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标音 官话 (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 Wéijī bǎikē - 通用拼音 Wéiji bǎike - 威妥瑪拼音 Wei 2-chi 1 pai 3-k'e 1- 國際音標[we ɪtɕi pa ɪkʰɤ ]- 國語羅馬字 Weiji baeke - 注音符號 ㄨㄟˊ ㄐㄧ ㄅㄞˇ ㄎㄜ 闽语- 白話字 Uî-ki pah-kho - 臺語 羅馬字拼音 Uî-ki pah-kho - 閩東語 平話字

  2. 概論. 共通語. 漢語不同分支不一定能 互通 ,不過不同漢語分支的人一般通曉 標準官話 , 現代標準漢語 國語 、 普通話 、 新馬華語 等大致相同的變體,僅有個別字詞的讀音有些微分別。 書面共通語通常指現代 官話白話文 。 漢語圈 的中小學多有 中國語文科 ,教授漢字、漢語語法、文學,又稱 語文 課、中文堂、國文課、 華語 課。 現時,在 中國大陸 ,漢語標準為 普通話 ——以 北京話 为标准语音、以 官話白話文 著作作为 語法規範 ,並以此教授語文課。

    • 历史
    • 政治
    • 居民与宗教
    • 经济
    • 行政区划
    • 重要城镇
    • 外交
    • 軍事
    • 教育
    • 外部連結

    公元8至16世纪,在尼日尔河中上游地区先后出现过三个强大国家: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11至18世纪在乍得湖地区兴起了博尔努帝国。加纳王国和马里帝国的统治中心虽然不在尼日尔,但通过贸易往来而对该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尼日尔的西部和中部都曾经是桑海帝国的一部分。 1897年~1900年被法国佔领,1904年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屬尼日軍管地),1940年代并入法屬西非。 1960年8月3日獨立,哈馬尼·迪奧里成為首任總統。1974年4月,武裝部隊參謀長賽義尼·孔切發動政變奪權。孔切一直掌權至1987年11月去世,由阿里·賽義布繼任。1993年3月,馬哈曼·奥斯曼在該國首次民主總統選舉中勝出,不過他的政府在1996年1月被軍人發動政變推翻。坦賈·馬馬杜在1999年11月當選總統,2004年12...

    實行半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行政首腦和武裝部隊統帥,通過兩輪多數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坦賈·馬馬杜曾於2009年提出修改憲法,更改連任限制,引起爭議。 總理為政府首腦,由總統根據議會多數黨團的提名人選任命,對議會負責。

    人口

    2011年估計尼日爾全国人口1574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人。人口主要集中在尼阿美及其周邊地区。人口结构相对年轻,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2%。

    民族

    全國有5個主要部族:豪薩人(佔全國人口56%)、哲爾馬-桑海人(22%)、富拉尼人(8.5%)、圖阿雷格人(8%)和卡努里人(4%)。

    语言

    官方語言為法語,但日常使用的人不多。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語言,豪薩語可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通用。

    經濟產業

    农业是尼日尔最基本的经济生产部门。但由于长期干旱,粮食长时间不能自给。畜牧业是尼日尔的经济支柱之一,在出口贸易中仅次于铀矿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0%,占外汇收入的50%。此外尼日爾是鈾元素出口國之一,尼日尔的铀矿发现於1950年代。现已探明储量为21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居世界第五位。1992年,尼日尔成为仅次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世界第四大产铀国。此外尼日尔的采金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产金地是萨米拉(Samira)和利比里(Libiri)。並且尼日尔有比较丰富的磷酸盐,储量达12.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此外,尼日尔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也比较重要。

    發展程度

    尼日爾的發展十分落後,甚至比其他非洲國家還要落後。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17年人類發展指數,尼日爾排行最後,而人均收入亦十分低,在2018年尼日爾人均收入只有約1,200美元(購買力平價)。有超過40%的人口每日生活费低於1.9美元。 尼日尔高度依赖尼日利亚作为电力供应国。

