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11日 · 插圖中提到的絲襪奶茶」、「鴛鴦」、「茶走」,茶記的熱門飲品。. 對行外人來說,其名稱的由來充滿問號,現解構如下:. 「奶茶」指熱 ...

  2. 2016年11月3日 · 餐廳是香港的文化標記之一,那麼餐廳和全球化有什麼關係? 飲食文化如何體現歷史和生活百態? 下文將詳述之。 鍾璧蔚 香港通識教育協會理事 、香港教育大學通識教育科在讀. 冰室即本土西餐廳. 英國統治時期,香港華洋雜處,因此中西合璧、價錢又大眾化的飲食文化應運而生。 現時,香港不少小社區的建設、冰室、路邊攤檔仍保留着懷舊的本土風味。 為尋找這些美食背後的故事,一眾小朋友及義工隊於今個暑假在土瓜灣展開了一趟美食導賞旅程,到區內的餐廳、小吃店、冰室品嚐本地美食,包括蛋撻、魚蛋、燒賣、菠蘿油等,他們從走訪的過程中尋找到食物背後的故事。 原來「冰室」 又叫作冰廳,是一個售賣冷飲、雪糕、沙冰等冷凍食品的地方,被認為是餐廳的前身。

  3. 2011年8月16日 · 文化人劉細良曾說:「要了解香港的飲食文化只要到港式茶餐廳走一趟便完全明白」,而蛋撻是茶餐廳的其中一種代表食物可從蛋撻看出當時的社會現象及香港中西文化交融的特色。 吃一個新鮮可口的蛋撻,再喝一口港式奶茶或咖啡,是不少香港的習慣。 小小的蛋撻,只是圓形的撻皮,盛載著混合砂糖的蛋漿,沒有漂亮的外表,卻成為老少咸宜的地道小食,甚至和奶茶及「菠蘿油」並稱為香港茶餐廳「地道三寶」。 到底蛋撻的魔力何在,竟能在傳入香港至今,多年來成為港人最愛的美食之一? 蛋撻的身世之謎. 究竟蛋撻是來自外國,還是由中國人發明? 早在十七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custard tart。 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香港的飲食文化也受英國影響,所以有人認為蛋撻來自英國。

  4. 2019年10月15日 · 也指剔除排除所以也有驅趕的意思於是引申出」(快跑」(趕走這兩個意思了。 觀此,以「趯」為「本字」是恰當的,不過其理據並不是如那些「粵語專家」所言。 示例1: 我喺呢間公司都成十年好多同期入嚟嘅同事都紥咗」(升職),而我仲係做埋啲走走趯趯嘅嘢! 示例2: 阿仔,入到「警察學堂」要「醒醒定定」(遵守紀律及提高警覺),咪畀人「踢/趯」出嚟咁「瘀」(羞家)! 示例3: 婷婷,咁嘅衰老公唔使恨嘅! 正所謂「冇眼屎乾淨盲」(眼不見,心不煩),「趯走佢/趯佢走」喇! 書面語中的「跑路」有逃走、逃亡的意思;廣東人會叫「走路」,「路」則讀成「佬/lou2」,怪不得有那麼多人寫成「走佬」了。

  5. 2019年12月17日 · 今期筆者介紹以下的一個用詞查篤撐/查撐篤撐的意義就更多了查篤撐/查撐篤撐一詞筆者相信年輕一代的印象僅限於兩個名稱與查篤撐相關的電台節目: 《茶煲裡的查篤撐》;《巴巴閉邊個夠我查篤撐年長一群的印象則來自一首由香港歌手許冠傑於1976年推出的粵語流行曲中的歌詞: 但願做對鴛鴦結合「查篤撐」,二萬賀禮鮑參翅席嫌錢腥. 只有老一輩才可準確地說出「查篤撐」是「睇大戲」(看「粵劇」)這種娛樂。 原來「查」、「篤」、「撐」是「粵劇」中幾種敲擊樂器所發出的聲音;廣東人就用「查篤撐」來表示「睇大戲」了。 由於「查篤撐」的講法諧趣,後來就有人把此詞應用於不同的處境上。 話說回來,上述兩個電台節目的內容圍繞着娛樂圈的秘聞軼事。

  6. 2019年12月24日 · 運用上,「查篤撐查撐篤撐屬非常獨特的用詞所表達的意思會隨 不同的語境而改變,且所涉搞作具一定的張力。

  7. 2020年7月28日 · 2020-07-28.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廣東人當遇上有一段時間沒見面的友人會向對方說「有乜細藝? 」「細藝」,也作「玩藝兒」,指用來寄託情趣、打發時間的事物或搞作。 如唱歌、作畫、打牌等;「小玩藝兒」則指小技巧、小技藝等不足登大雅之堂或微不足道的事物。 廣東人叫「小玩藝兒」做「細藝嘢」,當中「藝」讀「危4-1」。 由於人們多不知其來龍去脈,所以一般會把它寫成「細哎嘢」、「細囈嘢」。 年長的香港人對「世紀賊王」張子強應很有印象,有該稱號是因他擅長「食大茶飯」,最為人樂道的是先後於1996年和1998年綁架城中兩名超級富商,共涉贖金高達16億港元。 以下是《廣州日報》對「食大茶飯」的詮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