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1日 · 最新消息 > 2024年全年展望. 2024年3月21日. 天文台已發布2024年 全年展望 。 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厄爾尼諾/拉尼娜的發展情況、氣候模式預報和客觀指標,預料今年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的熱帶氣旋數目正常至偏多,約5至8個;風季可能於6月或之後開始,10月或之後結束;香港今年總雨量接近正常。 但本港仍有機會受暴雨影響,大家應為風雨季作好準備。 隨着氣候持續暖化,預料今年香港年平均溫度偏高,進入最高頭十名的機會為高。 2024年全年展望.

  2. 2018年6月22日 · 1972年「六一八雨災」,引發觀塘雞寮與港島西半山嚴重山泥傾瀉,超過一百三十人殞命,留下香港山泥傾瀉歷史最慘痛篇章。 當年倖存者相隔近半世紀憶述當日情景,猶有餘悸。 政府於雨災後五年成立土力工程處,逐步建立完整的斜坡安全系統,但山泥傾瀉風險仍無法完全排除,加上氣候變化令極端暴雨變得頻繁,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勿忘歷史教訓。 最新一集『氣象冷知識』已上載到『我的天文台』流動應用程式及天文台網站,歡迎收看。 「六一八」雨災回憶. Share. Watch on. 歡迎市民到以下網址觀看『氣象冷知識』: http://www.hko.gov.hk/video/wxonairyoutubec2.htm. 電視台播放時間請參閱:

  3. 2006年6月. 在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發生爆炸,洩漏大量輻射影響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地方。 這是迄今為止核工業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 二十年過去了,但人們仍然對這場事故有深刻的記憶,依然十分關注事故後期輻射和健康影響。 多個國際組織例如國際原子能機構 (IAEA)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 (UNSCEAR) 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核能機構 (OECD/NEA) 都對事故過程,傷亡情況,輻射劑量和健康及環境影響作出報告。 在切爾諾貝爾核事故中毀壞的4號反應堆(來源:切爾諾貝爾論壇)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位置及廠房資料.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Kiev)以北130公里,靠近白俄羅斯,毗鄰普里皮亞季河(River Pripyat)。

  4. 展品八. 一位英軍士兵收藏的「丙午風災」照片集。 一九零六年﹙農曆丙午年﹚九月十八日吹襲香港的風災歷時相當短暫,但所帶來的巨風與風暴潮卻非常嚴重,僅僅兩小時已導致超過一萬人死亡,是天文台成立後傷亡最嚴重的風災之一。 香港海事博物館提供. 風暴潮的成因. 風暴本身的風力引致水位上升. 風暴的低氣壓造成水位上升. 香港天文台 - 有緣相聚百三載 - 展區六:展品八.

  5. 2022年7月. 放射性衰變的泊松分布. 放射性衰變是一個隨機過程,每秒衰變的次數稱為活度,通常以貝可 (Becquerel)為單位,然而它只是一個平均值,實際衰變的次數一般會用泊松分布 (Poisson distribution)描述。 舉例說,1貝可的放射性銫-137在10秒內的衰變次數平均為10次,但實際上不同時候的衰變次數是以不同的機率出現 (圖一),接近平均值的次數會有較高的機率出現,而遠離平均值的次數出現機率則會遞減。 圖一 活度為1貝可的銫-137在10秒的衰變次數機率分布。 泊松分布的特性會為輻射測量帶來不同程度的不確定性。 跟據圖一的分布,測量結果有機會是測出10次衰變,但亦有不少機會測得其他次數的衰變。 在這個情況下,儘管探測器的能力有多好,測量結果仍存在不確定性。

  6. 天文台. 及 符號後的數字為天文台當日的最高及最低氣溫預測或記錄,亦可視作當日於天文台的氣溫變化範圍。. °C. %. 天氣預測. 天氣概況 . 展望:. 天氣 廣播站. 氣象 冷知識.

  7. Hong Kong Climate. The figures in the chart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max/min temperature and monthly rainfall data recorded at the HKO in that month in the 30 years from 1991 to 2020. Select Month: Jan. Feb. Mar. Apr. May.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