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4日 · 如何預防乳癌是女性最需要關注的議題之一! 「乳癌」是讓許多女性朋友聞之色變的疾病,也是台灣女性罹患率第一名的癌症,罹患高峰大約在45~69歲。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會有逾萬名女性罹患乳癌,每年有逾2,000名女性死於乳癌,相當於每天有31位女性被診斷為乳癌,而每天有6位女性因乳癌失去生命。 乳癌如何預防? 誰是乳癌的高危險群? 以下將由Donna營養師為您說明。 預防乳癌7大原則! 營養師:高糖、高脂肪食物要避免. 1.飲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飲食容易促進荷爾蒙分泌,而荷爾蒙過度刺激是導致乳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應盡量避免高脂肪的食物,尤其是動物性油脂,像是:豬油、牛油、動物皮、軟骨、肥肉、香腸、五花肉…等。

  2. 2023年12月15日 · 乳癌照護懶人包:成因、各期症狀、治療方式與日常預防常見問題. 相信大家對於「乳癌」一詞不陌生,但卻對於「乳癌」的認識極為有限。 對女性來說,「乳癌」的發生,總代表著恐懼、害怕的象徵,總以為罹患「乳癌」就等於沒救了? 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下,我們對乳癌的了解已經日益加深,且許多治療方式也已經讓病患獲得了更長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品質。 如果你對於「乳癌」還不是很了解的話,不妨一起透過本篇從成因到治療的完整說明吧! 臨床乳癌分期. 乳癌是什麼? 成因有哪些? 「乳癌」,是一種惡性細胞在乳房中生長的疾病,也可能會在乳房內的不同部位發生,或是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雖說「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男性也是有可能罹患的機率,故需要藉由早期發現與治療來提高生存率。

  3. 2023年4月14日 · 想要預防乳癌應從健康生活做起遠離菸酒並回歸正常作息跟著 3 不 2 要 的飲食原則,拉開你與乳癌的距離。 1不:過重、肥胖. 脂肪細胞會分泌各種荷爾蒙,雌激素也是其中之一,而脂肪囤積越多,產生的雌激素也越多。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然而停經後卵巢功能退化,改由脂肪細胞接手,一旦體內脂肪過量,雌激素也就容易失控,增加乳癌風險。 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 BMI )>25的婦女,罹患乳癌風險提高 17%;若 BMI>30 則增加 37%;BMI>35 風險增加至 60%。 因此控制身材也是擊退乳癌的關鍵,應注意飲食份量、規律運動,以維持正常體重。 2不:高脂肪飲食. 速食當道的生活下,炸雞、薯條、披薩樣樣隱藏油脂,油炸食物吃多了不僅使人肥胖,也會刺激性荷爾蒙。

    • 年齡增加。乳癌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多數乳癌患者都在50歲後診斷出來。根據美國專門提供乳癌資訊的非營利組織的 Breastcancer.org 的資料顯示,從30~39歲的風險提升了0.44%,到了60多歲時,則高達近乎3.5%。
    • 基因突變。某些基因,例如BRCA1和BRCA2這2種抑癌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突變的時候,罹患乳癌和 卵巢癌(Ovarian cancer)的風險就會提升。
    • 暴露於雌激素的時間較久。雌激素會刺激乳腺癌細胞的生長,進而增加乳癌風險。例如12歲前就發生第1次 月經,和55歲之後才進入 更年期 的女生,因為接觸雌激素的時間長,罹患乳癌的機率較一般女性高。
    • 緻密型乳房。乳房組織緻密有較密集的乳腺,比脂肪組織具有更多的結締組織,除了增加乳癌風險外,這也使乳房X光照上很難看到腫瘤,降低檢查的敏感性及診斷的正確度。
  4. 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香港乳癌患者的死亡率有上升趨勢更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乳癌的成因於醫學界尚未有統一的說法但女性行經時間的長短, 藥物酒精、家族病史、年齡等因素亦會影響患上乳癌的風險。 乳房的構造. 乳房是由脂肪、連結組織、腺體組織所組成。 乳房內有多塊乳葉,並有一連串的乳腺,從乳葉伸展至乳頭。 當女性懷孕時,乳房可製造乳汁以餵哺嬰兒。 在皮膚下面,乳房組織的「尾巴」伸展至腋下 (腋窩)。 腋下匯集了很多淋巴腺,是淋巴系統的一部分。 乳房腫塊. 當乳房出現腫塊時,大部分是良性而並非癌腫。 大部分的良性乳房腫塊屬於囊腫,在乳房組織內形成液囊。 另一種常見的良性乳房腫塊是由纖維腺組成的纖維腺瘤。 良性乳房腫瘤比較容易治療。

  5. 2024年5月10日 · 預防乳癌該怎麼做? 【急診醫師的複利健走法┃線上課程問卷 】從肌少到登百岳,脊椎回正、全身燃脂、防跌不傷膝! 立即填寫,送$300折價券 . 在台灣,乳癌連續17年蟬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平均每年有超過1萬人得乳癌,近年來,有不少名人都因為乳癌病逝,歌手朱俐靜、阿桑、姚貝娜,在《麻辣鮮師》飾演「格格」的後藤希美子,星座專家薇薇安等人,都在罹患乳癌後逝世。 乳癌是什麼? 乳癌怎麼分期? 乳癌是由乳小葉的腺性細胞或乳腺管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後,增殖而形成的惡性腫瘤。 乳癌可按病理分類及臨床分期兩種,根據台灣癌症防治網資料,若以臨床分期來說,可依侵犯程度、預後及治療方式分成四期: 第一期:腫塊小於2公分,無腋下淋巴結轉移。 第二期:腫塊介於2-5公分,可能有或無腋下淋巴結轉移。

  6. 乳癌患者可能會接受切除乳房手術及化療等治療到底應該怎麼吃才能增強身體健康加速康復並減少身體不適?《Hello醫師為您介紹預防乳癌復發的飲食原則以及治療中的乳癌患者的飲食方針同時也提供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吃可降低罹患乳癌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