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2日 · 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 (歐新社檔案照) 2023/04/12 22:49.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在法國總統馬克宏因呼籲歐洲戰略自主」、降低對美依賴避免捲入台海問題的言論飽受抨擊之際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11日指出歐洲領袖越來越支持馬克宏推動的戰略自主」,拉開與美國距離的看法。 《政客(Politico)》歐洲版11日報導,米歇爾在與《政客》有夥伴關係的法國電視節目「La Faute à l'Europe」訪問中說,馬克宏的立場,在歐盟領袖中「並不孤立」,儘管馬克宏是以法國總統身分發言,但是他的看法反映出歐盟領袖中,一股日益轉向的趨勢。 這段訪問將在當地時間11日播出。

  2. 2019年11月27日 · 2019/11/27 22:5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即將上任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的團隊27日在歐洲議會投票表決中贏得多數贊成票確定新一屆歐盟執行委員會將於12月1日正式走馬上任綜合外媒報導馮德萊恩的團隊人選今日在歐洲議會以461票贊成157票反對89票棄權下過關新團隊將在週日上任比原定計畫晚了一個月德萊恩先前誓言組建一支男女平等的歐盟行政團隊,27名成員中有13名女性。 這些執委是從除了英國之外的歐盟各個會員國各選出1位。 馮德萊恩今日向歐洲議會議員演講時說,氣候變化和移民問題將是她未來5年的政策核心,她稱氣候變化是歐洲乃至全世界的「生存挑戰」,並說歐洲「有採取行動的責任和領導的權力」。

  3. 2022年6月11日 · 2022/06/11 18:5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1日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與烏克蘭總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商討有關歐盟(EU)候選國地位的事宜。 這是自從2月24日俄羅斯入侵以來,馮德萊恩第二次訪問基輔。 她前一次來訪是在4月8日,當時還探查了遭受俄軍摧殘的布查鎮(Bucha)。 《法新社》報導,在抵達基輔後,馮德萊恩在推特(Twitter)上po文表示,「再次來到基輔感覺很好。 我將與澤倫斯基總統一同評估重建所需的聯合工作,以及烏克蘭通往歐盟道路的進度。 歐洲與你們同在。

  4. 2024年3月7日 · 2024/03/07 16:25.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歐洲議會最大黨中右翼歐洲人民黨EPP宣布將於7日推舉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為候選人助其爭取連任《路透》報導,現年65歲的前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在過去5年任期中,領導歐盟應對了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英國正式退出歐盟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危機。 作為歐盟執委會第一位女性主席,馮德萊恩被看好再次連任。 新的任期中,她將持續面對俄烏戰爭的挑戰,以及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可能重返白宮。 馮德萊恩是7日歐洲人民黨黨內投票的唯一候選人,她必須獲得絕對多數才能獲勝。

  5. 2024年1月8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7日宣布由於他打算競選歐洲議會議員因此將在7月中旬辭去當前職位但他此舉可能會讓立場親俄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掌握歐盟話語權因此招致不負責任的批評身為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監督歐盟高峰會這些峰會對於尋求聯合應對新冠疫情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危機至關重要。 《法新社》報導,米歇爾對比利時媒體表示:「我決定要在2024年6月以候選人身份參與歐洲(議會)選舉......,這代表我會繼續我歐盟理事會主席的工作,直到7月16日以一名歐洲議會議員的身分宣誓就職。 按照歐盟規章,理事會主席辭職後,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該國領導人將自動接下理事會主席的職位,直到11月份選出新的繼任者。

  6. 2023年12月5日 · 即將出席12月7日在北京舉辦的歐中峰會」,歐聯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說歐盟成員國不會永遠容忍與中國間的貿易不平衡不斷擴大。(路透檔案照

  7. 2022年5月10日 ·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9日表示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訊會議討論烏克蘭成為歐盟候選國的相關議題馮德萊恩則推文表示布魯塞爾將在6月就烏克蘭加入歐盟問題發表意見」。 馮德萊恩證實她已和澤倫斯基討論此事並期待收到對於歐盟成員資格問卷調查表的回應。 她表示,歐盟執委會將在6月對此發表意見,意謂支持烏克蘭加入歐盟。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澤倫斯基2月28日簽署烏克蘭申請加入歐盟的申請書,呼籲歐盟啟動「特殊程序」迅速接納烏克蘭。 不過,歐盟27個成員國在3月上旬舉行的高峰會上,對於烏克蘭「快速入盟」的可能性並未達成共識,部分歐盟成員國領袖明確表達反對烏國快速入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