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政府去年十二月提出「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目的是減輕來自低收入住戶在職人士的上下班交通費負擔,並鼓勵他們持續就業。 經過兩個月來的討論,政府在詳細和審慎考慮過各方意見後,在上星期五提出優化方案,提高了二人和三人住戶的每月入息限額。 其後,社會各界就該方案有熱烈討論。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在職家庭津貼職津計劃的目的是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職津計劃的申請以住戶包括1人住戶為單位申請住戶達到工時要求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可以申領計劃下的基本津貼中額津貼或高額津貼每名合資格兒童還可以申領兒童津貼

  3. 2021年3月30日 · 詳情如下: 單親住戶則維持現時基本中額及高額津貼每月分別3654及72小時的工時要求由二 二一年六月起政府會取消個人交津計劃以集中資源推行限時降低職津計劃工時要求的安排和處理持續增加的職津申請個人交津計劃的最後申領月份為今年五月申請人可於今年八月三十一日或以前遞交涵蓋申領月份至今年五月的最後一輪個人交津申請。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轄下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職津處)會鼓勵並協助現時領取個人交津的人士申請職津。 此外,政府會在今年的年度調整維持職津計劃所有住戶類別的入息及資產限額不變,詳情載於附件。 至於個人交津計劃,在該計劃於今年六月結束前,政府會將入息限額凍結在每月11,000元,以及將資產限額維持在99,000元。

  4. 2024年3月3日 · 打工仔津貼 資助 就業計劃. 香港物價水平高昂,打工仔容易入不敷支。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幫助有需要的打工仔或失業人士以下整合了11種津貼資助包括展翅青見計劃海運及空運人才培訓基金中高齡就業計劃等津貼資助。 1.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職津) 「在職 家庭津貼 (職津)計劃」的目的是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 申請住戶達到工時要求,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可以申領計劃下的基本津貼、中額津貼或高額津貼。 每名合資格兒童還可以申領兒童津貼。 視乎住戶入息,津貼以全額、3/4額或半額發放。 最新津貼金額調高15%。 以4人家庭為例,領取全額津貼的住戶每月入息上限加至23,200元,資產入息上限增至57萬3千元;而每月每個住戶和每月每名兒童的津貼將增至$1610。 (2023年12月更新)

    • 在職家庭津貼計劃(職津)在職家庭津貼 為了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滿足入息及資產等要求的申請住戶(包括1人住戶)可以根據每月工時獲得對應的 津貼資助。
    • 中高齡就業計劃。通過向僱主發放 在職培訓津貼,鼓勵聘用40歲或以上的失業求職人士擔任全職或兼職長工,為他們提供在職培訓,讓他們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掌握工作所需的技能,從而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
    • 展翅青見計劃。為15至24歲、學歷在副學位或以下的離校青年人,提供多元化的職前和在職培訓,幫助青年人認識自我和職業志向,豐富他們的工作技能及經驗,以提升就業競爭力。
    • 政府津貼資助:持續進修基金。持續進修基金 為18歲或以上有意進修的香港居民,提供不限次數、上限為25,000元的課程資助。申請者可以在成功修畢*基金課程後,向持續進修基金辦事處提交申請。
  5. 2021年5月11日 · 為可在香港合法受僱的僱員或自僱人士. 每月入息不超過11,000元(不包括僱員須支付的強制性僱員強積金供款) 資產不超過99,000元(年滿60歲的申請人可獲增加35,000元的額外資產限額) 往返工作地點需要支付交通費用. 每月工作不少於72小時如申領每月600元的全額津貼),或每月工作雖不足72小時但不少於36小時如申領每月300元的半額津貼)。...

  6. 2023年5月31日 · 為舒緩高昂生活成本所帶來的經濟壓力香港政府及各大機構其實推出了一系列計劃當中17項津貼資助惠及打工一族而且涵蓋範圍甚廣由在職家庭進修交通到失業均包含在內合資格者至少可以領取80,000元。 在職方面. 打工仔津貼資助1. 中高齡就業計劃. 政府向僱主發放在職培訓津貼,以鼓勵聘用40歲或以上的失業求職人士作為全職或兼職長工。 與此同時,參加「中高齡就業計劃」的60歲或以上人士只要於培訓期內留任滿三個月或以上,可申領每月最高1,000元的留任津貼。 每名合資格僱員於三年試點措施推行期內,最多可申領12個月的留任津貼(即最多12,000元)。 更多詳情: 中高齡就業計劃. 打工仔津貼資助2. 為獲聘於有薪工作的高額傷殘津貼領取者提供津貼以聘請照顧者試驗計劃.

  7. 最新消息. 計劃特色. 申請資格. 職津計劃計算機. 常見問題. 對不同種族人士的支援服務. 如何透過網上申請服務填寫和遞交在職家庭津貼計劃的申請. 使用「智方便」帳戶. 使用你的「智方便」帳戶登錄以取得更多功能,包括使用電子預填表格 (適用於曾成功獲批職津的申請人)、查看申請紀錄及詳情等。 如你仍未登記「智方便」帳戶,可 按此了解登記方式 。 智方便登入. 了解更多. 沒有「智方便」帳戶. 登記並使用「智方便」帳戶可令你取得更多網上申請服務的功能。 如你沒有/不打算登記「智方便」帳戶,請點選以下適用的按鈕以填寫表格及遞交申請或遞交已簽署的聲明書及/或附加文件。 沒有「智方便」帳戶而最近一次申請成功獲批職津的申請人,請查閱在職家庭津貼辦事處發給你的流動電話短訊及其附上的一個10位登入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