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27日 · 個怪誕造物:一部力求如實還原時代劇,講述的是共和國初年政治爭鬥,演員卻以非裔和拉丁裔為主,作曲則帶有濃重嘻哈風格。 它還是一場加冕禮,正式確認35歲米蘭達成為他這一代最卓越音樂劇創作人,此前由他擔任作曲和主演《高地人生》 (In the Heights)已然獲得2008年托尼獎和格萊美獎。...

  2. 2022年3月8日 · 漢密爾頓是百老匯史上第一部採用嘻哈風格的音樂劇故事情節講的卻是美國建國時的重要歷史又要嘻哈又要嚴肅是要多跳痛沒想到兩者其實完全無違和呀! 《漢密爾頓中所使用的嘻哈音樂其實帶有濃濃的反權威意味不僅與劇中的革命戰爭非常符合也恰恰賦予那些歷史人物更鮮活的生命以及更細膩的情感讓人看完不禁感到好奇會不會當年美國國父們真的就是用 Battle 來辯論修法? 咱不走悲情催淚情節! 一言不合就 Battle! 圖/littlerebellionthatcould @tumblr. 這部《漢密爾頓》音樂劇在 2015 年誕生,真的是超級年輕的新生代呀!

    • 什麼是《漢彌爾頓》音樂劇?
    • 誰是亞歷山大·漢彌爾頓?
    • 音樂劇創作者 Lin-Manuel Mirand
    • 歷史教科書級別音樂劇
    • 色盲選角模式(Color-Blind Casting)
    • 歐巴馬與蜜雪兒的致詞
    • 《漢彌爾頓》電影版角色表
    • 《漢彌爾頓》劇情簡介
    • Hamilton – Cabinet Battle #1 Jefferson’s Rap
    • Burr的主題曲

    《漢彌爾頓》敘述美國建國元勳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1755-1804),悲劇的美國傳奇首任財政部長的生平,音樂劇最有特色之處為本劇的「嘻哈」演唱風格;幾乎所有對白皆以深具特色的嘻哈方式進行,而這種美國街頭最流行的歌唱方式,描繪出身貧寒,一路直攻內閣高位,成為總統左右手的漢彌爾頓,更是充滿創意,令觀眾欣喜,也讓這部音樂劇從一開始2015年2月於外百老匯的公眾劇院首演時售罄上演以來,就創下一路長紅的票房,在2015年8月正式登上百老匯的理察·羅傑斯劇院,票價節節高升,一票難求。平均票價更從300多美金到1000美金(這還不是黃牛票喔~),實為近年來音樂劇史上的「奇蹟之劇」。 美國網友在觀劇現場拍攝之節目單與舞台背景

    介紹取自維基百科,完整資料請見連結 亞歷山大·漢彌爾頓(英語:Alexander Hamilton,1755或1757年1月11日-1804年7月12日),美國經濟學家、軍人、開國元勛、政治哲學家,美國憲法起草人之一、第一任美國財政部長。他是美國憲法重要的解釋者和推動者,也是國家金融體系、聯邦黨、美國海岸防衛隊和紐約郵報的創始人。 漢彌爾頓自幼生長在西印度群島的尼維斯的查爾斯敦,是非婚生子女。他小時候成了孤兒,被一個富裕的商人收留。十幾歲時,他被送往紐約接受教育。美國獨立戰爭的開始時,他在民兵組織中扮演了早期角色。他組織了一個炮兵隊,並擔任其指揮官。1777年,他成為華盛頓將軍的高級助手,協助華盛頓起草了大量的文件和信件,並因為掌握熟練的法語在協調大陸軍與前來增援的法軍的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

    《漢彌爾頓》敘述美國建國元勳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 1755-1804),悲劇的美國傳奇首任財政部長的生平,音樂劇最有特色之處為本劇的「嘻哈」演唱風格;幾乎所有對白皆以深具特色的嘻哈方式進行,而這種美國街頭最流行的歌唱方式,描繪出身貧寒,一路直攻內閣高位,成為總統左右手的漢彌爾頓,更是充滿創意,令觀眾欣喜,也讓這部音樂劇從一開始2015年2月於外百老匯的公眾劇院首演時售罄上演以來,就創下一路長紅的票房,在2015年8月正式登上百老匯的理察·羅傑斯劇院,票價節節高升,一票難求。平均票價更從300多美金到1000美金(這還不是黃牛票喔~),實為近年來音樂劇史上的「奇蹟之劇」。 介紹取自維基百科,完整資料請見連結 這齣劇的音樂作詞作曲是林-曼努爾·米蘭達(Lin-Manu...

