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那為什麼達會破產呢? 原因是底片市場被幾家公司寡頭壟斷,獲利率很高;而且製作底片需要高度的技術,所以柯達選擇陸續出售旗下的多元化業務,專注於底片業務。 沒有正視環境的變化,而是一味地被優勢和利潤率所蒙蔽雙眼,繼續以一廂情願的方式進行經營管理。 就是這種認為「還可以繼續」的一廂情願想法最終造成了柯達的失敗。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7月8日 · 柯達倒閉不是因為它沒有成功轉型也不是被競爭對手顛覆而是沒意識到自己創造的價值因為相片生態系改變而不再有價: 人們不「列印」相片,直接透過智慧手機「瀏覽」照片。 難道柯達高層沒有看見這個危機才一味重壓數位沖印市場? 艾德納認為,傳統產業分析可能蒙蔽了領導者的雙眼。 過去分析產業價值鏈區分成供應商、製造商、組裝、分銷、通路商等上下游關係,同一個價值鏈的參與者,對於商業活動的終始點有共識,例如市場有哪些競爭者、如何區隔不同的客戶,都有相似的概念。 但現在產業的界線不僅模糊,也時常重新劃分。

  3. 2022年5月5日 · 柯達失敗了但並非出於你可能認為的原因它的故事是數位時代最容易被提起的故事之一也是被人說錯的故事從面對改變卻失敗的案例中人們常見的經驗啟示是要更大膽擁抱創新冒更多風險以贏得賽局。 然而,這些啟示可能弊大於利。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柯達的失敗會被人們誤解的根本原因將打開一扇新途徑的大門制定策略和推動有效的 轉型 。 否則,我們可能走上同樣痛苦的道路。 內容目錄. 柯達為了贏 竭盡全力 最後卻發現贏錯了賽局. 柯達並沒有錯過數位浪潮. 擊敗柯達的不是對手 是產業生態的徹底顛覆. 真正威脅你的不是競爭對手. 可能是你的合作夥伴. 對手. 替代者. 互補者可以透過三種不同的模式顛覆核心企業. 柯達為了贏 竭盡全力. 最後卻發現贏錯了賽局.

    • 柯達為何失敗?1
    • 柯達為何失敗?2
    • 柯達為何失敗?3
    • 柯達為何失敗?4
    • 柯達為何失敗?5
  4. 2022年7月29日 · 柯達失敗了但並非出於你可能認為的原因。 它的故事是數位時代最容易被提起的故事之一,也是被人說錯的故事。 從面對改變卻失敗的案例中,人們常見的經驗啟示是:要更大膽、擁抱創新、冒更多風險,以贏得賽局;然而,這些啟示可能弊大於利。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柯達的失敗會被人們誤解的根本原因將打開一扇新途徑的大門制定策略和推動有效的轉型否則我們可能走上同樣痛苦的道路。 真正的柯達故事,顯示公司成功克服了早期困境,並根據過去應對傳統顛覆的舊規則,做了所有正確的事情:柯達管理技術的轉變,改造了組織,實現了目標,並成為數位沖印領域的領導者;但它掌握數位沖印業務之時,也是沖印業務即將被數位瀏覽取代之際。 螢幕取代相紙,智慧手機取代紙本相簿,社群媒體貼文取代沖印相片,然後柯達的世界開始走下坡。

  5. 2011年11月1日 · 這四位CEO唯一的共同點就是任內不斷喪失軟片市佔率,」台大管理學院教授郭瑞祥說。 在台大EMBA課堂裡,他以柯達為負面案例,探討高階管理者如何在轉型、成長過程中,避免衰敗。 管理學院教授郭瑞祥,一再問台下學生,「柯達不是沒看到。 它看到了數位趨勢,且重心投入,產品也出來了,但問題究竟出在哪? 被軟片思惟綁死. 首先,「以軟片為基礎」的思惟,緊緊綁住柯達。 柯達仍希望創造一個,以底片為基礎的數位影像技術。 雖投入研發數位技術,但柯達的數位影像策略,仍被過去的商業模式——「刮鬍刀與刀片策略」所驅動:也就是,公司的主要獲利及成長,都要來自軟片的銷售。 廣告. 例如,柯達第一個上市的數位產品,居然是相片光碟。 顧客需將整捲底片,送至軟片沖洗店沖洗。 唯一的改變,只是將影像儲存在碟片中。

  6. 2022年5月16日 · 柯達失敗了但並非出於你可能認為的原因。 它的故事是數位時代最容易被提起的故事之一,也是被人說錯的故事。 從面對改變卻失敗的案例中,人們常見的經驗啟示是:要更大膽、擁抱創新、冒更多風險,以贏得賽局;然而,這些啟示可能弊大於利。

  7. 2022年5月3日 · 柯達失敗了但並非出於你可能認為的原因。 它的故事是數位時代最容易被提起的故事之一,也是被人說錯的故事。 從面對改變卻失敗的案例中,人們常見的經驗啟示是:要更大膽、擁抱創新、冒更多風險,以贏得賽局;然而,這些啟示可能弊大於利。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柯達的失敗會被人們誤解的根本原因將打開一扇新途徑的大門制定策略和推動有效的轉型否則我們可能走上同樣痛苦的道路。...

  8. 2018年12月11日 · 相機與底片商柯達Kodak是數位轉型失敗的經典案例。 市場對底片的需求在2011年到達史上顛峰,隨後一路急轉直下,之後更是兵敗如山倒。 柯達在跨入數位成像上面臨困難,當時的執行長裴瑞茲(Antonio M. Perez)在2006年就曾公開批評,數位相機是個彆腳生意,因為利潤不佳,又沒有耗材可賺錢。 數位相機可以模組化,對新手而言難度不高,使得柯達即便推出數位相機也必須與許多業者競爭,最終於2012年面臨破產。 柯達並非沒轉型,2005年柯達開始銷售數位相機,一度在北美市場拿下21.3%市占率,遠勝其他日本對手,但這沒有讓企業成功轉型,因為柯達始終沒有從賣出的數位相機中獲利。 那麼這家成立137年的企業轉型失敗的關鍵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