. 隱性心臟病在出現致命發作前,或曾出現端倪,如無故眼前發黑或心跳紊亂等,只是患者並無為意,誤以為是疲倦所致。 梁國輝指,「醫生懷疑患者有心臟病的話,會先了解他們過往有否家族成員猝死。 惟若因基因變異致病,便難以遁家族病史調查。

  7. 2021年12月21日 · 另一個常見原因則是日常血管保養及生活習慣有關例如長期血壓過高膽固醇過高等都會令血管壁變得較為薄弱增加發生血管撕裂的情況有時血管撕裂與爆水管有一點不同的地方就是血管未有完全爆開只是部分血管壁破裂血液未能流出但就可以令血液流動變得不暢順甚至產生血塊阻塞血管引發缺血性中風。 至於成因亦往往與三高有一定關係。 不過,腦血管即使有撕裂,但在引發出血或塞血管前,通常也可能完全沒有病徵,直至出現嚴重頭痛,或我們經常掛在口邊的「談笑用兵」口訣症狀,如笑時歪面、手腳無力等情況,就要提高警覺,尤其是年輕人,他們中風的原因便可能與血管撕裂有關。

  8. 2022年10月26日 · 譚醫生指35歲以下人士大多數受先天性心肌問題困擾,至於35歲以上人士則主要因心血管問題引發心臟病,從而導致運動猝死。 常見心臟病高危族一覽. 常見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一族包括長者、男性、吸煙人士、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膽固醇及血脂過高,都需要注意。 而心肌問題如心肌肥厚等,則主要受基因變異影響,都可增加運動猝死的機會。 故職業運動員都會先接受體檢及風險評估,以預防心臟病及猝死。 至於普羅大眾要除了留意身體徵狀外,亦可定期進行詳細檢查,如發現心臟問題可及早治療避免情況惡化。 在做運動時除了循序漸進外,亦要注意避免脫水和中暑,可減低心臟病發風險。 謹記要量力而為,如有需要便立即求醫檢查。 只需多加注意,就算有心臟問題亦可做運動以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