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金融保險機構支持洛陽地方經濟發展業績考核激勵辦法的通知》(洛政辦201610號精神和綜合考評結果經市政府同意決定對洛陽農村商業銀行系統等24家金融機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洛陽市分公司等18

  2. 洛陽銀行內設21個職能部門現有139家分支機構含總行營業部和鄭州許昌三門峽焦作南陽平頂山信陽安陽鶴壁駐馬店等10家異地分行及129家支行),從業人員2000餘人

  3. 2022年1月26日 · 洛陽銀行內設21個職能部門現有139家 [1] 分支機構 (含總行營業部和 鄭州 、 許昌 、 三門峽 、 焦作 、 南陽 、 平頂山 、 信陽 、 安陽 、 鶴壁 、 駐馬店 等10家異地分行及129家 支行 ),從業人員2000餘人。 截至2016年末,洛陽銀行 註冊資本 26.50億元,資產總額達1800億元,存款突破1000億元,貸款達600億元 [2] ;監管評級連續八年達到二級,自身的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得到持續提升。 2022年5月,中原銀行吸收合併洛陽銀行獲銀保監會批准。 [19] [21] 公司名稱. 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外文名. BANK OF LUOYANG CO.,LTD. 成立時間. 1997年11月28日. 總部地點. 洛陽市. 經營範圍. 金融服務.

  4. 洛陽市金融工作局是洛陽市機構改革新組建的政府組成部門。 (一)綜合科。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以及安全、保密、政務公開等工作;負責重要文件起草審核工作;負責擬訂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負責機關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和隊伍建設工作;負責全市金融人才工作;負責機關離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歷史沿革
    • 行政區劃
    • 地理環境
    • 自然資源
    • 人口
    • 經濟
    • 社會事業
    • 交通運輸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級市,洛陽市總面積1523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里,河南省西部,東西長約179公里,南北寬約168公里。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洛陽繁衍生息,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2-24.6℃,洛陽市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複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洛陽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黃河、洛河、伊河、澗河、汝河等。

    洛陽市有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等遺址。截至2019年3月,洛陽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70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28處。洛陽市有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河洛文化旅遊節等節日活動。洛陽市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2018年末,洛陽總人口713.67萬人,常住人口688.85萬人,城鎮常住人口396.57萬人。截至2019年1月,洛陽下轄1個縣級市、8個縣、6個區。2018年,洛陽市地區生產總值4640.8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5.1:44.6:50.3,人均生產總值達67707元。

    •中文名稱:洛陽

    •外文名稱:Luoyang

    •別名: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

    •行政區類別:地級市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下轄地區:6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8個縣

