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ishare.ifeng.com

      圖片: ishare.ifeng.com

      • 毛澤東生於湖南湘潭 韶山沖 ,幼年入 私塾 讀書,曾務農,1918年畢業於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1921年參與建立 中國共產黨 ,1927年至1949年主要參與 第一次國共內戰 、 第二次國共合作 、 中國抗日戰爭 、 第二次國共內戰 等重大歷史事件。
      www.wikiwand.com/zh-hk/毛泽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6 天前 · 毛澤東生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毛澤東 出生於湖南湘潭 韶山沖 ,幼年入 私塾 讀書,曾務農。 1918年畢業於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1921年參與建立中國共產黨,後參與 第一次國共內戰 、 第二次國共合作 、 中國抗日戰爭 、 第二次國共內戰 。 自1945年 中共七屆一中全會 出任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至1976年 逝世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上的 第一代 最高領導人 [1] 。

  3.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及中共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核心毛澤東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幼年入私塾讀書曾務農1918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4. 2023年12月24日 · 1893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生於韶山村並在此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離開這個偏僻的山村外出求學留詩給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充滿霸氣豪情。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1959年他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探望,寫下了著名詩篇《七律•到韶山》。 如今,這首詩寫在「毛氏宗祠」的墻上,前面則有毛澤東手持香煙、臉露微笑坐在藤椅的蠟像,旁邊有一張藤椅,吸引遊客排隊與「毛主席」合影。 不過禁止手機拍攝,而是有專門攝影師服務,照片當然是要收費。 毛澤東故居門前有一口清澈的水池。 星島記者攝. 遊客在毛澤東故居前留影。 星島記者攝. 遊客排隊進入毛澤東故居。 星島記者攝. 故居中的天井。 星島記者攝. 遊客排隊進入毛澤東故居。 星島記者攝.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生平
    • 歷史貢獻
    • 人物評價
    • 大事年表
    • 主要作品

    毛主席一般指本詞條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

    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中文名:毛澤東

    •別名:石三伢子、二十八畫生 等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漢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府湘潭縣韶山沖

    •出生日期:1893年12月26日

    毛澤東,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辛亥革命爆發後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11月,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1月國共合作後,在國民黨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曾在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編《政治周報》,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後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著作,指出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無產階級領導農民鬥爭的極端重要性,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思想。

    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後,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緊急會議上,他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並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到湖南、江西邊界領導秋收起義。接著率起義部隊上井岡山,發動土地革命,創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同朱德領導的起義部隊會師,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他任黨代表、前敵委員會書記。以他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在國民黨政權統治比較薄弱的農村發展武裝鬥爭,開創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和全國政權的道路。他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對這個問題從理論上作了闡述。

    1930年5月,寫《反對本本主義》,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的著名論斷。8月,紅軍第一方面軍成立,任總政治委員。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選為主席。1933年1月,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從1930年底起,同朱德領導紅一方面軍戰勝了國民黨軍隊的多次“圍剿”。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領導集團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以後,毛澤東被排斥於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導致紅一方面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1934年10月,參加紅一方面軍長征。長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召開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10月,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結束長征。12月,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闡明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1936年12月,同周恩來等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這成為由內戰到第二次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時局轉換的樞紐。同月,寫《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1937年夏,寫《實踐論》和《矛盾論》。 抗日戰爭開始後,以他為首的中共中央堅持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努力發動民眾,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建立了許多大塊的抗日根據地。1938年10月,在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指導原則。在抗日戰爭時期,他發表《論持久戰》、《〈共產黨人〉發刊詞》、《新民主主義論》等重要著作。1942年2月,領導全黨開展整風運動,糾正主觀主義和宗派主義,使全党進一步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基本方向,為奪取抗日戰爭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1943年3月,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5月,領導根據地軍民開展生產運動,度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

    1945年4~6月主持召開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作《論聯合政府》的報告。大會制定了“放手發動民眾,壯大人民力量,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的戰略。毛澤東思想在這次大會上被確定為中共的指導思想。他從七屆一中全會起至1976年9月9日逝世為止,一直擔任中共中央主席。

