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經公開招標後,環保署以服務合約形式聘請多個承辦商(見下表),從全港各區向街角回收店、流動回收車、前線收集者等收集廢紙(包括紙皮、報紙和辦公室用紙),並在本地進行篩選、分揀及打包等工序後,把廢紙運送到各地市場循環再造成紙製品,轉廢為 ...

    • 綠在區區

      概述. 「綠在區區」是一個服務全港的社區回收網絡: 回收環 ...

    • 回收互動地圖

      回收點: 數字為該範圍回收點數量,可按入查看回收點位置 回 ...

    • 食物都係回收物|智能廚餘機
    • 綠在區區|9大類回收物品
    • 裝修配套 簡潔統一
    • 夜間照收 另設街站
    • 光鮮有序 是進是退?

    「買買買,係咁買,買完番去擺到過期就要DUM晒」個個都識唱,但無奈總有食唔曬嘅時候,唔想做大嘥鬼,不如將食物拎落樓下回收喇。政府在2022年10月起推行「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利用智能廚餘機收集居民的廚餘,直至2024年2月港九新界已有114個公共屋邨設有「智能廚餘機」。但覆蓋率依然不足一半,市民要回收就要拿著廚餘周圍走,真係睬你都傻!所以環保署目標在本年內於全港公共屋邨設立「智能廚餘機」,等大家落樓就可以回收。至於私人屋苑和居屋則需要自行申請,如果各位非公屋居民想要回收廚餘,記得同業主反映。 有名你叫「智能廚餘機」,咁究竟點智能法呢?想用廚餘機就必須登記「綠綠賞」,當掃描「回收二維碼」後頂門就會打開,便可將廚餘倒進機中,完成回收後積分會自動存入「綠綠賞」帳戶。累積的積分可在指定公共屋...

    「綠在區區」的回收地點遍佈全港,但名稱略有不同,規模也有大小之分。一般來說「環保站」較大型,主要提供教育空間和舉辦活動,同時都會做回收工作,但地點普遍遠離民居。至於「便利回收點」較為小型,但地點都在民居附近,而且主做回收,所以大家要回收搵近屋企嘅便利點就得,唔需要下下山長水遠過去大站回收。 便利點係收集市民回收物嘅主要地點,回收設施當然是最重要。現時,所有便利點最多接收9樣回收物,最少亦接收8種,種類可算歷來最多,當中包括: 1. 紙張 2. 紙包盒 3. 金屬 4. 塑膠 5. 玻璃樽 6. 慳電膽及光管 7. 充電池 8. 小型電器 9. 「四電一腦」(即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影印機、掃描器和顯示器) (某些回收點可能只接受8種回收物,建議回收前到該回收點FB睇清楚,咁就唔...

    不難留意的是,「綠在區區」正以「社區回收品牌」的模式營辦回收便利點,外牆總會有大大個由「綠」的諧音「6」(「6」同時與「Green」字首「G」形狀相近),加上簡化循環再造標誌「」設計而成的商標;又一律採用了透明玻璃外牆和大門,讓人從外看見裡面的設施,增加街坊入內回收的意欲。 除了收集回收物之外,不少便利點還嘗試擔當凝聚和教育街坊的角色,以桌椅營造社區共享空間;某些更劃出活動室,為舉辨環保公眾活動作準備。 為了吸引更多大眾養成回收廢物的習慣,「綠在區區」還推出了積分卡計劃;大家只要提交兩公斤或以上的回收物,就可以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個別回收便利點新開張時期內只需一公斤)。 此後每次持卡回收,就能賺取相應積分;積分可以兌換調味料、飲品、粉麵、廁紙、毛巾等禮品,非常實用和生活化。官方更強調機...

    不過,最理想的回收習慣,當然是能夠隨時隨地回收家中和手上的廢物;無奈「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只開朝九晚七,恰好撞正大家平日上班上學的時間。各個便利點就為此增設了「夜間自助回收箱」,務求全天候收集大家的回收物。 另外,他們還在逾百個回收設施匱乏的住宅範圍,以每週定時定點街站形式,設立「回收流動點」,令回收變得更加便利。想知自己附近的「回收流動點」何時出沒,就要捕實相應的「綠在區區」Facebook專頁了。

    開完一間又一間,大眾對「綠在區區」回收便利點又有何看法?本地環保知識網誌wanbo_hk主理人就指,身邊朋友、網民大多贊同「綠在區區」比舊有回收設施更有系統,便利點內外企理乾淨,不再「似垃圾站」,的確是最能直接吸引大眾實踐環保的誘因。 對於過往每個屋苑都有回收箱,現在卻要橫跨幾個街口,甚至乘車才能到達便利點,她認為這可說是回收網絡的退步;但當三色回收箱徒有其名已成事實,「綠在區區」至少能夠保證回收物會被妥善處理,也算是一大進步。 不過,不時在Instagram教導網民分辨常見塑膠物品類別的她,曾經聽聞有些便利點分有1、2、4、5、6、7號膠收集箱,有些就只以「膠樽」和「其他塑膠」分類。她認為官方應該善用號碼分類機制,在日常生活中達致環保教育。 而累積逾17,000人追蹤的「環保生態日記」大便...

  2. 「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由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所組成,至今已有超過160個公共收集點,接收塑膠、玻璃樽、小型電器、四電一腦、慳電膽/光管、充電池,以至廢紙及金屬等常見的回收物。

  3. 2017年9月15日 · 18個社區回收中心地址如下: (環保署網頁截圖) 4間「綠在區區」: (環保署網頁截圖) 另外,環團「綠惜地球」估計,回收商停收廢紙一星期,廢紙量可多達1.8萬多公噸,若無出處,堆填區壓力可期,故發起行動,呼籲各界減少廢紙。 「綠惜地球」建議,屋苑、辦公室、學校、工商廈等機構,盡量暫存廢紙,減輕回收商的存倉壓力。 市民在辦公室如非必要,減少影印,盡量使用雙面影印,及減少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或印刷品。 而回收業界可聯繫東南亞廢紙市場的回收商,協助有倉存壓力的回收業界、機構、屋苑。 又呼籲本港回收業界亦要杜絕「淋水呃稱」的行為,提升廢紙質量及聲譽。 綠惜地球表示,有關行動已得到港鐵、中華煤氣、港燈、中電及個別發展商響應。 【延伸閱讀】 婆婆停執紙皮 執菜尾又一餐.

  4. 歷史 自1998年起,香港社區回收主要倚賴路邊設置超過16,000個收集廢紙、金屬及塑膠的分類回收桶(俗稱「三色回收桶」),並輔以各項可回收物料的特設計劃,以便出口至其他地方循環再造。 [4] 隨著世界回收科技進步、香港回收再造業拓展和個人環保意識增強,多個環保團體指出路邊回收桶有著 ...

  5.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