    地名由來

    洛陽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名。

    建制沿革

    遠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兩岸及伊、洛、瀍、澗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著許多氏族部落,新中國成立後在洛陽一帶發現的孫旗屯遺址、王灣遺址、矬李遺址等近200處聚落遺址,便是當時人們居住、生活的地方。禹劃九州,河洛屬古豫州地。洛陽是夏王朝立國和活動的中心地域,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為都。 前1600年,商朝建立。商湯建都西亳(二里頭遺址東北約6千米)。 前1046年,西周代殷後,為控制東方地區,開始在洛陽建設國都。周公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史稱成王“初遷宅於成周”,“定鼎於郟鄏”,曾遷殷頑民於成周,並以成周八師監督之。當時洛陽稱洛邑、新邑、大邑、成周、天室、中國等,亦稱周南。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是為東周。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漢王元年(前206年),項羽封申陽為河南王,居洛陽。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後遷長安,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轄洛陽、河南(漢置,治王城)、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東)及鞏、滎陽、新鄭、中牟、開封等22縣。漢武帝置十三州部刺史,河南郡屬司隸。西漢末年,王莽篡政,改洛陽為宜陽,設“新室東都”和“中市”。 漢光武建武元年(25年),劉秀定都洛陽,改洛陽為雒陽。 建武十五年(39年),更河南郡為河南尹。 漢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戶二十萬八千四百八十六,有口一百零一萬零八百二十七”。 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陽,變雒陽為洛陽,設司隸校尉部。 泰始元年(265年),西晉代魏,仍以洛陽為都。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陽置洛州。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開皇元年(581年),在洛陽置東京尚書省;次年,置河南道行台省;三年,廢行台,以洛州刺史領總監;十四年,於金墉城別置總監。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城以西18里處,新建洛陽城。同年,改洛州(東魏改司州置)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復置洛州,轄河南、洛陽、偃師、緱氏、閿鄉、桃林、陝、熊耳、澠池、新安、鞏、宜陽、壽安、陸渾、伊闕、興泰、嵩陽、陽城等18縣。 唐代,自高宗始仍以洛陽為都,稱東都。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總管府,轄洛州、鄭州、熊州、榖州、嵩州、管州、伊州、汝州、魯州等九州,洛州轄洛陽、河南、偃師、緱氏、鞏、陽城、嵩陽、陸渾、伊闕等9縣。 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十道,洛陽屬河南道。 顯慶二年(657年),置東都。 開元元年(713年),改洛州為河南府。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於洛陽置都畿道。天寶年間,改東都為東京。洛州、河南府均治洛陽。 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始,改東都為神都,對都城進行擴建,修建了明堂、萬國天樞等。 唐天祐四年(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均曾都洛陽,後漢、後周以洛陽為陪都。 宋,以洛陽為西京,置河南府。 金代,定洛陽為中京,改河南府曰金昌府,並河南縣入洛陽縣。 自元代始,洛陽不復為京,降為河南府治。 明代,河南府轄洛陽、偃師、鞏縣、孟津、登封、新安、澠池、宜陽、永寧、嵩縣等10縣,是伊王和福王的封地。 清代,洛陽仍為河南府治。 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署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 民國九年(1920年),直系軍閥吳佩孚盤踞洛陽,在洛陽設定了兩湖巡閱使公署和陸軍第三師司令部。 民國十二年(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適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適洛辦公。“七七事變”後,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民黨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駐洛陽。 民國二十七年(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解放,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陽縣城區為市,與洛陽縣並置。次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次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宜陽等縣。 1956年,相繼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 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 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亦改屬洛陽市。 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 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建都朝代

    截至2019年1月,洛陽市下轄1個縣級市、8個縣、6個區,洛陽市人民政府駐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開元大道228號。

    位置境域

    洛陽市總面積1.52萬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地處東經112°16'-112°37',北緯34°32'-34°45',東西長約179千米,南北寬約168千米。橫跨黃河中下游南北兩岸,東鄰鄭州市,西接三門峽市,北跨黃河與焦作市接壤,南與平頂山市、南陽市相連。 洛陽市

    地形地貌

    洛陽市地勢西高東低,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複雜,其中山區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 洛陽市位於豫西地區與東秦嶺褶皺系,地勢西高東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脈。伏牛山自西南橫貫南部,外方山為東南屏障,熊耳山自西南斜貫中部伸向東北,崤山位於西部。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為伏牛山分支,海拔600-1000米;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為伊、洛河分水嶺;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內最高點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氣候

    洛陽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2-24.6℃,無霜期210天以上,年降水量528-800毫米,年日照為2200-2300小時,年均濕度60-70%。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滿、雹、暴雨、乾熱風等。

    水資源

    洛陽市大小河流中分別建有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不同類型的水庫。洛陽市多年平均(1980年-1999年)水資源總量為28.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26.27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6.79億立方米,重複計算量14.96億立方米。洛陽市平均產水規模為18.53萬立方米/平方千米,其中孟津縣產水模數最小,只有10.61萬立方米/平方千米,欒川縣產水模數最大為26.07萬立方米/方千米。