    一、毛澤東引導中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二、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開闢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開始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三、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艱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對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毛澤東雖然在晚年犯了嚴重的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不可爭論的功績遠大於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敬。中國共產黨在他逝世5年以後,對他的全部革命活動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員會決議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評價。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1893-1910年

    1893年 12月26日,誕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 1902年-1909年 在家鄉韶山六所私塾讀書,接受中國傳統的啟蒙教育。 1910年 秋季,考入湖南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國小堂讀書。此期間受康有為、梁啓超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

    1911-1920年

    1911年 春季,到長沙,考入湘鄉駐省中學讀書。期間,讀到同盟會辦的《民立報》,受其影響,撰文表示擁護孫中山及同盟會的綱領。 10月,回響辛亥革命,投筆從戎,在湖南新軍當列兵。半年後退出。 1913年 春季,入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預科讀書。 1914年 秋季,編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本科第八班。在校期間,受楊昌濟等進步教師的影響,成為《新青年》雜誌的熱心讀者,崇拜陳獨秀、胡適。 1918年 4月14日,同蕭子升、何叔衡、蔡和森等發起成立新民學會。 6月,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 8月,為組織湖南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第一次到北京。在北京期間,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管理員,得到李大釗等人幫助,開始接受俄國十月革命的思想影響。 1919年 4月6日,從上海回到長沙。 5月,回響五四運動,發起成立湖南學生聯合會,領導湖南學生反帝愛國運動。 7月14日,主編的湖南學生聯合會會刊《湘江評論》在長沙創刊。7月至8月,連續撰寫並發表《民眾的大聯合》長文。 10月5日,母親文氏病逝,聞迅從長沙趕回韶山。8日,在母親靈前寫成《祭母文》。 12月,為領導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的運動,第二次到北京。在京期間,讀到《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書籍。 1920年 5、6月間,在上海會見陳獨秀,同他討論讀過的馬克思主義書籍等問題。 8月初,同易禮容等在長沙發起成立文化書社,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新文化。 8月至9月,參加籌備成立俄羅斯研究會。 11月25日,致信羅章龍,提出新民學會,“要變為主義的結合才好。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 11月,同何叔衡等組織長沙共產主義小組。 12月1日,致信給蔡和森、蕭子升和其他在法會友。信中表明自己接受馬克思主義,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在長沙籌建社會主義青年團。同楊開慧結婚。

