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31日 · 健康碼健康身份的認證也是疫情下的一個特殊產物以下就通過Q&A的形式讓讀者全面了解這個健康追蹤系統的功用和模式2月20日浙江杭州地鐵站進站口樹立的健康碼健康碼的QRcode實施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居民憑碼通行。 (中新社) Q1健康碼是甚麼港版健康碼又稱為港康碼」,持有健康碼的人士往返粵港澳三地時可獲豁免 14 日隔離檢疫。 每個健康碼有效期為 7 日,過期需再次申請才能獲豁免檢疫。 在內地,健康碼是手機APP上的「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碼,由各地政府運營的後台系統根據用戶自主申報和防疫大數據自動審核生成,作為疫情時期的數字化健康證明,憑碼通行公交地鐵、社區、辦公場所、商場超市、機場車站等場所。

  2. 2021年10月3日 · 港版健康碼一旦有追蹤功能易引發私隱問題如全民強制使用亦會經常來往中港兩地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內地健康碼系統利用手機的大數據去找出與確診者有相同曝露史的人,「一夜之間就可以轉咗做黃碼」,持黃碼的人無法坐地鐵的士也不能進入公共場所但內地人並不會埋怨,「佢哋唔會投訴」,因為大家都明白是為了抗疫。 盧寵茂直言,有人覺得使用定位、電訊商提供資料去追蹤是侵犯私隱,但他則認為疫症就如戰爭,必然「好多自由會失去」。 他稱內地市民對於使用科技抗疫感到自豪,因為大部份人仍能享自由。 延伸閱讀: 健康碼|田北辰:過關前需先裝特別版安心出行 紀錄在港14天行蹤. 健康碼|通關後僅港康碼未能暢遊內地 下載多一個程式先通行無阻.

  3. 2020年11月23日 · 創新及科技局長薛永恒在電台節目中表示港版健康碼只是為了過關使用設追蹤功能是不設實際」。 他續指港版健康碼只是為了日後疫情穩定後市民通關去廣東或澳門用途一定不會用於市民出入公眾場所的條件,「諗都無諗過」。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2月2日 · 據政府所言港康碼系統目前有兩功能包括註冊帳戶以及登入健康碼之用不過轉換至粵康碼澳康碼系統的功能則要稍後才開通註冊港康碼帳戶需實名登記亦須提供住址電話號碼等至少五項資料而每步亦要提交證明登記例如登記輸入身份證後資料會同入境處身份證數據庫比對用戶首次登入亦須再輸入身份證明文件個人密碼等。 登記完成後,如要下載港康碼,用戶須上傳「安心出行」應用程式的出行紀錄,可透過安心出行程式附加按鈕,直接輸入港康碼的帳戶號碼及密碼。 + 2. 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今日在「香港健康碼」記者會中交代登記步驟,港康碼網站為 www.healthcode.gov.hk ,由12月10日上午9時起開放登記。 系統會24小時開放予市民登記,有約45分鐘時間。

  6. 2020年8月24日 · 薛永恒指港版健康碼只是為了日後疫情穩定後市民通關去廣東或澳門用途一定不會用於市民出入公眾場所的條件,「諗都無諗過」。 他說內地的健康碼有追蹤功能一方面是因為內地手機實名制民眾也支持但在健康碼中加入追蹤功能追查驗出對病毒呈陰性反應人士的行蹤是不切實際強調有關安排不關乎技術問題認為現時最重要是先做好通關用的健康碼。 01實測咽喉拭子採樣 . + 1. 另外9月初會再次派發「铜芯抗疫」口罩,主要是為了應付冬季的疫情。 他說第一輪派發了400萬至500萬口罩,效果很好,早前已登記的市民會再獲派發,未登記的可以再去郵局等地領取。

  7. 2021年10月3日 · 當用微信打開健康碼界面可查看自己的防疫健康信息當中的信息僅為自己所申報的內容並無顯示具體的行程記錄如在何處消費吃飯停留等張小姐表示目前僅有健康碼不能在內地暢行還需要登記由中國政府網及工信部中國信通院開發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下稱行程卡」)。 「行程卡」亦是以微信內部小程序運營,根據中國政府網資料,「行程卡」無須填寫身份證、家庭住址、不收集其他個人信息,「充分保護用戶隱私」。 不過該程序則是利用內地惟三家通訊服務商(中移動、聯通、電信)的通信大數據運營,支持查詢用戶過去14日內曾經到訪的國家和內地城市(曾駐留4小時以上)。 行程卡會顯示過去14日曾到訪的地點。 (網上圖片) 張小姐表示,想要在內地城市暢通無阻,「行程卡」與當地「健康碼」缺一不可。

  8. 2020年8月22日 · 香港健康碼內儲存的資料為出入境需申報的個人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證件號碼聯絡電話以及有效病毒檢測結果港府強調健康碼沒有追蹤功能資料由申請人自行提供及在申請人同意下才會交予廣東省或澳門有關當局以轉換到目的地健康碼中央7月初已同意推行健康碼讓港澳居民往返內地。 惟香港疫情反覆致未能落實,計劃會在疫情穩定後推出。 (羅君豪攝)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21日)在記者會上稱,中央7月初已同意推行健康碼,讓港澳居民往返內地。 惟香港疫情反覆致未能落實,計劃會在疫情穩定後推出。 她表示,目前「健康碼」只用作出行到廣東及澳門,或未來與港府合作「旅遊氣泡」的其他地區。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