    植物資源

    洛陽市保有林地437.38萬畝,木本植物有85科252屬831種,占河南省的69.3%。其中,國家、河南省保護植物64種,占河南省的70%。 洛陽的森林資源主要以化工原料植物、藥用植物、油料植物、澱粉植物和野生果品植物為主,洛陽的古樹名目繁多。據統計百年以上樹齡的有49種,2000餘株,其中古樹群12處,2萬多株散生近千株。

    動物資源

    洛陽市轄區地跨世界動物地理區劃中的古北界和東洋界的分界線——伏牛山主脈。動物資源分布以分界線以北面積最大,鳥獸以狐、狼、豹、狸、獾、黃融、石雞、環頸、雀形目、隼形目、鶚形目為優勢種,其中鳥類主要集中在新安、孟津、吉利3個縣(區)的黃河沿岸灘涂濕地。分界線以南鳥類資源多。金錢豹、梅花鹿、大靈貓、黑鶴、八哥、竹葉青蛇有少量分布,青羊、蘇門羚、金雕、紅腹錦雞、大魄、狐、獾、貂、狸、豹貓、麝等經濟鳥獸較分界線以北為多。洛陽市擁有野生陸脊椎動物365種(另9亞種),占全國野生陸脊椎動物的15.89%,占河南省的77.2%。其中,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12種,二級野生保護動物58種,占全國野生保護動物種數的78.65%;河南省重點野生保護動物30餘種,占河南省重點野生保護動物的83.33%。

    人口數量

    2018年末,洛陽總人口713.6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3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02.97萬人。年末常住人口688.8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60萬人,其中市區人口224.93萬人。年末城鎮常住人口396.57萬人,城鎮化率為57.57%,比上年末提高1.55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7.97萬人,出生率11.19‰;死亡人口4.44萬人,死亡率6.23‰;自然變動淨增人口3.53萬人,自然增長率4.96‰。

    民族構成

    洛陽市是多民族聚居地。洛陽市共有45個民族成份,其中漢族人口約占洛陽市總人口的98.8%,其他少數民族約占洛陽市總人口的1.2%,其中超過1000人的民族有回族、滿族和蒙古族。少數民族以回族為主,近6萬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0%以上。

    綜述

    2018年,洛陽市地區生產總值4640.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7.1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2067.6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2336.1億元,增長9.0%。三次產業結構為5.1:44.6:50.3。人均生產總值達67707元,增長7.2%,折合美元為10232美元(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 2018年,洛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82元,比上年增長9.0%;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992元,增長6.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35元,增長8.0%;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115元,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7元,增長9.0%;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745元,增長3.8%。

    第一產業

    2018年末,洛陽市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74.56萬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374.19萬畝,比上年減少0.13萬畝;玉米種植面積277.27萬畝,減少16.38萬畝。蔬菜種植面積97.65萬畝,增加1.19萬畝。油料種植面積59.84萬畝,增加10.35萬畝。全年糧食產量250.54萬噸,比上年增加25.49萬噸,增長11.3%。其中,夏糧產量118.25萬噸,比上年減少1.60萬噸,下降1.3%;秋糧產量132.29萬噸, 比上年增加27.09萬噸,增長25.7%。小麥產量118.14萬噸,比上年減少1.70萬噸,下降1.4%;玉米產量98.99萬噸,比上年增加18.51萬噸,增長23.0%。年末農用拖拉機20.3萬台,農村用電量24.32億千瓦時,化肥施用量(折純)24.07萬噸。年末農用拖拉機20.3萬台,農村用電量24.32億千瓦時,化肥施用量(折純)24.07萬噸。

    第二產業

    2018年,洛陽市全部工業增加值1772.9億元,比上年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7.2%;集體企業增長17.8%,股份制企業增長7.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0.8%。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3.3%,製造業增長8.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1.7%。 2018年,洛陽市規模以上工業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4.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0.5%,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15.2%,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3.9%,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2.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72.7%。全年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6.9%,利潤總額增長18.7%。全年建築業增加值294.8億元,比上年下降0.5%。資質內建築業企業628家,比上年增加6家。