    1921-1930年

    1921年 1月1日至3日,同何叔衡、彭璜、周世釗、熊瑾玎等十餘人在長沙潮宗街文化書社召開新民學會會員新年大會。在會上提出新民學會應以“改造中國與世界”為共同目的,贊成用“俄式”方法改造中國。 7月23日至8月初,同何叔衡作為長沙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8月,回長沙,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與何叔衡創辦湖南自修大學。 10月10日,建立中共湖南支部,任書記。 1922年 5月,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成立,任書記。 9月至12月,組織領導粵漢鐵路工人、安源路礦工人、長沙泥木工人等一系列罷工運動,推動湖南工人運動迅速走向高潮。 1923年 4月,離開長沙到達上海,在中共中央工作。 6月,在廣州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局委員、並擔任中央局秘書。 9月16日,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並受國民黨本部總務部副部長林伯渠的委託,回到長沙,籌建湖南國民黨組織。 1924年 1月,在廣州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2月,到上海,任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委員、組織部秘書等職。 12月,回湖南養病。 1925年 2月,回到韶山,一面養病,一面開展農民運動。 9月,到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籌備工作。 10月,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 12月1日,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一文。 12月5日,主編的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刊物《政治周報》創刊。 1926年 1月,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繼續當選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3月18日,在廣州國民黨政治講習班紀念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集會上發表講演,題為《紀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義》。 3月,蔣介石在廣州製造中山艦事件,同周恩來等力主反擊。 5月至9月,主辦國民黨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任所長。 11月,到上海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不久到武漢,創辦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12月,在長沙出席湖南全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會和第一次農民代表大會。 1927年 1月4日至2月5日,在湖南考察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五縣農民運動。 3月,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在武漢出席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 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 4月27日至5月10日,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會議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 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寧漢合流,大革命失敗。 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同宋慶齡等二十二名國民黨中央委員聯名發表《中央委員宣言》,譴責蔣介石、汪精衛背叛國民革命。 8月7日,出席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思想,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到湖南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9月9日,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在去江西銅鼓蕭家祠第三團團部途經瀏陽張家坊時,被團防局的清鄉隊抓住,押送途中機智脫險。 9月,秋收起義受挫後,率起義部隊向羅霄山脈中段進軍。 10月,到達江西寧岡縣茅坪,開始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1月,遭到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錯誤指責,被撤銷政治局候補委員職務。 1928年 4月,率部在江西寧岡縣礱市同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軍餘部和湘南起義農軍會師。 5月,擔任兩支部隊合編成的工農革命軍(後改稱中國紅軍)第四軍黨代表、軍委書記。 7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 10月,為中共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起草決議案,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11月25日,代表中共紅四軍前委給中央寫報告,總結井岡山工農武裝割據的經驗。 12月,主持制定井岡山《土地法》。 1929年 1月,同朱德、陳毅率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至1930年春贛南、閩西兩塊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 4月,主持制定興國《土地法》。 6月,出席在龍巖召開的中共紅四軍第七次代表大會,關於紅軍的任務、政治工作和軍事工作等問題的正確意見未被接受,原由中共中央指定他擔任的前委書記職務被改選他人擔任。會後,離開紅四軍主要領導崗位,到閩西休養並指導地方工作。 7月,指導召開中共閩西第一次代表大會。 9月,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發出指示信,肯定了毛澤東關於紅軍的行動策略和建設一支堅強的人民革命軍隊的正確主張。 12月,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主持召開中共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在會上作政治報告,並起草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 1930年 1月,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闡述關於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 5月,在江西尋烏作調查;同時撰寫《反對本本主義》一文,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8月,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和中共總前敵委員會書記。 9月,在中共六屆三中全會上被選為政治局候補委員。 12月30日至次年1月3日,同朱德等指揮紅一方面軍粉碎國民黨軍第一次“圍剿”。

    《毛澤東選集》:毛澤東的主要著作集。

    《毛澤東文集》: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人民出版社1993年起陸續出版,編入了《毛澤東選集》以外的毛澤東重要文稿。

    《毛澤東詩詞》:毛澤東創作的舊體詩詞作品。

    (概述內容來源於)

  5. 自1945年起任 中共中央主席 和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成为 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1949年起终身担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 泽东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及 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的 领导核心 。 泽东生于湖南湘潭 韶山冲 ,幼年入 私塾 读书,曾务农,1918年毕业于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1921年参与建立 中国共产党 ,1927年至1949年主要参与 第一次国共内战 、 第二次国共合作 、 中国抗日战争 、 第二次国共内战 等重大历史事件。 泽东在1942年发动 整风运动 ,并于1945年在 中共七大 上确立其领导地位 [註 3] 。 1949年出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主席,1954年至1959年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6. 2023年12月27日 · 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23] 、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 [16] [23] 。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他對 馬克思列寧主義 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 毛澤東思想 。 [34-35] 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主席”。 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時代 》雜誌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中文名. 毛澤東. 別 名.

  7. www.wikiwand.com › zh-hk › 毛泽东毛澤東 - Wikiwand

    Close. 毛澤東生於湖南湘潭 韶山沖 ,幼年入 私塾 讀書,曾務農,1918年畢業於 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1921年參與建立 中國共產黨 ,1927年至1949年主要參與 第一次國共內戰 、 第二次國共合作 、 中國抗日戰爭 、 第二次國共內戰 等重大歷史事件。 毛澤東在1942年發動 整風運動 ,並於1945年在 中共七大 上確立其領導地位 [註 3] 。 1949年出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主席,1954年至1959年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 此外,毛澤東還先後兼任過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 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 主席、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 暨名譽主席等職務。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