    筆者先聲明,這部音樂劇不能作為正史看待,畢竟有許多戲劇效果,連劇作家林-曼努爾·米蘭達都公開說他有做出適合兩個半小時長度的改編與戲劇效果,他不斷強調完整不可能可以濃縮成為三小時內的音樂劇,但他確信大家欣賞過《漢密爾頓》之後,會願意上網查閱資料,好好認識這段美國開國歷史。也因此,在《漢密爾頓》音樂劇火紅的這幾年,美國普遍興起一股巖就近代歷史的風潮,也是一大促使社會進步的正向動力。 林-曼努爾·米蘭達在度假時,閱讀了《漢密爾頓》傳記來打發時間,沒想到讀著讀著,他心中越來越覺得漢密爾頓的人生,簡直戲劇化到就像是一首「饒舌」(Rap)歌曲,於是他起心動念想要製作一張專輯,用裡面的歌曲來詮釋這位悲劇傳奇的財政部長的一生。 後來他先完成了一首四分鐘的歌曲,恰巧他受邀到白宮演出,在徵得白宮同意之後,他真的...

    《漢彌爾頓》一劇非常有特色之處,就是純粹以實力決定角色,而不考量角色真實的膚色。過去我們知道黑奴有色人種問題一直存在於美國,即使在今日,仍有警察執勤的膚色差別待遇問層出不窮。在製作《漢彌爾頓》時,製作團隊與導演特別強調實力的重要:只要能夠唱出團隊需要的音色,其餘一切都不是問題~這更是間接打破「白人優越」的思維,社會一片叫好。 因此我們在舞台上,會見到膚色不一樣的三姐妹(別懷疑,真實歷史裡都是同一對父母所生,但在音樂劇中,當然就不一樣啦~) 還有各種非裔有色人種飾演的開國元勳們與多位角色,也是音樂劇中因為色盲選角而造成的有趣現象:

    歐巴馬回憶細數當年林-曼努爾·米蘭勇敢地到白宮演唱以漢彌爾頓為主題的饒舌歌曲,這段故事,在《漢彌爾頓》成功演出並於2016年第70屆11項東尼獎(16項提名)瘋狂得獎橫掃會場之後,更成為經典傳奇的幕後花絮故事~

    Daveed Diggs as Marquis de Lafayette and Thomas Jefferson
    Renée Elise Goldsberry as Angelica Schuyler
    Jonathan Groff as King George III
    Christopher Jackson as George Washington

    第一部分

    來自加勒比海島嶼孤兒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自小經歷了艱難的生活,並透過他的聰明才智,在故鄉人們集資之下離開了家鄉尼維斯島,來到美國本島追求夢想(歌曲:“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 Alexander Hamilton)。 1776 年,作為紐約國王學院的學生,漢密爾頓遇到了亞倫·伯爾、約翰·勞倫斯、拉斐特侯爵和赫拉克勒斯·穆里根(歌曲:“亞倫·伯爾,爵士” – Aaron Burr, Sir“);漢密爾頓並以他精巧動人的發言,讓三位剛認識的新朋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曲:“我的機會” – My Shot) 接著,三人和漢密爾頓相互確認了他們的革命目標,而伯爾此時仍然憂心忡忡(歌曲:“今晚的故事” – The Story of Tonight)。 劇情繼續發展:富商菲利普·舒勒的三位女兒——佩吉、安吉麗卡和伊麗莎——進城並分享他們對即將到來的革命的看法(歌曲:“舒勒姐妹” – The Schuyler Sisters),華美活潑且綻放青春光芒; 就在此時,塞繆爾·西伯里正在街頭公開演說,警告大家國會的危險。而漢密爾頓因不同意他的論點,於是也公開反駁西伯里(歌曲:“農民反駁” – Farm...

