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拔罐英文Cupping Therapy,中醫拔罐療法是1種替代療法,拔罐的原理是透過對穴位的體表皮膚做局部刺激,利用燃火或是抽氣等方式,使拔罐處產生負壓,皮膚會產生充血、瘀血、起泡等狀況,目的是疏通經絡、排除外邪、促進循環、舒展筋膜等。 ★認識4種常見拔罐方式. 常見的拔罐方式有4種:留罐、走罐、閃罐、刺絡拔罐(也稱刺血拔罐),以下先來認識他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吧! 留罐法 : 又稱坐罐法,將罐吸附在體表,使之吸附並留置於拔罐部位,留置10-15分鐘後再將罐取下,是最常見的拔罐手法,又分為單罐法以及多罐法,適用於多種病症。 走罐法 : 又稱推罐或滑罐,多施用於腰背部等皮膚面積較大、肌肉較厚的位置。

  2. 2019年12月9日 · 中醫拔罐可以通徑活絡、祛寒活血,很多人也喜歡利用拔罐養生,拔罐時若配合穴位,則效果更佳。 比如三陰交、足三里、湧泉穴等等,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下經常用到的9個穴位。

  3. 拔罐即「吸筒療法」,以罐為工具,多數是玻璃罐或塑膠,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作用,並吸附於身體穴位上,約5至10分鐘。. 拔罐在古代稱為「角法」,來治療皮膚毒瘡等疾病,其後逐漸擴展至治療其他疾病。. 到今時今日,拔罐法可用作治療骨科病 ...

  4. 2023年3月17日 · 拔罐法是以罐為工具,較常利用火把罐內空氣燃燒掉而造成負壓,再吸附於患處皮膚或穴位。 註冊中醫師何慧潔指,透過負壓加上溫熱刺激,令皮膚及肌肉下層的微細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瘀印,肌肉裡帶有毒素的血液會被帶到皮下,再經身體新陳代謝排出體外 ...

  5. 2024年5月15日 · 在家拔罐位置圖. 不能拔罐的位置. 拔罐位置提醒. 根據許多中醫學雜誌針對拔罐的科學研究顯示,拔罐確實能夠 幫助改善血液循環 、活化免疫系統、有效減少肌肉疼痛,在2019年國際認證的論文中,也證明了拔罐確實能改善運動員的背痛。 中醫師說,拔罐甚至有利女性消水腫、減重;幫男性助陽;助小孩增高、成長發育;調理銀髮族的高血壓、心悸、糖尿病、腎臟病;及改善低頭族的頭暈等針對性的功效。 不過,想要拔罐有功效,當然就要 拔對位置 ! 這篇文章將為您詳細介紹 常見的拔罐位置、拔罐位置代表、這些位置能帶來哪些治療作用以及功效。 多多了解拔罐的常識,才能安全又健康的拔罐! 常見的拔罐位置.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4年1月31日 · 提起拔罐,不少人第一時間都只會想起「痛」和「瘀」兩個字,可能曾經心思思想試,但最終都被又圓又紅的瘀痕嚇怕而打消念頭。這次Cosmo就請來了註冊中醫師陳宇傑來為大家講解拔罐功效、療法種類、拔罐禁忌及拔罐原理等疑惑和誤解!

  8. 2014年5月21日 · 中醫拔罐可以通徑活絡、祛寒活血,現代人也很喜歡利用拔罐來養生,而拔罐時需要找准穴位再拔,有一些穴位會經常用到,比如三陰交、足三里、湧泉穴等等,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下拔罐經常用到的9個穴位及穴位位置。. 1、三陰交. 三陰交為肝、腎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