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7日 · 抗原檢測是什麼? 有哪些主要特點? 抗原檢測用於快速診斷(或排除)活躍冠狀病毒感染,又稱快速檢測、抗原快速檢測,快速自測等不同說法,用鼻咽、鼻或咽喉試子或唾液樣本,查病毒表面的蛋白質。 測試陽性結果較凖確,但陰性結果有可能包括「假陰性」,即檢測時已經感染病毒但還沒有形成抗體,所以顯示陰性。 抗原檢測結果如果是陽性,通常可以做核酸檢測以確定是否感染。...

  2. 根據美國 CNN 報導,最常見的新冠病毒檢測方式有三種,分別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 PCR)、抗體檢測(Antibody tests,或稱 Serology tests)和抗原檢測(Antigen tests),本文就為您介紹新冠病毒檢測方式的不同之處

    • 修正草案的菸品分類
    • 各國對新興菸品的規範
    • 電子煙是否有害?
    • 加熱菸品是否有害?
    • 總結

    《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將菸分為「菸品」與「類菸品」兩類:「菸品」是指產品本身含有看得見的菸草或具有類似性質的天然植物,「類菸品」則是改變天然植物的物理型態,再製成可以模仿菸品使用的產品。 目前市面上的一般香菸,是直接燃燒菸草,修法後屬於「菸品」,而加熱菸是烤菸草,修法後同樣屬於「菸品」,與一般香菸同列納管。 電子煙是將菸草精油(可能不含尼古丁)霧化後吸入,屬於「類菸品」,而《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的規範之一,就是「禁止類菸品」。 上述產品都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關於各式菸品的差別,請參考:加熱式菸品?電子煙?傻傻分不清楚。

    WHO 建議先確認各國管制架構與邏輯,再進行產品分類之法制作業。從 WHO 的定義來看,法規上將其歸類為傳統菸品,而不宜另創分類,且加熱菸管制模式應與傳統菸品相同。 美國食藥署 FDA 規定引入美國市場的新菸草產品,必須顯示出對公眾健康的淨收益。在考量這種公眾健康影響時,與可燃香菸相比,產品對使用者造成的風險必須較小。另外,如果一種產品引起更多人開始使用有害的菸草,或導致更少人停止吸菸,那麼該產品必須被拒之門外。 目前美國、英國、歐盟、紐西蘭、日本都將加熱菸列管。至於電子煙外型酷炫、煙油經過調味,恐讓更多青少年抽電子煙的擔憂呢?讓我們先來看看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和歐盟的看法: 1. 美國 CDC 的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調查(YRBSS)數據顯示,比起無調味電子煙,青少年較常抽調味電...

    對電子煙是否比香菸還要更不好的看法分歧,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在 2022 年 9 月新聞稿中表示,美國一個成年人的大型研究發現,未使用紙菸但使用電子煙的人比都沒有使用紙菸及電子煙的人,高出 4.36 倍罹患肺部疾病的風險,而有使用紙菸且使用電子煙的雙重使用者,比有使用紙菸但未使用電子煙的人高出 1.47 倍罹患肺部疾病的風險,顯示使用電子煙和香菸一樣是與肺部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 此外,使用電子煙會增加室內環境空氣中顆粒物和尼古丁濃度。電子煙對尼古丁的暴露變化很大,並且取決於產品特性(包括設備和電子煙油特性),以及設備操作方式。除了尼古丁外,大多數電子煙產品還會包含並釋放出潛在有毒物質。 另一派的看法,例如英國衛生部 PHE 對電子煙看法聲明,用替代性尼古丁傳送設備如尼古丁電子煙,可在減輕吸菸造成...

    無論電子煙還是加熱菸,在美國 FDA 的說明中,都會再三強調「減少有害物質產生」,且會註明「所有菸草製品都是有害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看研究:在一項隨機對照研究中,研究團隊將 301 位受試者分為「持續吸菸組」、「戒菸組」、「改用 glo 加熱菸組」、「從不吸菸組」,進行為期 360 日的研究。結果顯示,加熱菸 glo 產生的有害物質比一般菸品來得少,且抽菸者體內的有害物質量,也在改抽加熱菸後顯著下降,因此研究者認為,glo 對身體的危害少於一般香菸。 上述是菸商進行的研究,我們來看美國 FDA 如何解讀另一項加熱菸研究數據。關於相關研究的詮釋,我們可以參考 FDA 審核加熱菸 IQOS 的過程。2018 年, IQOS 以相似的研究與論述,向 FDA 提出菸草產品上市前申請(P...

    綜合來說,各國為了達到菸草減害(tobacco harm reduction),紛紛透過各種方式鼓勵人們不要抽香菸。有研究指出和原本的香菸燃燒所釋放出的有害物質相比,加熱菸和電子煙的確比較少,但是否還有其他有毒物質,及其所造成的傷害降低或更安全,還需要長期觀察、研究。 目前,世界各國因應國情有不同程度的管制,從保守地列為傳統菸品的替代品,到鼓勵使用者轉換都有。看完這些說明,你認為臺灣適合站在管制光譜的哪一點上呢?

  3. 2021年5月25日 · 吳綺容表示,病毒核酸檢測(PCR) 是診斷新冠肺炎的標準方法,精確度和敏感度都很高,其原理是用可以辨識病毒特定基因的專一性引子抓住檢體中 ...

  4. 2020年9月11日 · 目前,COVID-19 感染通過稱為 RT-PCR 的實驗室檢測確認的,這種檢測是用專業設備,通常要花至少 24 小時才能產生結果。 在很多地方,快速抗原檢測為更多人提供了檢測途徑,無論有無症狀,而且能在醫療機構以外的地方。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1年7月30日 · 新冠肺炎檢測方法介紹—病毒核酸抗原快篩和血清抗體檢測. 新冠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表面上有一根根突起、像皇冠一般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 病毒經由飛沫或接觸到達人體後,會利用棘蛋白上一個稱作「受體結合區(receptor binding domain)」的 ...

  7. 2022年5月13日 · PCR核酸檢測的原理主要是透過多次複製特定的基因片段 (核酸),使特定基因增幅放大 ,讓原本微小及少的病毒有足夠量及濃度被檢測出;首先,會先採集鼻咽腔黏膜檢體,從中萃取出病毒核酸 (此時的核酸濃度很低,無法被觀測),接著,以PCR之技術,將特定病毒基因以2的次方倍連續增幅。 而檢測時常被提及的Ct值是什麼? Ct值的中文是「循環數閥值」和揪出病毒的PCR核酸檢測息息相關,就是儀器偵測病毒的次數,每放大—次2的次方倍就是1單位的Ct值,例如Ct10代表在第10次增幅就偵測到,而Ct30代表要到第30次才偵測得到,當病毒量多,只要放大較少的次數就能觀測到病毒,所以Ct30代表其於檢體上之起始病毒量相對Ct10少 。 這也就是為甚麼。 Ct值越低,病毒量越多,傳染力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