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石硤尾大火 是指於1953年12月25日 聖誕節 ,在 香港 九龍 石硤尾 木屋區 發生的 火災 [1] ,受災面積達45畝,有50,000多名災民無家可歸。 這場大火最終導致了 香港公共房屋 的誕生。 背景 [ 編輯] 國共內戰 前後,大批中國大陸難民湧到香港,於九龍北部山邊多處搭建木屋區,一度有近25%人口居於寮屋。 由於政府在1950年代初認爲湧入香港的難民,只是來香港逃避中國的戰亂和動亂,不會在香港落地生根,認爲他們在中國局勢緩和後便會離開香港,所以政府並未有主動大量興建房屋安置難民。 因爲香港住房不足,所以大部分難民都自行用木頭、木板及鋅鐵片建造木屋,形成雜亂無章的 寮屋 區。

  2. 2021年12月28日 · 1953年平安夜12月24日發生的石硤尾大火火場面積達45畝事件促使港英政府推動興建公營房屋。 (網上圖片) 點火水燈燒着棉胎 引發石硤尾大火. 位於深水埗大埔道山腳的石峽尾寮屋區是當時其中一個人口密集的區域1953年平安夜晚9時白田村一戶居民在燃點火水燈時不慎燒着棉胎由於正值冬季風乾物燥受風勢影響火勢迅速蔓延至石硤尾村窩仔村及大埔道村火場延綿45畝逾千寮屋盡付一炬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大災難。 石硤尾寮屋區的熊熊烈火波及6條村莊,火勢足足燒了6個小時才受控。 (網上圖片) 石硤尾大火燒足6個鐘 5萬多人受災. 當時港九消防局一共出動20多條消防喉灌救,惟大火足足燒了6個鐘才受控。

  3. 2024年1月5日 · 安置災民發展公共房屋. 石硤尾大火後包寧平房建成用以臨時安置災民徙置事務處亦成立其後再成立屋宇建設委員會為當時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如教師記者公務員等等),提供水準較高而租金較低廉的單位

  4. 2021年11月16日 · 衞翠芷娓娓解說政府公屋和工廈雙軌並行的發展歷史石硤尾大火後的徙置政策. 衞翠芷指出在港英政府眼中建造公屋工廈必須是兩條腿走路並駕齊驅:「決定要發展多層工廠大廈的時候政府已經意識到住宅工業一定是一齊的當時的居住環境很差不單止是住屋有問題更是因為住屋裏有山寨廠石硤尾大火就是因為製鞋工人意外燒了成條村。 熟悉香港社會發展歷史的一定知道,這場發生在聖誕夜的大火是政府制定公屋政策的分水嶺、催化劑。 五十年代的石硤尾一帶已發展成有多達六萬人口,住家與手工業工場的混合體。 根據警方調查顯示,大火起因是有製鞋住戶意外地將煤油燈倒翻在一桶易燃塑膠溶液,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波及甚廣。

  5. 2018年8月28日 · 18區新聞. 搶先表達. 50年代香港因土地問題而出現劏房寮屋徙置屋居住環境惡劣1953年的聖誕節對當時5萬多名住在石硤尾木屋區的居民來說更是一生難忘一場火災造成3死51傷5萬人的家被摧毀當年的港英政府在這場火災之後決定推行公屋政策所以公屋的誕生可謂有血有淚

  6. 六十年前一場大火將石硤尾木屋區居民的家園燒掉了近六萬人痛失家園二萬多名居民無家可歸寒冬中餐風宿露這場大火促使港英政府興建包寧平房安置災民同時開始六十年香港公營房屋政策石硤尾大火發生於一九五三年聖誕71歲的廖啟智仍然歷歷在目他記得當時包租婆發現起火源頭不對勁叫他和家人立刻離開,「石硤尾大火前幾年已經不斷有小火災家人早已有默契知道逃生時各自任務。 」廖說。 他負責取文件和身分證,父親負責拿棉被,母親負責照顧弟妹一起逃生。 另一位災民,94歲的黃素珍當年與丈夫辛辛苦苦儲到四百多元,再問人借錢六百多元,在木屋區買了一間由豬場改建的石屋,住了不足一個月,就發生大火。 黃素珍說:「樑又倒塌下來,頂又燒通,只剩下四幅石牆……就連丈夫拋到井下的床板也被燒去。

  7. 石硤尾寮屋區在聖誕夜發生大火超過五萬名居民一夜間失去家園。 1954. 政府立即在原址興建多幢兩層高的平房,臨時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 政府斥資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並設立徙置事務專員一職,以統籌其事。 成立半獨立的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廉租屋,提供設備齊全的居所予中下收 入家庭。 八幢六層高的「第一型」徙置大廈在石硤尾落成,安置火災災民。 政府決定展開一個有系統的徙置計劃。 1957. 由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首個廉租屋邨 — 北角邨落成。 1961. 政府正式推出「廉租屋計劃」,提供較徙置屋邨質量為佳的租住房屋。 1964. 政府發表名為《管制權宜住所居民、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之檢討 》白皮書。 政府推出「臨時房屋計劃」,為暫時未合資格入住永久公共房屋人士提供居所。 1965.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