    尼日行政區劃,全國一級有7個大區(Regions)和1個首都區(capital district),二級36個省(départements),三級265區(communes)。 1. 阿加德茲(Agadez) 2. 迪法(Diffa) 3. 多索(Dosso) 4. 馬拉迪(Maradi) 5. 塔瓦(Tahoua) 6. 蒂拉貝里(Tillabéri) 7. 津德爾(Zinder) 8. 尼亞美(Niamey,首都)

    尼日尔1963年7月7日与中華民國政府建交,1974年7月20日改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交,1992年7月30日尼日尔再同中華民國政府復交四年,直至1996年8月19日尼日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二度復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 截至2020年2月,尼日尔已与107个国家建交。

    多國在尼日尔駐軍打擊萨赫勒地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截至2023年7月,法国在尼日尔有1,000至1,500名军人,美国在尼日尔的驻军约有1,100人,有两个无人机基地。意大利在尼日尔的驻军约有300人。欧盟在尼日尔有大约50至100名军人。 但自尼日總統巴祖姆2023年被軍政府推翻,此後切斷與前殖民國家法國的軍事和外交關係,並撤銷與美國的合作協議,自尼日政變之後,歐盟已暫停與該國的安全合作。康拉德·阿登納基金會專家萊辛表示,尼日軍政府擔心西非國家政治和經濟聯盟將對尼日進行實際干預,從而轉向俄羅斯尋求防空系統和軍事援助。 马里、尼日與布吉納法索三國軍政府代表,在2023年09月16日簽署名為《薩赫勒國家聯盟》(Alliance of Sahel States)協議,宣布三國只要其中一國遭受襲擊...

    尼日尔教育水準十分落后,成人识字率只有16.5%,妇女更僅有7%。 目前尼日尔有两所大学,一所是尼亚美阿卜杜·穆穆尼大学,另一所是设在萨伊地区的萨伊伊斯兰大学。前者是国立大学,后者是伊斯兰会议组织开设的。

    Nig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World Factbook.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开放目录项目中的“尼日尔”
  3. 雖然由於近海而氣候溫和,但是由於背靠山區而常常颳風,“風城”之譽。 北大西洋漂流 帶來了雨水和霧,但是其降雨量並不如西邊的其他城市,如格拉斯哥等那樣多。

  4. 1822年英國總督從巴斯拉遷至科威特。 加入鄂圖曼. 1871年,科威特酋長國被納入 鄂圖曼帝國 的勢力版圖中,其領土被規劃在 巴士拉州 (現今為伊拉克的一個省份),设为一个“ 卡扎 ”,但實際上仍科威特酋長國仍保持部分自治地位。 1896年,薩巴家族首長 穆巴拉克 (英语:Mubarak Al-Sabah) 自立為王,因擔心 土耳其 出面干涉科威特政局,於是央請英國保護。 1897年7月,穆巴拉克邀請英國部署砲艇沿科威特海岸。 這就導致了所謂的「首次科威特危機」,其中土耳其人要求英國停止干涉他們的帝國。 最後,在鄂圖曼帝國的同意下,並未演變成 戰爭 。 受英國保護的自治. 科威特保护国的城墙(1937年)

  5. 第二次大战在1563年,缅甸王 勃印曩 与阿瑜陀耶王 摩訶·查克臘帕 (英语:Maha Chakkraphat) 交戰,此次大战叫“白象战争”,战争结果摩诃·查克腊帕认输,阿瑜陀耶王国损失惨重,也送贡品给勃印曩一对 白象 。. 第三次在1568年,阿瑜陀耶王 瑪欣他拉提拉 ...

  6. 上海境内最早的人类文明遗迹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的遗迹。 公元4至5世纪时的 晋朝 , 松江 [註 4] 和滨海一带即有渔民聚集,逐渐发展为一个渔港和商贸集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