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為什麼肩頸會痛? 相關

    廣告
  2. 不論你是坐骨神經痛症、腰酸背痛、肩周炎、骨裂、頸痛,各類扭傷拗柴我們都會提供協助。 不論你是坐骨神經痛症、腰酸背痛、肩周炎、骨裂、頸痛,各類扭傷拗柴我們都幫到你!

    • 睇跌打有冇好介紹

      中醫拔罐治療有效疏通經絡增血液循環

      促進深層軟組織恢復

    • 關於中元堂

      中元堂由超過五十年行醫中創立

      中元堂由註冊中醫成立主理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1日 · Mr. F 的肩痛分別在左肩膀前側和上肩斜肌和肩胛提肌的止點即是你平常肩頸痠痛的那一點。 那痛點在日常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會在抓舉過程中的第二拉 (second pull) 後那高拉 (High Pull) 一刻才出現,且令他左肩內旋和隨後外旋角度不足,及後提肘不夠高和突然痠軟無力。 之前同業給他的治療已成功舒緩肩胛提肌的痛點,但抓舉高拉時仍出現痠痛乏力。 不管 Mr. F 是否追求完美,一心以為「好返」,沒想到對「仲未得」對他來說實在掃興。 值得大家深思這一點,痛點不痛治療是否就等於完成呢? 經「望、聞、問、切」和肌力測試後,我發現他的二頭肌和胸小肌份外繃緊,這可能是他年輕時「狂操」二頭肌和胸肌的後遺症。

  2. 2019年3月14日 · 以下四個運動是增強胸椎肋骨肩胛和肱骨間關節的靈活度有效改善頸肩甚至腰的痛症! 大家要留意我對每個動作的描述呀。 下篇會向大家説説肩痛和腰痛兩者間的微妙關係密切留意!

  3. 2019年4月5日 · 這些不利因素可能是你肩背痛症的幕後黑手」。 上次那個肩胛與肱骨的旋轉動態伸展,其實可以在不同的平面、不同的肩屈或伸的角度進行: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6月20日 · 》一文. 下肢舊傷患如「拗柴」、腰患或身體肌肉張力不平衡而導致左右兩側的骶髂韌帶和薦髂關節 (sacroiliac joint) 不對稱,即俗「盤骨歪斜」或功能性長短腳 (functional leg length discrepancy)。 這直接改變了腰胸筋膜 (thoracolumbar fascia) 的伸延性,也影響了肌闊肌的張力而可能誘發部毛病。 以上四點實是一些「被診斷」為頸椎退化和周炎的朋友身上找到的情況,一些你「覺得」無關痛癢的舊患、非位的關節不靈活、肌力不平衡和錯誤的呼吸方法,也可以是症的源頭!

  6. 2018年6月25日 · 若你時常感到肩頸痠痛或繃緊我建議你先找物理治療師檢查你的姿勢有沒有出現上頸超伸圓肩或寒背等問題外……我更建議你查問物理治療師你的胸椎腰椎的弧度和盤骨位置是否正常。 正所謂「萬尺高樓從地起」! 若盤骨和腰椎「地基」不穩,何以建立良好的胸椎弧度,再別想有正常的頸椎弧度甚或改善肩頸痛的毛病。 當反覆進行肩頸伸展後,肌肉痠痛或繃緊仍未改善。 嘗試放遠「眼光」一點看看鎖骨、第一節肋骨、胸椎和其他肋骨關節的活動力,甚至乎腰胸筋膜的張力! 鎖骨和第一節肋骨錯位可影響下頸椎的活動力,胸椎關節僵硬則導致肩胛骨和肋骨偏離正常的活動軌跡。

  7. 2018年6月13日 · 常見的肌肉繃緊成因如下: 肌肉長期使用而缺乏伸展. 關節錯位而迫使肌肉緊張. 保護性的神經肌肉緊張. 慣性的代償肌肉緊張等等…… 所以放鬆筋膜的方法有的應「以柔制剛」,有的則「硬碰硬」! 若要有效改善肩頸痛症便要跳出頭痛醫頭的思維框架應先處理常被忽略的胸椎和肋骨繼而是肩胛和肩袖肌群及後才是你認為是重點的頸項! 由於運動和技巧之多,未能在本篇盡錄,建議先針對胸大肌和肩內外旋轉肌作動態伸展,這有助増強筋膜的伸延性,且刺激長期在「休眠狀態」的肌肉。 有疑問,可電郵給我! email: calsonleung@gmail.com. Calson Leung (MSc., BSc., CSCS)

  8. 2018年5月9日 · 大家趁住 lunch break 一齊圍埋練習告別因為肩頸痛而引起嘅失眠同頭痛啦呢個練習仲可以減低壓力面對令你扯火嘅客戶/同事/老闆都無咁容易影響自己嘅心情同健康第一招. 雙手合十胸前,吸氣,呼氣將手肘打開對外,同時掌心施力,為上半身製造空間。 第二招. 右手扶著左膝蓋,左手掌心扶著左耳,借著右手力,左手輕輕推自己往右側彎腰,呼吸時感覺左肋骨撐開。 然後換邊。 第三招. 如果坐凳子,左腳翹右腳,然後雙腿傾向右邊 (坐瑜伽墊,腿部如圖),吸氣,呼氣頭轉向左邊。 MancheeYoga 知瑜之樂 Facebook 專頁. IG: mancheeyoga. Fitz 文章連結: https://fitz.hk/?p=93669. 更多: Fitz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