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8日 · 女性踏入更年期會出現一系列身心症狀 或影響心臟健康. 更年期為女性必經的階段當女性踏入45至55歲時其卵巢所製造的雌激素會開始減少因而影響子宮內膜的周期變化。 何醫生解釋:「經期可能會變得不穩定,而且相隔的時間會愈來愈長。 這過程或持續數年直至女性一年以上均無經期即代表進入了停經或絕期的階段。 除了經期產生變化,更年期亦會影響女性的生心理狀況。 如出現潮熱,臉部或身體突然出現發熱、出汗的情況,甚至可能導致心跳加速,令她們的生活備受困擾。 而身體機能亦會受影響,骨頭鈣質流失的速度亦會加快,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甚至會對心臟造成影響。 何醫生補充:「(更年期女性)於心情上亦可能有變化,如容易抑鬱及暴躁,記憶力或集中力都可能會下降。

  2. 2021年7月10日 · 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簡稱冠心病)的急性症狀,當患者的冠狀動脈因為脂肪斑塊過度堆積,或破裂形成血栓堵住血管。血液就會無法流向心臟,導致心肌梗塞,因此也稱為缺血性心臟病。女性心肌梗塞症狀

  3. 2022年10月26日 · 女性症狀較不明顯 更年期後患病風險增加. 不少研究發現女性心臟病患者遭遇延後檢查誤診等情況較男性心臟病患者嚴重主要原因在於兩性的症狀存有差異而其中女性的症狀較難察覺。 莊柏醫療 | 32項綜合都市女性荷爾蒙及更年期檢查組合 >$3,680 (原價$5,000) 在女性身上心血管阻塞的情形通常不只是發生在冠狀動脈也可能出現在冠狀動脈微血管因此胸悶胸痛的症狀可能較不明顯令女性患者容易忽略或誤以為只是普通疲勞而未能及時察覺自己的心臟有問題一旦病發便為時已晚

  4. 2020年12月10日 · 很多人可能以為年長的女性較容易罹患心臟病但其實任何年齡層的女性都可能尤其是年齡在65歲以下有家族心臟病史的人更需要注意上述的心臟病風險因素女性如何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女性可以透過改變各種生活習慣來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例如: - 保持健康的理想體重。 - 戒煙或拒絕吸煙。 - 規律運動。

  5. 2019年11月30日 · 更年期指的是女性在停經前後從有生育能力過渡到沒有生育能力的這段時間更年期又可以分為前後三種時期每個時期可能會遇到不同的困擾及症狀: (按圖放大看清! + 4. 舒緩更年期方法百百種 及早就醫莫隱忍. 面對擾人的更年期症狀可以選擇使用荷爾蒙植物性雌激素非荷爾蒙及抗憂鬱劑等方式來舒緩不適感。 植物性雌激素:所謂的植物性雌激素,較常見的有大豆異黃酮、紅花苜蓿、月見草油等。 部分研究認為使用標準化的大豆異黃酮產品可減緩更年期症候群〔2〕,但綜合目前的科學證據仍無法得到確切結論,還需更多臨床試驗、醫學研究實證大豆異黃酮與更年期症狀的關聯性。 由於這類產品會帶來類似雌激素的效果,乳癌患者並不適用,使用前最好諮詢醫生的意見。

  6. 2024年5月17日 · 更年期後心臟及血管有所變化婦女血液內雌激素逐漸減少故膽固醇較易滯留於血管內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患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風險也相應增加。 另一方面,停經後婦女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引致骨骼中鈣質快速流失,骨質組織呈疏鬆現象,患上骨質疏鬆的機會大大增加,然而,如能及早發現和治療骨質疏鬆症,便可減低日後骨折的機會。 停經後婦女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急劇下降,患上骨質疏鬆的機會相對增加。 (圖片:Shutterstock) 陳醫生亦提醒,更年期後,定期進行乳癌和子宮頸癌篩查也是很重要的。 乳癌是本港最常見的女性癌症,而乳癌的發病高峰期則為45至59歲;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有效預防子宮頸癌,曾有性經驗的更年期女性應該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 更年期症狀如何治療?

  7. 2020年10月10日 · 1. 心血管疾病. 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往往和心血管疾病脫不了關係,當脂肪斑塊堆積於動脈,便會讓動脈管壁增厚、變硬,使得血液更難通過動脈到達各器官組織。 舉例來說,冠心病就是相當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此外,男性和女性的常見症狀也有所差異,像是男性更容易心絞痛,女性則比較常會有呼吸急促、噁心或特別疲累等症狀。 以下為心血管疾病的其他症狀: - 心絞痛(重物壓迫感) - 胸悶. - 呼吸急促. - 噁心. - 頸部、喉嚨、下巴、腹部和背痛. - 肢體感覺麻木、寒冷且特別虛弱. 2. 心律不整. 心跳其實並非由肌肉自主控制,而是經由竇房結(SA node,又稱節律點)這個部位所發出的電流訊號,刺激心臟肌肉收縮以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