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財政整合策略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28 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是本屆政府第二份預算案。 陳茂波提到,經過全盤考慮,政府將採取財政整合策略,讓財政赤字逐步收窄,收支回復平衡。 ▼點擊圖片放大 +8 陳茂波表示,儘管在疫情過後整體開支回落,但資產市場偏軟,令地價及印花稅收入下跌,綜合赤字因而比預期大,預計本財年赤字1016億元,料截至今年3月底止財政儲備7332億元。 陳茂波說,預算案的重點是「堅定信心、抓緊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而報告的關注重點,包括樓市全面撤辣、綠色金融、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安排、差餉及薪俸稅寬免,以及 ...
      inews.hket.com/article/3713845/財政預算案2024|一文看清財政預算案重點財金政策、分析及回應 樓市全面撤辣、薪俸稅寬免3000元、3方向加稅、未來5年每年擬發債千億發展基建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2月22日 · 民建聯認為這是一份穩健有承擔的預算案能在維持財政穩健推動經濟復甦以及紓解民生困境之間力求平衡。 民建聯指,財案只沿用去年施政報告的措施,即把兩項低收入照顧者生活津貼恆常化,增加每月津貼金額,這些措施只為小恩小惠,根本未能真正體恤照顧者的需要。 另外,議員李世榮指出,雖財案建議今年第三季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恆常化,但現時「服務券」使用率強差人意,存在宣傳不足問題,他認為,當局在增加「服務劵」受惠人數時,也須同時完善「服務券」計劃的配套措施,否則長者得「券」無所用。 經民聯:政府扶助中小企的力度需加大. 經民聯、商界(第一)議員兼行會成員林健鋒表示,派發5000元消費券有助香港這個「池塘」有充足的活水,鼓勵市民留港消費,令本地企業受惠,亦令政府收入增加。

  3. 2024年2月28日 · 陳茂波說預算案的重點是堅定信心抓緊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而報告的關注重點包括樓市全面撤辣綠色金融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安排差餉及薪俸稅寬免以及搶人才等措施本文綜合今次預算案的重點政策以便讀者閱覽赤字預測. 財政預算案20242023/24年度綜合赤字料1016億元財政儲備料跌至7332億元 地價收入僅194億元. 財政預算案2024|2024/25年度赤字預計481億元、非經常開支將大幅減少47.7% 公務員編制維持零增長. 財政預算案2024|無意取消長者2元乘車優惠及交通補貼 相關開支75億元、年內完成檢討. 金融及股市. 陳茂波料香港今年經濟增長2.5%至3.5%、基本通脹1.7% 經濟動力有待加強.

  4. 2023年2月22日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2日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 陳茂波公布,今年會再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兩期發放總額5000元電子消費券,今年4月發放首期3000元消費券,年中發放第二期2000元消費券。 此外預算案還多項派糖措施,包括寬減薪俸稅上限6000元、繼續發放電費補貼及交通補貼、增加子女基本免稅額至13萬元、為參加2024年DSE的考生代繳考試費等。 以下為二零二三至二四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全文: 主席、各位議員、各位市民: 我謹動議二讀《二零二三年撥款條例草案》。 引言. 2. 這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也是香港擺脫疫情困擾、恢復與內地及國際通關後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 3.

  5. 2022年2月23日 · 今早我以視像方式出席了立法會會議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繼續採取逆周期措施總承擔額超過1,700億元希望在目前因疫情而導致的嚴重經濟壓力之下能夠為市民紓困為中小企提供支援同時亦部署我們中長期的經濟發展創造就業豐富產業在預算案裏亦有部署一些資源來為我們創造空間加快破解一直纏繞我們發展的制約。 預算案有四大主線,第一是配備充足的資源,全力抗擊疫情;第二是為市民和中小企解困;第三是為下行的經濟提供支撐,並且推動疫後經濟的恢復;第四是投資未來,部署經濟中長期的發展。 當中的措施有些涉及的數額比較大,有些是「動作」比較大。 不同的工具發揮不同的效用,我希望可以達到前後護航的作用。

  6. 修訂日期: 2023年2月22日

  7. 2023年2月22日 · 這是新一屆政府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也是香港擺脫疫情困擾恢復與內地及國際通關後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 3. 香港正走在新階段的新征程上,方向清晰、目標明確:全力拼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提升市民生活質素。 4. 現時外圍環境仍然嚴峻,風雲變幻,雖然香港經歷過去幾年的壓力測試,政府的財政狀況和金融體系依然穩健,並展現強大韌性,整體社會穩定。 5. 今年預算案的主題是:穩中躍進、共拓繁榮新願景。 6. 現時香港經濟正值復蘇初段,市民和不少企業仍然承受相當壓力,需要支援。 與此同時,面對激烈競爭,時不我與的迫切發展需要,我們需要全力全速推動高質量的經濟發展。 這需要前瞻規劃、前置部署。 面對資源制約,我們的應對方法更要創新。 概括而言,我們今年採取「中間偏鬆」的財政姿態,因此這一份仍然是赤字預算。

  8. 為刺激消費和紓解民困,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新一輪電子消費券計劃,每名合資格居民可獲發金額倍增至. 1 萬港元。 政府亦宣布暫緩追討欠租安排, 屬前所未見之舉,旨在減低指定行業的企業短期現金流負擔。 有關措施亦見於數個海外司法管轄區,當中如澳洲及新加坡等地方均同時提供支援,協助租戶及業主制訂償還計劃,以及解決糾紛。 疫情相關開支某程度上導致近年政府開支膨漲,令人關注公共財政的狀況。 在收入方面, 財政預算案引入改革,即差餉制度的“ 能者多付” 原則, 以及按國際稅務要求,向大型跨國企業開徵本地最低補足稅。 預料這些改革可由2024-2025 財政年度起增加政府收入。 同時,投資收入近年成為庫房的另一主要收入來源,相關政策及資料披露工作或更受觀察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