    科學技術

    據洛陽市發改部門統計,2018年末,洛陽市共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97個,其中國家級14個;省級以上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83個,其中國家級9個。據科技部門統計,年末共有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2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0個。據智慧財產權部門統計,全年共申請專利13884件,比上年增長29.5%;授權專利8987件,增長54.5%。截至年底,有效發明專利6911件,增長10.5%。全年簽訂技術契約1308份,成交金額36.82億元。

    教育事業

    據洛陽市教育部門統計,2018年,洛陽市共有高等教育學校10所,招生5.87萬人,在校生16.32萬人,畢業生3.98萬人。普通高中81所,招生4.94萬人,在校生14.28萬人,畢業生4.49萬人。普通國中318所,招生9.59萬人,在校生27.98萬人,畢業生8.94萬人。國小845所,招生10.53萬人,在校生60.07萬人。幼稚園1238所,在園幼兒26.27萬人。中等職業學校67所,招生2.92萬人,在校生8.99萬人。特殊教育學校14所,招生346人,在校生1529人。

    文化事業

    據洛陽市文化、廣電部門統計,2018年末,洛陽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39個,文化館17個,公共圖書館17個,博物館69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省文物保護單位122處。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12台,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2台。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97.76%,電視人口覆蓋率98.1%。市級電視台周播出時間491.43小時,市級廣播電台日播出時間61.0小時。 洛陽市歷史文化博物館 洛陽市自然科學博物館 洛陽市專題性博物館 洛陽市曲劇團

    運輸

    據洛陽市交通部門統計,2018年,洛陽市公路運輸貨物周轉量761.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0.9%;貨物運輸量2.63億噸,增長8.1%。旅客周轉量55.5億人公里,下降1.3%;旅客運輸量1.07億人次,下降2.8%。民航貨物吞吐量1326.3噸,下降9.4%;民航旅客吞吐量131.4萬人次,增長49.3%。

    交通

    •航空 洛陽北郊機場於1986年開工興建,1987年9月26日正式通航。2008年,洛陽北郊機場改擴建工程啟動,2010年4月新候機樓投入運行,新建航站樓面積14800平方米。2016年,洛陽北郊機場新增加的3個停機位和除冰坪投入使用,停機坪總面積達到62580平方米。2018年,洛陽北郊機場旅客吞吐量131.51萬人次,同比增長48.72%;貨郵吞吐量1339.13噸,同比下降8.81%。 •鐵路 城際鐵路: 鄭洛城際鐵路,洛陽-新鄭機場城際鐵路,焦洛城際鐵路,洛平城際鐵路。 •捷運 洛陽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4條線路組成,總長102.6千米,設車站63座,其中換乘車站8座。 洛陽捷運第一期第一階段建設列表 •公路

  5. 洛陽銀行 ,全稱 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是總部位於 中國 河南省 洛陽市 的一家城市銀行。 歷史 [ 編輯] 洛陽銀行成立於1997年11月,名稱最初為 洛陽商業銀行 或 洛陽市商業銀行 ,屬地方性城市商業銀行。 2009年3月,更名為洛陽銀行,並啟用新行標,進入跨區域服務階段。 在 鄭州 、 三門峽 、 信陽 、 焦作 、 許昌 、 平頂山 、 鶴壁 、 安陽 、 南陽 、 駐馬店 等地設有分行。 [2] 2021年10月27日, 中原銀行 發佈公告,其董事會通過擬由本行吸收合併 [3] 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平頂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及 焦作中旅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4] [5] 參考資料 [ 編輯] ^ 洛阳银行董事长. [2011-06-22].

  6. 洛陽市洛龍區金融工作局是洛陽市洛龍區機構改革組建的新部門,為洛陽市洛龍區人民政府工作部門。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市金融工作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搞好全區金融業發展分析研究,提出促進全區金融業發展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