    第二部分

    第二幕開始於湯瑪斯.傑佛遜從美國駐法國大使返回美國,擔任國務卿的新職位(歌曲:“我想念什麼” – What’d I Miss)。 1789 年,傑佛遜和漢密爾頓在一次內閣會議裡,討論了漢密爾頓的財政建議。華盛頓告訴漢密爾頓想出一個妥協方案來贏得國會的支持(歌曲:“內閣之戰#1” – Cabinet Battle #1)。 伊麗莎和她家人們——連同從倫敦回來的安潔麗卡——在夏天前往北部旅行,而漢密爾頓則留在家裡進行妥協(歌曲:“休息一下” – Take a Break)。 此時漢密爾頓開始與瑪麗亞雷諾茲有婚外情,瑪麗亞雷諾茲的丈夫知情,願意睜隻眼閉隻眼,但條件是對漢彌爾頓的金錢勒索(歌曲:“對此說不” – Say No To This)。 漢密爾頓、傑佛遜和詹姆斯麥迪遜在一次私人晚宴上達成了 1790 年的政見妥協(Compromise of 1790),互相同意了漢密爾頓將國家永久首都置於波托馬克河上的財務計劃。 伯爾見到漢密爾頓在新政府裡展現明確而重要的影響力,心中嫉妒不已。此時的他終於不再忍耐,也不再等待,她發出豪語,希望自己也能擁有這樣的權力(歌曲:“起始之房” – The...

    國務卿的Thomas Jefferson和時任財務部長的Hamilton,在劇中第一次內閣會議中的爭執 ,就是使用Rap的音樂對決~最有趣的是總統George Washington還當起主持人,讓枯燥的歷史瞬間成為了鄉民的最愛~

    在另一次內閣會議上,傑佛遜和漢密爾頓就美國是否應該協助法國解決與英國的衝突展開爭論。激烈的言論再次如同Rap一般熱烈地對唱著,在精彩的演唱之後,華盛頓總統最終同意漢密爾頓關於保持中立的論點(“內閣之戰#2”)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0年7月8日 · Disney. (歡迎點擊此處訂閱NYT簡報,我們將在每個工作日發送最新內容至您的郵箱。 百老匯音樂劇漢彌爾頓 》 (Hamilton) 影像版於獨立日週末在Disney+頻道播放,最初的幾場戲將把你拉回到兩個不同的時期。 台上那些穿著馬褲和銅扣大衣的人屬於1776年的紐約。...

  5. 2020年7月9日 · 如該劇所示漢彌爾頓確實支持約翰·勞倫斯 (John Laurens)1779年的計劃允許黑人士兵參加獨立戰爭許多人的確參加了)。 但他最多就做到這了。 「好吧,漢彌爾頓沒有和勞倫斯一起寫反奴隸制的小冊子,」 戈登-里德在 #HATM 實時觀影討論中發推說 :「我真不想做說這句話的歷史學家。...

  6. 2023年10月10日 · 2023-10-10. —— Trevin Wax. 在7月4日美國國慶日——譯註這個假期我和數百萬其他美國人一起觀看了林-曼紐爾·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的偉大作品漢密爾頓》(Hamilton),這部歌頌美國國父之一的百老匯音樂劇首次在迪斯尼 Plus 上提供流媒體播放。 看到羅恩·切諾(Ron Chernow)這本原本就令人難以置信的漢密爾頓傳記被改編成一部音樂劇,而且劇中充滿歷史感的歌詞還被配上了多種類型的音樂(說唱、嘻哈、搖滾和流行等),我對此感到不可思議。 《漢密爾頓》是一部愛國主義電影。 對某些人來說,愛國主義會導致將上帝與國家混爲一談、不願批評政府決策或領導人(至少不敢批評所屬政黨的領導人),以及爲了維持鼓舞人心的建國神話而粉飾和修正過去的黑歷史。

  7. 漢密爾頓》 (HAMILTON) 是一部史詩般的傳奇故事講述美國國父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Alexander Hamilton) 的發跡歷程 — 他為榮譽、愛情以及塑造一個國家的前程的傳統而奮鬥。 《漢密爾頓依據羅恩·切爾諾 (Ron Chernow) 廣受好評的傳記改編,配樂融合嘻哈、爵士、R&B 和百老匯,已對文化、政治和教育產生深遠影響。 《漢密爾頓》主打林·曼努爾·米蘭達 (Lin-Manuel Miranda) 創作的書籍、音樂和歌詞,由托馬斯·凱爾 (Thomas Kail) 執導,安迪·布蘭肯布勒 (Andy Blankenbuehler) 編舞,亞歷克斯·拉卡莫爾 (Alex Lacamoire) 擔任音樂監督和管絃樂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